探密凯里大风洞乡龙窝河
风光秀美的龙窝河 (莫 屈 摄)
黔东南因漂流出名的河流,已开发且小有名气的有施秉的杉木河和台江的巫密河。每到旅游旺季,两条河旅客汇集,人潮满谷,欢声填壑,的确十分热闹。这两条河均到漂游过,果真十分舒爽,在心底留下美好的印象。
其实,凯里也有同样优秀的河流。只是还如大家闺秀,待字闺中,待有识之士开发。凯里大风洞乡重安江上游的龙窝河就是。
大风洞乡平良至重安古镇的重安江段,谷狭、河险、景奇,很多凯里人都领略过,想必很多读者也不陌生。而平良往上约12公里的龙窝河段,则是更是神奇美丽迷人。而亲临该河段的人恐怕就不多了。
龙窝河是阻碍福泉炉坪镇与凯里大风洞乡之间公路相连的天然险隘。因为有省政府的大力帮扶,都力村大坡组河坎自然寨去年才得以硬化通组公路。河坎与炉坪镇凤凰村夹岩组隔河相望,夹岩组已通油路,河坎寨便道得以硬化,但因龙窝河阻隔。还有约两公里断头路有待进一步立项兴建。而其中最大的工程就是要修建横跨龙窝河的大桥。要实现工程对接,关系到黔东南、黔南两地,凯里、福泉两市的联系和协调。更需要相邻的大风洞、炉坪两乡镇的密切协作。省政府驻大风洞乡帮扶工作组曾到当地进行过实地考察一次,已有帮助实施该项工程的初步构想。
4月15日,省政府驻大风洞乡帮扶工作人员一行到都力村调研,再次到河坎组考察大风洞乡与福泉炉坪镇的断头公路,同时了解龙窝河段旅游资源。我与村支书卢大权、村主任王泽随同考察,首次到过龙窝河。
从都力村委会到河坎自然寨约8公里。车子爬上都力背后山,接着沿险峻的水泥公路顺山脊缓缓而下,直到谷底。公路尽头,就到了河坎寨门口。
下车,才发觉这是一个桃花源般宁静美丽的小村子。四围环山,面临龙窝河,村口前右侧有一片不大的良田。十几户人家,掩藏在葱郁繁茂的古树密竹间。见不到人,也许都下地劳作去了,也许屋中主人正在家里忙活,我们车声很小,没有惊动屋里主人。人家院前屋后有那么三五只鸡在自由自在的觅食,两只土狗也不惊不叫。给人一种清静、恬淡、祥和、自然的感觉。
沿村口便道下行三五十步,就到了龙窝河畔的渡口。渡口很静,泊着一只铁制渡船。旁边还有一条古旧的小木舟,缆绳系在河坎的木桩上。当是春暖花开,绿肥红艳,水涨禽飞的仲春时节。但龙窝河却显得十分文静,水流无声。只是绿得很重,仿佛点了色,愈深处愈绿得发蓝。几只花鸭子在河里游弋,时上时下,漫不惊心,无忧无虑。大家都被龙窝河清宁的气氛感染着。省政府小孙、小马两位年轻人早已被河景吸引,最先跑到了河边,做着各种可爱的姿态,用手机照起相来。
村民杨启斌是河坎寨的一名党员,也是渡船管理人,每年有几千元补助,负责为两岸群众过渡。支书预先通知了他。他从家里扛来竹篙,把大家引上渡船,送我们往上游考察两岸风光。大家船上坐稳,支书卢大权与杨启斌分据船头船尾,把船撑离河岸,驶向河心,向上游缓缓前行。船十分平稳,人在船中,感觉不到行驶的速度。
正是临近正午时间,太阳当空朗照。水体绿得通透,河中细鱼巨石历历可见。支书卢大权是当地人,对这条河十分熟悉。他介绍,河里鱼不少,以前渔产丰富,油鱼、马嘴、蛇花鱼、鳜鱼、鲇鱼、白条等等,什么鱼都有,还有娃娃鱼、团鱼等野生珍贵鱼种。村民们下午干完农活,提上渔具,到河边张网捕捞,一顿饭工夫,可捞上两三斤,晚餐就可以吃上美味可口的鲜鱼。
船越往上行,风景更加奇美。两岸群峰夹翠,石峰耸峙,山岩折叠,成屏成画。山石并不单一枯燥,石山与丛林翠竹相互映衬,和谐相融,石在绿里,树在石间,相映成趣。有一座石山,形如巨龟,绿色的龟背临河,褐色的龟头望天,活脱脱一只望天大龟。十分形象,引得大家注目叫好。河边巨石散布,玲珑奇异,石生小树,仿如盆栽。远处石壁凸凹不一,凸者如怪兽,或奔腾,或静卧,形态万千,难以形容;凹处似洞,阴暗幽深,难测其迷。真是鬼斧神工,奇妙无比。凯里市乡镇街道山川河流几乎走遍,还没有见过这么好看的景致。
难怪人们不知。大风洞都力村是凯里市西北面最边远的一个乡镇,都力村又是大风洞乡最边远的村,而河坎寨又是距都力最偏远且与黔南福泉接壤的自然寨。交通不便,通水泥公路还不到两年,行路难,无人问津,这里的美景还未挂上摄影家们的号。
船行一公里,再向上游河床变窄变陡,船身较大,不能再继续前进,我们只能远望着前边一谷诱人的风景而止步上岸。右岸已是福泉地界。有小电站一座,紧贴着山壁而建,有一人机房值守。山崖边,有一个荒弃了的木条夹制的羊圈。不知是哪家放养的山羊,三五成群地在河岸边的竹丛里吃草。这样放养的山羊,肉质一定很好,不知养殖效益如何。
我们爬上挖机刨挖的简易公路,到了河坎寨对面的山台上。这里有几十亩荒田,也许田主人打工去了,这里的田地又远,已经无人耕种。这里山泉丰富,干净清凉,潺潺漫流,可洗脸濯足。水好田肥,岭上成片的梯田撂荒了实在可惜。究其原因,恐怕与这里交通不便有关。支书卢大权说,顺山湾往西再走不到一公里,就是凤凰村的夹岩组了。
站在龙窝河畔福泉地界的山台上,俯瞰龙窝河谷,艳阳高照,石崖绿林、弯弯河道、田园人家尽收眼中,美不胜收,令人流连。支书卢大权说,河上游二三十公里,皆是无人居住的深山峡谷,上边的风景比眼前所见更妙。而往下约15公里才到达平良古峡,此河段河床平缓,沿途风景秀丽,是开发漂流的理想河段,也因交通原因极少有人涉足。如果在河坎组架一座大桥,联通龙窝河天堑,不但贯通凯里福泉两市,方便龙窝河两岸群众生产生活,还可开发龙窝河丰富的旅游资源,让龙窝河成为当地群众致富的一条“黄金河”。
返回的路上,村支书卢大权指着河坎寨对面灰白的一面削壁告诉我们,石壁中那个巨大的圆溜溜的石窝,相传里面住着龙,一天晚上,雷雨交加,一个巨雷将那匹石山劈去一半,龙顺流而去了,唯余下半个龙窝,圆圆的留在那里,龙窝河因此得名。
风光秀美的龙窝河 (莫 屈 摄)
黔东南因漂流出名的河流,已开发且小有名气的有施秉的杉木河和台江的巫密河。每到旅游旺季,两条河旅客汇集,人潮满谷,欢声填壑,的确十分热闹。这两条河均到漂游过,果真十分舒爽,在心底留下美好的印象。
其实,凯里也有同样优秀的河流。只是还如大家闺秀,待字闺中,待有识之士开发。凯里大风洞乡重安江上游的龙窝河就是。
大风洞乡平良至重安古镇的重安江段,谷狭、河险、景奇,很多凯里人都领略过,想必很多读者也不陌生。而平良往上约12公里的龙窝河段,则是更是神奇美丽迷人。而亲临该河段的人恐怕就不多了。
龙窝河是阻碍福泉炉坪镇与凯里大风洞乡之间公路相连的天然险隘。因为有省政府的大力帮扶,都力村大坡组河坎自然寨去年才得以硬化通组公路。河坎与炉坪镇凤凰村夹岩组隔河相望,夹岩组已通油路,河坎寨便道得以硬化,但因龙窝河阻隔。还有约两公里断头路有待进一步立项兴建。而其中最大的工程就是要修建横跨龙窝河的大桥。要实现工程对接,关系到黔东南、黔南两地,凯里、福泉两市的联系和协调。更需要相邻的大风洞、炉坪两乡镇的密切协作。省政府驻大风洞乡帮扶工作组曾到当地进行过实地考察一次,已有帮助实施该项工程的初步构想。
4月15日,省政府驻大风洞乡帮扶工作人员一行到都力村调研,再次到河坎组考察大风洞乡与福泉炉坪镇的断头公路,同时了解龙窝河段旅游资源。我与村支书卢大权、村主任王泽随同考察,首次到过龙窝河。
从都力村委会到河坎自然寨约8公里。车子爬上都力背后山,接着沿险峻的水泥公路顺山脊缓缓而下,直到谷底。公路尽头,就到了河坎寨门口。
下车,才发觉这是一个桃花源般宁静美丽的小村子。四围环山,面临龙窝河,村口前右侧有一片不大的良田。十几户人家,掩藏在葱郁繁茂的古树密竹间。见不到人,也许都下地劳作去了,也许屋中主人正在家里忙活,我们车声很小,没有惊动屋里主人。人家院前屋后有那么三五只鸡在自由自在的觅食,两只土狗也不惊不叫。给人一种清静、恬淡、祥和、自然的感觉。
沿村口便道下行三五十步,就到了龙窝河畔的渡口。渡口很静,泊着一只铁制渡船。旁边还有一条古旧的小木舟,缆绳系在河坎的木桩上。当是春暖花开,绿肥红艳,水涨禽飞的仲春时节。但龙窝河却显得十分文静,水流无声。只是绿得很重,仿佛点了色,愈深处愈绿得发蓝。几只花鸭子在河里游弋,时上时下,漫不惊心,无忧无虑。大家都被龙窝河清宁的气氛感染着。省政府小孙、小马两位年轻人早已被河景吸引,最先跑到了河边,做着各种可爱的姿态,用手机照起相来。
村民杨启斌是河坎寨的一名党员,也是渡船管理人,每年有几千元补助,负责为两岸群众过渡。支书预先通知了他。他从家里扛来竹篙,把大家引上渡船,送我们往上游考察两岸风光。大家船上坐稳,支书卢大权与杨启斌分据船头船尾,把船撑离河岸,驶向河心,向上游缓缓前行。船十分平稳,人在船中,感觉不到行驶的速度。
正是临近正午时间,太阳当空朗照。水体绿得通透,河中细鱼巨石历历可见。支书卢大权是当地人,对这条河十分熟悉。他介绍,河里鱼不少,以前渔产丰富,油鱼、马嘴、蛇花鱼、鳜鱼、鲇鱼、白条等等,什么鱼都有,还有娃娃鱼、团鱼等野生珍贵鱼种。村民们下午干完农活,提上渔具,到河边张网捕捞,一顿饭工夫,可捞上两三斤,晚餐就可以吃上美味可口的鲜鱼。
船越往上行,风景更加奇美。两岸群峰夹翠,石峰耸峙,山岩折叠,成屏成画。山石并不单一枯燥,石山与丛林翠竹相互映衬,和谐相融,石在绿里,树在石间,相映成趣。有一座石山,形如巨龟,绿色的龟背临河,褐色的龟头望天,活脱脱一只望天大龟。十分形象,引得大家注目叫好。河边巨石散布,玲珑奇异,石生小树,仿如盆栽。远处石壁凸凹不一,凸者如怪兽,或奔腾,或静卧,形态万千,难以形容;凹处似洞,阴暗幽深,难测其迷。真是鬼斧神工,奇妙无比。凯里市乡镇街道山川河流几乎走遍,还没有见过这么好看的景致。
难怪人们不知。大风洞都力村是凯里市西北面最边远的一个乡镇,都力村又是大风洞乡最边远的村,而河坎寨又是距都力最偏远且与黔南福泉接壤的自然寨。交通不便,通水泥公路还不到两年,行路难,无人问津,这里的美景还未挂上摄影家们的号。
船行一公里,再向上游河床变窄变陡,船身较大,不能再继续前进,我们只能远望着前边一谷诱人的风景而止步上岸。右岸已是福泉地界。有小电站一座,紧贴着山壁而建,有一人机房值守。山崖边,有一个荒弃了的木条夹制的羊圈。不知是哪家放养的山羊,三五成群地在河岸边的竹丛里吃草。这样放养的山羊,肉质一定很好,不知养殖效益如何。
我们爬上挖机刨挖的简易公路,到了河坎寨对面的山台上。这里有几十亩荒田,也许田主人打工去了,这里的田地又远,已经无人耕种。这里山泉丰富,干净清凉,潺潺漫流,可洗脸濯足。水好田肥,岭上成片的梯田撂荒了实在可惜。究其原因,恐怕与这里交通不便有关。支书卢大权说,顺山湾往西再走不到一公里,就是凤凰村的夹岩组了。
站在龙窝河畔福泉地界的山台上,俯瞰龙窝河谷,艳阳高照,石崖绿林、弯弯河道、田园人家尽收眼中,美不胜收,令人流连。支书卢大权说,河上游二三十公里,皆是无人居住的深山峡谷,上边的风景比眼前所见更妙。而往下约15公里才到达平良古峡,此河段河床平缓,沿途风景秀丽,是开发漂流的理想河段,也因交通原因极少有人涉足。如果在河坎组架一座大桥,联通龙窝河天堑,不但贯通凯里福泉两市,方便龙窝河两岸群众生产生活,还可开发龙窝河丰富的旅游资源,让龙窝河成为当地群众致富的一条“黄金河”。
返回的路上,村支书卢大权指着河坎寨对面灰白的一面削壁告诉我们,石壁中那个巨大的圆溜溜的石窝,相传里面住着龙,一天晚上,雷雨交加,一个巨雷将那匹石山劈去一半,龙顺流而去了,唯余下半个龙窝,圆圆的留在那里,龙窝河因此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