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客观吧 关注:112贴子:2,197
  • 3回复贴,共1

奶粉中的季铵盐是怎么回事?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奶粉中的季铵盐是怎么回事?
[转帖]自 科学松鼠会 少个螺丝 发表于 2015-05-20 19:01
某网站最近抽检了9款婴幼儿配方奶粉,发现其中有5款产品中含有季铵盐类的杀菌成分,称可诱发哮喘,皮肤过敏等症状,其中某产品中杀菌剂含量甚至超过欧盟限值,参照德国法律都不允许上市销售。据说中国人都是跟着食品安全新闻学习化学知识,这不又一个新名词蹦跶出来了:季铵盐。


IP属地:山东1楼2015-05-26 17:07回复
    欧盟是怎么规定的?
    与其他很多国家和地区一样,欧洲食品安全局也是允许在食品工业中使用这两种杀菌剂的,考虑到它们只是用来处理设备而非直接处理食物,因此对这两种物质在食物中的残留设置了一个很严格的最高限量:0.01mg/kg。设置了这一限量后,很多食品加工企业和成员国都报告说在多种多样的食品中都发现了DDAC和BAC的残留,而且残留的量都高出了这一限值。
    随后,欧洲食品安全局根据德国风险评估研究所的评估结果,在2012年临时把这一限量提高到了0.5mg/kg,是之前限量的50倍,以便于食品加工企业能监控DDAC和BAC在食品中的残留,并将残留数据汇总给欧洲食品安全局以便更好地制定相关限值。
    在来自欧洲17个国家的5472种食品样本中,DDAC含量最高的出现在冰淇淋中,达到了3.64mg/kg,BAC含量最高的则出现在未处理的葡萄柚中,达14.4mg/kg。
    在那五千多个样品中,有133种婴儿食品,包括婴幼儿配方奶粉,婴幼儿谷物食品等。其中DDAC的含量在0.0033-0.12mg/kg之间,而BAC的含量则在0.002-0.13mg/kg之间。不过这里并没有详细提到这分析的样品是奶粉还是冲调后的配方奶。
    2014年,欧洲食品安全局根据这些调查结果,决定把DDAC和BAC在食品中的残留上限调整到0.1mg/kg。目前0.5mg/kg的规定继续执行到2015年8月11日,之后执行0.1mg/kg的上限。


    IP属地:山东3楼2015-05-26 17:08
    回复
      奶粉中的季铵盐哪里来的?
      虽然杀菌剂在食品工业中使用比较广泛,但是婴儿配方奶粉的生产还是有所不同的。欧洲食品安全局评估的那些样本中,检测出季铵盐残留的食物,一般都是可能会需要杀菌剂对设备进行消毒的一些食物。而婴幼儿奶粉的生产中,设备本身是不需要使用杀菌剂的,都是靠高温进行杀菌操作。而生产工艺中所使用的水,也都是经过了反渗透处理的,也不需要杀菌。我想来想去,最可能导致其中出现季铵盐的环节,应该就是在挤奶过程中对挤奶设施所进行的消毒操作。奶粉中残留的季铵盐,很可能就是随着牛奶带进来的。欧洲食品安全局的调查中也发现,牛奶中的DDAC和BAC的最大含量分别是0.029mg/kg和0.074mg/kg。除此之外,婴幼儿配方食品中所使用的一些原料,也可能在其生产工艺中或多或少地会残留一些季铵盐。


      IP属地:山东4楼2015-05-26 17:08
      回复
        奶粉中的这些季铵盐会对健康造成损害吗?
        德国的风险评估研究所给出的这两种季铵盐的每日容许摄入量为0.1mg/kg bw,也就是说对于一个体重6kg的婴儿,他每天从食物中摄入0.6mg以内的季铵盐可以认为是对健康没有影响的。按照前面提到的婴儿食品中季铵盐的最高含量来算,0.12+0.13=0.25mg/kg。再假设这是指的配方奶,那么婴儿一天喝两公斤的这种配方奶仍然低于每日容许摄入量。由此可见,奶粉中即便有残留的季铵盐,只要其残留量在合理的范围内,不超过欧盟现行的上限标准,可以认为是不会对婴幼儿的健康造成影响的。


        IP属地:山东5楼2015-05-26 17:0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