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发力文化产业 关键在融合创新
2015-06-01 09:55:25
去年以来,国务院连续出台了十多个文化产业政策,数量之多,扶持力度之大,前所未有。日前,宁波在同一天印发了《关于推进文化产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和《宁波市文化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5年—2017年)》(以下简称《计划》)。从中不难看出,宁波文化产业发展将进入黄金期。
根据《计划》,3年内,宁波将力争实现文化产业总投资超过千亿元,建成重点项目50个,培育形成20家以上实力雄厚、竞争力强的大型骨干企业集团,推动100家以上中小文化企业做大做强,文化产业上市公司力争达到8家。到2017年,全市文化产业的经济地位更加突出,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翻一番,并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7%以上。
一直以来,建设文化强市都是宁波努力的一个方向。2000年,宁波提出文化大市的建设目标,2011年又作出加快建设文化强市的决定,近年来,宁波文化产业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态势。数据显示,2013年、2014年该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4.8%、10.1%,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从2012年的4.2%提高到2014年的4.5%,初步形成了文化制造、创意设计、广告、影视演艺、网络信息、文化软件服务等一批具有宁波特色的文化产业集群。
不过,相比深圳、杭州等一些文化产业强市,宁波尚有一定差距。从规模实力看,宁波文化产业增加值总量只有深圳的28.9%、杭州的53.1%,占GDP比重分别低于深圳3个百分点、杭州2.6个百分点。从发展速度看,2013年杭州文化产业增加值增长22.3%,宁波与深圳的增幅虽接近,但深圳的基数更大,所以增量远高于宁波。
有差距,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意味着有上升空间。宁波文化产业起步早、发展资源多、基础较好,此次出台《意见》和《计划》,对宁波文化产业而言,势必会起到推动作用。但记者认为要想突破、要有超越,关键还得看文化产业在融合创新方面是否有所作为。
众所周知,现在互联网经济发展得如火如荼,新型文化业态生成和壮大的空间正在快速扩大。“文化+”和“互联网+”一样,正在成为潮流。记者注意到,融合创新在《意见》和《计划》的字里行间都有体现。比如,在文化与制造业融合上,《计划》指出,将在制造业升级中注入更多文化元素,提高工业设计、时尚设计水平。到2017年,争取新成功申请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2家,省级20家。显然,文化产业将为“宁波智造”提供更多的发展动力。
又如,在文化与旅游业融合上,《计划》提出,今后宁波将重点开发文化餐饮、文化民宿等多样化文化旅游产品,打造宁波版专业文化旅游剧场,发展民俗体验、山海休闲等特色文化旅游品牌,响应“一带一路”战略,探索开辟海上丝绸之路文化旅游线。很明显,这将有助于加快宁波旅游业转型升级。
再如,在文化与科技融合上,《计划》指出,实施新媒体影视流通服务平台、数字博物馆等示范工程,推动文化科技创新示范项目建设,突破3D动漫引擎、虚拟现实与仿真、智能嵌入支撑软件等核心和关键共性技术。有了科技渗入,文化产业的竞争力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资金问题是制约文化产业发展的最大瓶颈之一。近年来,宁波先后出台支持文化金融合作发展的纲领性意见,文化行政部门与9家银行签订了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战略合作协议,“文化与金融融合”这一模式在宁波得到长足发展。在《意见》和《计划》中,对此也补充,明确指出今年市财政将安排1.5亿元用于发展文化产业,未来将根据宁波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财政收入的增长情况,继续增加财政投入文化产业的规模;对新引进的文化产业重点项目,符合条件即可给予一定的贷款贴息,对于新引进的且在宁波独立核算的国内外著名文化企业总部,单个项目最高给予200万元奖励。
在记者看来,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既是加快宁波经济转型升级的需要,也是宁波提升城市品质、增强内生动力、培育新的增长点的需要。关键是,如何让这些融合创新的政策落到实处,比如降低社会资本准入门槛,激发民间投资活力,进一步简政放权,最大限度简化优化项目审批,鼓励更多、更好的社会资本投入文化产业等。对企业来说,也要抓住机遇,把握重点,主动对接。
正如宁波市委副书记、市长卢子跃所言,宁波要牢牢把握当前文化产业加快发展的有利时机,紧紧抓住创新这个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把加快发展文化产业作为主动适应、积极引领经济新常态的重要抓手,为文化产业注入创新驱动力,为宁波经济打造发展生力军,让文化产业成为支柱性产业。强化创新、强化融合、强化提升、强化联动,努力实现新常态下更高效、更绿色、更惠民的发展,推动宁波经济发展实现高开、稳走、向好。
(中国经济时报)
【中盟吧】http://tieba.baidu.com/p/3799410331



2015-06-01 09:55:25
去年以来,国务院连续出台了十多个文化产业政策,数量之多,扶持力度之大,前所未有。日前,宁波在同一天印发了《关于推进文化产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和《宁波市文化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5年—2017年)》(以下简称《计划》)。从中不难看出,宁波文化产业发展将进入黄金期。
根据《计划》,3年内,宁波将力争实现文化产业总投资超过千亿元,建成重点项目50个,培育形成20家以上实力雄厚、竞争力强的大型骨干企业集团,推动100家以上中小文化企业做大做强,文化产业上市公司力争达到8家。到2017年,全市文化产业的经济地位更加突出,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翻一番,并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7%以上。
一直以来,建设文化强市都是宁波努力的一个方向。2000年,宁波提出文化大市的建设目标,2011年又作出加快建设文化强市的决定,近年来,宁波文化产业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态势。数据显示,2013年、2014年该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4.8%、10.1%,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从2012年的4.2%提高到2014年的4.5%,初步形成了文化制造、创意设计、广告、影视演艺、网络信息、文化软件服务等一批具有宁波特色的文化产业集群。
不过,相比深圳、杭州等一些文化产业强市,宁波尚有一定差距。从规模实力看,宁波文化产业增加值总量只有深圳的28.9%、杭州的53.1%,占GDP比重分别低于深圳3个百分点、杭州2.6个百分点。从发展速度看,2013年杭州文化产业增加值增长22.3%,宁波与深圳的增幅虽接近,但深圳的基数更大,所以增量远高于宁波。
有差距,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意味着有上升空间。宁波文化产业起步早、发展资源多、基础较好,此次出台《意见》和《计划》,对宁波文化产业而言,势必会起到推动作用。但记者认为要想突破、要有超越,关键还得看文化产业在融合创新方面是否有所作为。
众所周知,现在互联网经济发展得如火如荼,新型文化业态生成和壮大的空间正在快速扩大。“文化+”和“互联网+”一样,正在成为潮流。记者注意到,融合创新在《意见》和《计划》的字里行间都有体现。比如,在文化与制造业融合上,《计划》指出,将在制造业升级中注入更多文化元素,提高工业设计、时尚设计水平。到2017年,争取新成功申请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2家,省级20家。显然,文化产业将为“宁波智造”提供更多的发展动力。
又如,在文化与旅游业融合上,《计划》提出,今后宁波将重点开发文化餐饮、文化民宿等多样化文化旅游产品,打造宁波版专业文化旅游剧场,发展民俗体验、山海休闲等特色文化旅游品牌,响应“一带一路”战略,探索开辟海上丝绸之路文化旅游线。很明显,这将有助于加快宁波旅游业转型升级。
再如,在文化与科技融合上,《计划》指出,实施新媒体影视流通服务平台、数字博物馆等示范工程,推动文化科技创新示范项目建设,突破3D动漫引擎、虚拟现实与仿真、智能嵌入支撑软件等核心和关键共性技术。有了科技渗入,文化产业的竞争力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资金问题是制约文化产业发展的最大瓶颈之一。近年来,宁波先后出台支持文化金融合作发展的纲领性意见,文化行政部门与9家银行签订了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战略合作协议,“文化与金融融合”这一模式在宁波得到长足发展。在《意见》和《计划》中,对此也补充,明确指出今年市财政将安排1.5亿元用于发展文化产业,未来将根据宁波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财政收入的增长情况,继续增加财政投入文化产业的规模;对新引进的文化产业重点项目,符合条件即可给予一定的贷款贴息,对于新引进的且在宁波独立核算的国内外著名文化企业总部,单个项目最高给予200万元奖励。
在记者看来,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既是加快宁波经济转型升级的需要,也是宁波提升城市品质、增强内生动力、培育新的增长点的需要。关键是,如何让这些融合创新的政策落到实处,比如降低社会资本准入门槛,激发民间投资活力,进一步简政放权,最大限度简化优化项目审批,鼓励更多、更好的社会资本投入文化产业等。对企业来说,也要抓住机遇,把握重点,主动对接。
正如宁波市委副书记、市长卢子跃所言,宁波要牢牢把握当前文化产业加快发展的有利时机,紧紧抓住创新这个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把加快发展文化产业作为主动适应、积极引领经济新常态的重要抓手,为文化产业注入创新驱动力,为宁波经济打造发展生力军,让文化产业成为支柱性产业。强化创新、强化融合、强化提升、强化联动,努力实现新常态下更高效、更绿色、更惠民的发展,推动宁波经济发展实现高开、稳走、向好。
(中国经济时报)
【中盟吧】http://tieba.baidu.com/p/37994103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