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西国吧 关注:47贴子:9,480
  • 3回复贴,共1

停下自我攻击,拥抱自己,并寻找拥抱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IP属地:江苏1楼2015-06-04 14:45回复
    一、失眠与自我攻击
    很多人失眠,原因是晚上头脑会特别清醒,会想很多事。这种情形下,最常想的是,某某事没做好,是因为我有多不好,为什么我就这么不好,我好一点,事情就不一样了……其中占主要内容的,就是自我攻击。自我攻击是最没有意义的事,所以,你未必能停下它,但可以告诉自己,这种自我攻击不是真的。
    这种反思与自我攻击,是自我归因。自我归因,藏着这样的逻辑:其他人其他事物我没法控制,但我能控制我自己,如果我好好改变自己,事物就能朝我希望的方向发展了。这是小孩式的自恋心理:所有事情都是我导致的。
    与孩子式的自我归因对立的,是成熟客观的看待事物。能看到自己的责任,也能看到别人的责任,而更关键的是,无论事情如何不顺,都不攻击自己,而是如实看待自己,安抚自己,并寻求支持。可以说,自我归罪的对立面是自爱。
    见到多个这样的个案:分手后陷入严重抑郁与失眠,谈话发现有强烈的自我归罪——认为分手都是自己导致的,如自己表现更好一些就可以不分了。且前伴侣也会对他们进行归罪。当明白自我归罪和被归罪都是自恋后,他们的自我攻击就基本停下来,抑郁与失眠也有基本消失。
    挫败发生后,健康方式是:事情层面上自我归因,但不过分,同时也能客观归因外界;情绪层面上自我安抚,并寻求他人的支持,同时,让一些必然出现的情感——如悲伤得以流动。并且,不管如何归因和有如何情绪,都会有自爱。


    IP属地:江苏2楼2015-06-04 14:45
    回复
      七、
      遇到事情,亲人间按说应该是相互支持,但在中国家庭中,常见的局面是彼此攻击,事情越严重,攻击就越严重。特别是亲人离世时,活着的亲人因此闹成仇人,彼此最深的憎恨的,不在少数。这种事情的关键在于,都是自我没成形的人,都受全能自恋和无助感的折磨。概括来说,都是孤独失联的巨婴。
      自我成形,意味着有了边界,知道自我能力有限,且事情自身有它的道理。自我未成形的人,自我会延伸到家中每个角落,因而导致想控制一切。一旦有意外也即失控发生,他首先攻击自己,因失控就意味着自我不强,自我差劲。然后想,这么差劲的自我为什么不去死。
      局势失控时,可攻击自我,就变成严重的自我否定,也可攻击别人,即你认为的事情责任人。严重时,一样是想对方去死。所以,医闹会大肆攻击医生,这是将本来由上帝掌管的生死责任全放到医生身上。若不能攻击医生,他们 就会觉得自己该为生死负责,然后觉得自己该死。
      涉及到生死的是大事,因此出现严重的攻击和自我攻击,很容易理解。但对于自我未成形的人来说,就任何失控的事进行任何探讨都变得艰难。譬如很多人发现,你和父母探讨往事,父母第一时间都会表达:我没错。这都是自我未成形的人,试图保护自己,而一旦认错,其自我会有瓦解感。
      一来访者,突然有意外发生,她很快有了三句话:哎呀,我惹祸了;不,都是他们搞的;嗯, 也许是事情就会这么发展吧。第一句话是自我攻击,第二句话是攻击他人,第三句话则是接纳了事情发生的合理性。前两句话让她焦躁,而第三句话一出来,她安静了下来。
      对于所有有暴躁脾气的人来说,最关键的,是看到并放下失控局面发生时的自我攻击。譬如一女孩失恋后陷入深重抑郁,探讨发现,她认为,且前恋人也认为,这都是她惹的,她该负全责。深切的懂得这一逻辑后,她很快从抑郁中摆脱了出来。
      一有失控,就攻击自我。最深层原因是,都是失联的孤独婴儿,因孤独,所以觉得自己必须控制一切事,因原始的自恋,觉得事情必须按自己意愿运转。如果失控,就觉得自我是脆弱的、差劲的、该死的!破掉这一逻辑,自我否定就会极大的减轻,对别人的攻击也会因此而降低。
      让自己成为一个不名誉的人,/饮下你所有的激情。/闭起双眼,以第三只眼睛观物,/伸出双臂,要是你希望被拥抱的话。
      ——鲁米
      今天写了一系列的关于自我否定自我攻击的微博,怎么疗愈,也说了一些。但今天的咨询中,突然有了一个感性的答案:多抱抱彼此吧。鲁米这个诗意的表达:伸出双臂,要是你希望被拥抱的话。而许多个来访者在咨询到深处时都如婴儿般发出喃喃的儿语:妈妈,抱抱。


      IP属地:江苏4楼2015-06-04 14:46
      回复
        十三、
        常听到有妈妈说,武老师,你的文章给我很大压力,你的文字和其他心理学文章,成了一种你必须如此否则就不好的绝对要求。很想为这些妈妈们减压,所以特地想说:把这些当知识好了,它要贴近你的体验才有意义,且,做不到,别自我攻击。
        十四、
        孩子,特别是婴儿的世界,很容易坍塌。饼干碎了,孩子都可能崩溃。这时,父母的共情很重要,有时只要说出孩子的所感所想,孩子就会平静下来。同样重要的,是父母的情绪包容力,即,父母不会跟着孩子的崩溃而崩溃,并要求或攻击孩子,要孩子自己稳定下来,而是父母一直稳稳地在孩子身边。
        若无这份运气--内化有情绪包容力的父母而获得健康自我基石,那我们就要通过漫长的学习来获得这一点。若情绪太不稳定,咨询与治疗,是很必要的。咨询师的稳定加高质量的回应,可帮你获得这一点。若独自成长,则有许多关键点,最重要的,是识别各种自恋并放下对自我的攻击。
        作者:武志红
        微信:wzhxlx


        IP属地:江苏6楼2015-06-04 14:5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