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向前元帅吧 关注:4,507贴子:53,815

【图话】不朽川军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自辛亥革命以来,四川就一直处于军阀割据和派系互斗中,天府之国独特的地理气候,也让外界对川人有点偏安一隅、好逸恶劳的印象。当时的川军,军纪涣散、装备拙劣,被认为是中国“最糟糕的军队”。然而这支处处被人嫌弃的部队,却从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开始,几乎无役不从,足迹遍布主要抗日战场。从“最糟糕的军队”到抗战后期赢得“无川不成军”的赞誉,四川人民和川军将士用血肉之躯重塑民族精神,捍卫祖国大好河山。本组图片鸣谢四川建川博物馆 编辑:陈若冰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楼2015-06-07 09:32回复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各地掀起了声势浩大的抗日救亡运动,民众的抗日情绪高涨。而四川在1911年辛亥革命后,一直处于军阀割据状态,在军阀混战时期,全国各地军阀均以“统一全国”为口号,唯独四川军阀以“统一全川”为口号,20多年的内战,让不少川军将士疲于内斗、苦不堪言。图为四川大学学生在东大街春熙路宣传抗日。


    2楼2015-06-07 09:33
    回复

      四川各界组织抗敌后援会,一位代人写信的老先生自发写下数条激昂的标语,贴于身后墙上,以表达他对侵略者的愤慨之情。1930年代的中国,许多地方军人还是只知有大帅而不知有国家。日寇的大举入侵,使全国人民觉醒,也唤起了四川人的民族意识,“停止内战,共御外侮”成为主流民意。当时四川省主席刘湘,在民族存亡和派系纷争中顺从民意选择了前者,“七七事变”后不久,他即向中央和全国通电请缨抗战。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3楼2015-06-07 09:34
      回复

        建川博物馆馆藏画作描绘1937年9月5日,成都少城公园内人山人海、战旗飘扬。四川省各界在公园欢送出川抗敌将士,刘湘、邓锡侯等将领莅会讲话,表示抗战决心。“此行决心为国雪耻,为民族争光,不成功,便成仁,失地不复,誓不回川!”“男儿立志出夔关,不灭倭奴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处处有青山!”。现场颇有易水送别之慨,公园内数万军民泪如雨下、掌声如雷。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4楼2015-06-07 09:35
        回复

          首批出川川军奉命分三路开赴各自抗日前线:第一路由第22集团军总司令邓锡侯率领,从成都徒步经川陕公路,过潼关、渡黄河,进入山西境内对日作战;第二路由第23集团军总司令刘湘率领,从重庆朝天门码头乘船东下,
          参加南京保卫战;第三路由川军将领杨森率领第20军,从贵州出发,直接开赴上海,参加淞沪会战。从此,川军的足迹遍布全国的抗日战场,几乎所有的对日大会战中,都有川军将士的身影。制图:张百凯


          6楼2015-06-07 09:36
          回复

            当时川军装备之差、军纪之松散全国闻名,外界将川军官兵形容为“草鞋军”、“双枪将”,除了那些长短不齐口径不一的各式土枪,很多人还有一支大烟枪,即使是土枪士兵也合3人一支,很多部队还装备着大刀。
            图为建川博物馆馆藏国家一级文物,三支川军竹制旱烟竿,烟竿上烫印了抗敌内容“中华男儿 上战场打日寇”、“旌旗一片立功劳 万马军中赴战场 马上官长传下令 不除日寇不回乡”等字样。


            7楼2015-06-07 09:37
            回复

              奔赴山西战场的川军,装备仅为老套筒步枪和大刀。10月当这支军队途径陕西宝鸡时,一位目击这支队伍的美军观察员曾这样描述道,他们沿着马路通过郊区成群结队毫无秩序,有的穿着军服带着军帽,其余的服装则随心所欲任意穿戴,但每个人都带着旧式雨伞以及脸盆、茶壶、电筒、毛巾、蔬菜和备用草鞋,这些东西或者挂在肩膀上,或者用绳子拴在身上,许多扛枪的人都把用布包裹着私人财物吊在枪杆上,像这样吹吹打打的喜剧般的中国军队,现在只有在传奇故事中才有了。


              8楼2015-06-07 09:38
              回复

                川军出川时已秋末,不少士兵仍身穿单衣脚扎草鞋,沿川陕公路步行1500公里开赴山西前线。在晋东娘子关,川军由于装备低劣加之缺乏野战医疗救护,在日军炮火及飞机扫射下,川军尸横遍野仅十几天便伤亡过半。当时在蒋介石的嫡系中央军和本地晋绥军眼中,川军就像叫花子,是杂牌军中的杂牌军,军需补给无人过问,不仅枪支弹药连吃饭穿衣都要自己解决。


                9楼2015-06-07 09:38
                回复

                  日军画报中刊载的参加太原会战的川军士兵。这支当年在川中为王的军队在与日军作战同时,为得到补充见军火就枪,见粮食就夺,军纪涣散无法收拾。一次路遇晋军军械库,这些装备寒酸的川军士兵竟破门而入,将里面的枪械抢劫一空。
                  为此,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大为震怒,认为川军抗日不足扰民有余,简直是一群土匪,要川军立刻走人,第二战区养活不起。蒋介石闻报后,把他们调到第一战区程潜部下,结果程潜也不要,最后还是第五战区李宗仁收留了川军。


                  10楼2015-06-07 09:39
                  回复

                    沿长江东下出川抗战的川军,四川古道多沿江岸而行,部队行进十分困难,这张照片反映了当时出川部队搬运辎重越过山崖时的情形。


                    11楼2015-06-07 09:40
                    回复

                      然而,就是这样一支处处被人嫌弃的部队,却在抗战中进行了无数次最艰苦、最惨烈的牺牲。1937年8月13日,淞沪会战爆发,川军第20军在杨森的率领下千里跋涉开赴上海参战。该军是川军中最穷的部队,装备也最差。20军26师,是淞沪会战战绩最好的五个师之一,全师四千余官兵,到撤离战场时仅存六百多人,伤亡85%以上。


                      12楼2015-06-07 09:40
                      回复

                        1937年11月,淞沪会战结束,上海沦陷。日军所过之处,尸横遍野,城市化为废墟。在淞沪会战中,川军将士几乎全部战死沙场,仅2000余人撤退到湖北。


                        13楼2015-06-07 09:41
                        回复

                          被一战区、二战区嫌弃的川军第22集团军,最后被第五战区长官李宗仁收留。
                          李宗仁坚信世间“无不可用之兵,只有不可为之将”“诸葛亮还扎草人做疑兵呢,川军总比草人强几倍了吧。”于是,第22集团军转战第五战区,参加了台儿庄战役,怀着对李宗仁的知遇之恩,川军在滕县保卫战中浴血杀敌,打出了川军的声威。图为台儿庄战役中山东的巷战,中国军队正在攻击日军一处据点。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5楼2015-06-07 09:43
                          回复

                            台儿庄战役中,中国军队的一处防御工事。古城墙用黏土增强,以抵抗炮击,白天官兵在战壕里躲避炮弹,晚上利用突袭阻碍日军行进。
                            负责进攻徐州的日军板垣、矶谷两师团是日军中最顽强的部队,发动“二二六”政变的日本少壮派,几乎全在这两个师团之内。历史奇妙的巧合,让日本最强的部队和中国最烂的部队在山东滕县遭遇。


                            16楼2015-06-07 09:43
                            回复

                              建川博物馆馆藏照片,上有儿童八十余人,原版题字“四川阵亡将士子女寄托所师生合影”。
                              另在照片上方有钢笔注释:“在台儿庄战役抗日”,这些孩子都是烈士遗孤。


                              20楼2015-06-07 09:47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