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杜甫诗歌的忧患意识![](http://imgsrc.baidu.com/forum/w%3D580/sign=69bee18bec24b899de3c79305e071d59/63440c338744ebf85bcaafb4dcf9d72a6159a7a2.jpg)
......间的变化发人深省。从二诗的写作背景看来。可以感受到诗人这种变化的必然。前者写于青年时期,后者写于中年之际。前者世阅世尚浅,流连忘返于自然。后者历世已深,多年奔波于都市。望岳时,正逢开元盛世;登楼时,已是天宝末期。杜甫思想情怀的变化与自身经历的及时代关系不言而喻。从“长安十年”起,杜甫的忧患意识就愈来愈明显、愈深层,至直终老。(剩余7120字)
《杜甫研究学刊》 2001年01期
试论杜甫诗歌的忧患意识吴明贤
【摘要】: 【作者单位】: 四川师大文学院
【关键词】: 忧患意识 杜甫诗歌 儒家思想 劳动人民 唐王朝 社会现实 安史之乱 现实社会 统治阶级 边疆少数民族
【正文快照】:
忧患意识,就是社会危机引发出来的人类主体世界焦心忧虑的一种思想意识。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人们从未停止过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并使之成为最高的奋斗目标。但人类社会发展本身有时却往往偏离这一目标,甚至背道而驰。这种现象就有可能引发社会危机,进而引起人......
【引证文献】
1王义梅;李明亮;;杜甫“大丈夫”人格刍议[J];电影评介;2009年12期
2曾毅;吕晓玲;;杜甫忧患意识与其诗歌沉郁顿挫风格的形成[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3翁仁康;;浅论杜甫诗歌的忧患意识[J];贵州文史丛刊;2008年04期
4封野;浅析杜甫夔州时期的社会关怀[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5袁虹;;有弟皆分散 无家问死生——从杜甫的怀弟诗探其思想轨迹[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