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直分布的一扇扇门窗是属于同一个家族的。先辈用泥巴和杨树砌筑了第一层,后辈在祖屋上加盖起第二层、第三层,甚至最高的有七层。岁月流逝,生命繁衍不息,土屋层层叠垒,文明代代相传。一群群灰鸽从这家窗台飞起又落在另一家的露台上。
一条土砖路绕上高台。拾级而上,进入迷宫似的街巷,即走进维吾尔族的风情长卷之中。街巷纵横交错,土屋高高低低,形态各异。有的土屋端庄典雅,墙体砖雕图案精美,拱形门窗突显伊斯兰风格。有的土屋泥墙斑驳,裸露草筋,屋内却宽阔,挂毯、地毯铺设,华贵气派,给人外粗内秀的感觉。有的或已凋敝,断垣残壁,门窗皆无,鸟雀在废墟上自由飞翔,孩子在废墟上打纸牌。在这里,人们有足够的耐心等待一座土屋真正寿终正寝,你可以见证土屋有尊严地老去、逝去,而不像在别处,人们等不及房屋的衰老,用挖掘机、破碎锤蹂躏,今天造这个明天又拆掉竖立那个,把文明打得断断续续。高台民居存在即是奇迹,它躲过天灾避开人祸,数百年前一场大洪水把高崖地带冲出一个大缺口,从此高台民居遗世独立在老城的南坡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