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之子cani吧 关注:12贴子:2,404
  • 1回复贴,共1

灾难折射国人心态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捐钱多少成了衡量人性品德的标准    

在网易新闻评论中,我看到有人的评语,在那当中看到了一句,记得很清楚,主要是骂微软:为印度洋海啸捐的钱比为四川捐的多,那位网友振振有词的来了一句总结:“微软你错了,我们还需要用正版软件?”    

我因为这句话恶心了一上午    

这只是灾后国人对于爱心捐助义举的一种非常普遍心态的缩影。    

暂且不讨论微软的做法是否合理了吧(虽然我认为可以理解,看看印度洋海啸的损失有多大吧),但从这自以为是的话,无形当中,将东南亚人民看成了比中国人卑贱的种群——是的,不能捐的比给他们捐的他们少,因为我们中国人比他们高贵,我们的利益要放在第一位。    

试问,这是大国国民的心态吗?    

于是我想到了同样恶心的事情,在一个我曾经呆过的贴吧里,当有人谈及一家足球俱乐部为中国灾区提供物资援助的时候,这家俱乐部的死敌(它是无辜的)——它的球迷说:这是在做广告。    

小人心态,我会这么说。即使我所喜欢的俱乐部的球迷说出这话,我一样会对他这么说。    

如果每一个具有影响力的团队,能在抗灾的时候,借助自己的影响力,为抗灾做广告、做宣传。那么我们有什么资格不对它表示由衷的感谢呢?    

不捐钱,会被骂;捐的少,还是被骂;捐款动静大了点,被认为是炒作,一样是骂;思想崇高一点吧,匿名捐款,呵呵,假设你是个名人,千万别这样,因为大家还是认为你没捐款,骂死你。  

于是或许会有人提出,你们这么通过数量想鉴别人家的真心,干吗不规定死一个比例呢——捐款数量必须是个人资产的百分之几,低了就是忽悠人。  

我不希望看到,有一天,爱心要用数量来衡量。  

千万不要这样,这是一种自卑和自私的心态。   
 



1楼2008-05-19 02:04回复
    • 61.186.154.*
    国外的友人本来捐款就属于自愿,捐了属于善良,有情谊,不捐也不该挨骂。而捐了款还要被骂的………………反正我也不喜欢巴萨


    2楼2008-05-19 17:5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