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鱼直达吧 关注:49贴子:13,119

读书记录,咱们一起来学乐府吧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直喜欢乐府,但仅限于琅琅上口的南北朝乐府。汉乐府翻了几次,都没能看下去。
然而了解古诗的人都知道,汉乐府是一大块,啃下来绝对够装B的。
工作这两年,没怎么看有深度的书,突发奇想,把觉得不错的汉乐府,以及后人写的乐府旧题拎出来,解读一下。多多少少会有所收获吧,只是不知道能坚持多久。
学习需要动力,可能会枯燥,而且以我的水平,肯定会有错误,大家没事来这个贴看看,应该也能学到些东西。而且也算是给我坚持的动力吧,谢谢。


1楼2015-06-14 11:48回复
    《上之回》卢照邻
    回中道路险,萧关烽候多。
    五营屯河北,万乘出西河。
    单于拜玉玺,天子按雕戈。
    振奋汾川曲,秋风横大歌。
    卢照邻这首乐府旧题,四平八稳,完全再现了乐府诗里的画面。大家也许对他不了解,其实卢照邻后期写了很多边塞诗,“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就是他写的。这首诗里,“秋风横大歌”就很好,大气。用来押尾,很有气势。
    “回中”是古道路名。“烽候”不是错别字,跟“烽堠”一个意思,就是烽火台啦。第一句多读几遍,想象一下,古战场的荒凉肃穆有没有感觉到?


    3楼2015-06-14 12:16
    收起回复
      《上之回》李贺
      上之回,大旗喜。
      悬虹慧,挞凤尾。
      剑匣破,舞蛟龙。
      蚩尤死,战逢逢。
      天高庆雷齐坠地,地无惊烟海千里。
      李贺没用乐府原诗的画面,但是继承了原诗的气势。再加上李贺遣词向来漂亮,读起来很享受。
      遇到这样的诗,最好的做法是一口气从头读到尾,多读几遍。


      5楼2015-06-14 12:43
      回复
        《上之回》陆游
        咸阳宫阙天下壮,五更卫士传鸡唱。
        重门洞开銮驾出,回中更在云霄上。
        云霄一路蟠青冥,车声隐辚驰雷霆。
        宓妃穿仗王母下,何必轩皇居大庭。
        君王游幸无终极,万年尽是欢娱日。
        文成已死方不雠,茂陵松柏秋萧瑟。
        陆游诗向来以气取胜,读起来超燃,若要在诗中细细寻觅出绝妙佳句,就挺难了。而且陆游一辈子都在盼望着北上,收复失地,所以常有怒,常有讽。“万年尽是欢娱日”,怎么看都不像褒扬。茂陵是武帝墓,最后一句似是寂寞身后事的意思。
        最后,问个问题,“文成已死”是什么意思?


        6楼2015-06-14 13:02
        回复
          《上之回》就读这么多,最喜欢李白和李贺诗。大家喜欢谁的?


          7楼2015-06-14 13:03
          回复
            如果第一首是原版,后面的是不是都作者截取再加工了?李白的感觉一向很奔放,情才绝对棒棒哒,李贺的说实话他的诗我看不懂(文盲哭死路边)陆游的字都看不懂。。。所以还是喜欢卢照邻,他最后俩句很有画面感。


            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5-06-14 14:51
            收起回复
              今天读的是《战城南》,《战城南》学过,还能结结巴巴背下来。诗也很容易理解,关于战争惨状,非常凄厉,非常惊心动魄的一首。
              战城南。死城北。野死不葬乌可食。为我谓乌。且为客豪。野死谅不葬。腐肉安能去子逃。
              水深激激。蒲苇冥冥。枭骑战斗死。驽马徘徊鸣。
              梁筑室。何以南。何以北。
              禾黍而获君何食。愿为忠臣安可得。子思良臣。良臣诚可思。朝出行攻。暮不夜归。


              10楼2015-06-15 21:20
              收起回复
                《战城南》杨炯
                塞北途辽远,城南战苦辛。
                幡旗如鸟翼,甲胄似鱼鳞。
                冻水伤寒马,悲风愁杀人。
                寸心明白日,千里暗黄尘。
                先上这一首,因为我曾经很喜欢这首诗,特别是最后两句。


                11楼2015-06-15 21:38
                回复
                  《战城南》刘驾
                  城南征战多,城北无饥鸦。
                  白骨马蹄下,谁言皆有家。
                  城前水声苦,倏忽流万古。
                  莫争城外城,城里终闲土。
                  不知道刘驾是谁,看到这首诗的时候被打动了。
                  “城南征战多,城北无饥鸦”,没有浓烈的抒情,没有大篇幅的画面展现,就这样简略的平平叙出,城南征战很多,连城北的乌鸦都吃饱了。惨状与沉痛,不言自明。
                  那被马蹄踏碎,成为枯骨的,是战场上的兵士?或是逃难的老人?还是来不及奔逃的幼童?不知道。头颅被马蹄践踏之前,会不会还心存疑惑,不是说,人人都有家吗?
                  水声亦苦,万古终归青史。尧舜指让三杯酒,汤武争逐一棋局。何必如此呢?触蛮而已。


                  12楼2015-06-15 21:57
                  回复
                    《战城南》李白
                    战地何昏昏,战士如蚁群。
                    气重日轮红,血染蓬蒿紫。
                    乌乌衔人肉,食闷飞不起。
                    昨日城上人,今日城下鬼。
                    旗色如罗星,鼙声殊未已。
                    妾家夫与儿,俱在鼙声里。
                    李白诗就不说了,乐府诗画面再现,真真切切。以为整首诗都这样了,最后一句,让人浑身一颤,心头遽震。


                    13楼2015-06-15 22:14
                    回复
                      你好可怕
                      ————————————生命里拥有过的灿烂,终究需要用寂寞来偿还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5-06-17 09:14
                      回复
                        《战城南》
                        城南战,血玄黄,鸦鹫争啄腐肉肠。
                        城北战,鬼啾啾,生亦惨嚎死不休。
                        城北城南乱纷纷,九洲血泪搅沙尘。
                        白骨曝荒驽马践,宁在深山虎豹亲。


                        15楼2015-06-19 23:13
                        回复
                          《巫山高》
                          巫山高。高以大。淮水深。难以逝。
                          我欲东归。害梁不为。我集(济)无高曳(篙枻)。
                          水何梁。汤汤回回。临水远望。泣下沾衣。
                          远道之人心思归。谓之何。
                          如同《诗经》中《汉广》一诗,“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求不得,行路难,但凡为人,或多或少都有过此种心态。
                          而“临水远望,泣下沾衣,远道之人心思归”,总让我想到庾信,“燕客思辽水,秦人望陇头”,不正是如此吗?


                          16楼2015-06-19 23:32
                          回复
                            《巫山高》陈叔宝
                            巫山巫峡深,峭壁耸春林。
                            风岩朝蕊落,雾岭晚猿吟。
                            云来足荐枕,雨过非感琴。
                            仙姬将夜月,度影自浮沉。
                            宋玉一篇《高唐赋》,让“巫山”这个词千年也洗不去香艳。当巫山遇上文风最浮艳的南北朝,又遇上生性奢侈,宴会不断的末代皇帝,可谓从骨到皮,艳之极致。


                            17楼2015-06-19 23:40
                            回复
                              《巫山高》齐己
                              巫山高,巫女妖。
                              雨为暮兮云为朝。
                              秋猿 嗥嗥日将夕,红霞紫烟凝老壁。
                              千岩万壑花皆坼,但恐芳菲无正色。
                              不知古今行人行,几人经此无秋情。
                              云深庙远不可觅,十二峰头插天碧。
                              ------------
                              知道齐己这个名字,因为“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这句诗,从这句也可看出齐己构景非常出彩。《巫山高》这首,看前面我只当这是一般般一首,但最后一句吸引到我了,再回头去看,整首诗倒也不错。
                              “十二峰头插天碧”,“碧”字用在最后,整幅画面一下就亮了。就好像老杜“红腻小湖莲”,把“红”字放在句首,一下就抓住了读者的目光。颜色的字,用好了,整首诗都美起来。


                              18楼2015-06-19 23:5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