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广东是一个地方,即今广西沿海三市北海、钦州和防城港(不含上思县)所辖区域,旧称钦廉地区,原广东省属地。老广东是一群遗民,以汉族为主,有广府、客家、福佬及少量疍家民系,世代以耕田捕鱼为生。老广东是一种文化,粤海特色、钦廉独步,两千年沉淀,根深蒂固,四十年改造,秉性不改。老广东是一个地方 清人宋湘有《广东省各府州县集成诗句》言及钦廉:廉州土产实堪夸,东粤珍奇胜碧霞。至重连城仍有价,珠还合浦总无差。独怜烟瘴钦州地,日午朦胧数万家。最是灵山边塞远,枕连西粤两交牙。 钦廉古为广东省最西部,属“粤西下四府”,是粤省边陲重地,扼一海两国两省命脉,地理国防紧要。北部湾,从东部英罗湾至西面北仑河口,近两千多公里海岸线九曲十八弯,有铁山港、廉州湾、三娘湾、钦州湾、防城港等港湾,如一颗颗璀璨的南珠嵌刻在南海之北,在蓝天白云之下,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由海而陆,东西南北,山水相连,良田沃野,钟灵毓秀。东有云开六万大山,中有罗阳铜鱼山,西有十万大山,北有诸江分水岭,将此地与广西其他区域分开;南流江,张黄江,武利江,钦江,大风江,茅江,防城江,与粤西南水系携手,同与珠江分家,千水径直往南流,注入浩瀚的北部湾。山水又造就合浦、钦江两大平原,境内遍布沿海小丘陵、小盘地,而与粤西南浑然天成“一个完整而又相对独立的地理和文化单元”。又因其在历史上被反复无常的行政划属左右,实为“两广不分家”之说表现最深的区域之一。 查钦廉划属历史,在两汉时为合浦郡,郡治在今湛江徐闻(东汉迁合浦,郡治在今浦北泉水镇),属地为今粤西南、海南岛以及桂东南,在晋代增辖越南演州、义安等地。又查,钦廉在南齐时作越州郡,郡治临瘴(今浦北石埇镇),原属广州,是隶属广东最古老的省郡。唐宋两代,时而由容州(今容县)辖,时而由邕州(今南宁)辖,间有安南都府辖,此为钦廉划属最为反复无常的时期,且这些府郡所辖钦廉的时间都不长。元明清三代至1965年6月26日前,钦廉均属广东省,其地域与南齐越州郡版图相当。纵观历史,广东管辖钦廉的时间比广西要长。以致今日,海内外钦廉同胞在亲缘上,对广东归属感尤甚,或只认自己为广东人。这对于那些刻意淡化钦廉划属历史的人来说,有不攻自破之效。 再查,钦廉在历史上是一块物产丰饶之地。1920年广东省辖县,依综合实力分为大中小三等。钦廉的合浦、钦县即为一等大县,灵山、防城是二等中县,没有三等小县。钦廉之合浦、钦县,与今珠三角佛山、东莞、中山诸市对等,且胜于深圳(时称宝安县)。钦廉之灵山、防城二县,与宝安对等。然而,时至今日,钦廉虽有“中国南珠之乡”、“中国香蕉之乡”、“中国荔枝之乡”、“中国奶水牛之乡”、 “中国大蚝之乡”、 “中国八角之乡”、“中国玉桂之乡”的美誉,钦廉的北海虽是全国首批十四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和全国八大渔港之一,钦廉虽有全国四大优良渔场之一的北部湾渔场,却被时代抛弃几十年,地位已不如前,与佛山、东莞、深圳、中山等地则恍如隔了一个世纪。 自1965年6月26日入桂之后,钦廉诸县市实力在桂省虽位前列,然四十年来,经济拮据的桂省对钦廉抽税过多、投入太少,使钦廉发展受到极大阻碍。十年前,在没有完善钦廉港**通等基础设施及相关配套的条件下,贸然去搞西南出海大通道,总想做西南龙头而不愿做珠三角凤尾,坐井观天,劳民伤财,最终竹篮打水一场空,致使钦廉不堪重负,竟而民间常有回归广东的传言。老广东是一群遗民 这山这水这片海,养育这一方人。这里发生许多故事,如同一坛坛陈年老酒,交叉在历史与现实之间,使人平添几分醉意,赋诗于泛黄纸张上。 山水田园间万家炊烟,安静祥和中见证历史。屋檐下,老人小孩在祖厅里下棋玩耍;房梁上,刻着陈旧的汉字,广东廉州府。秦汉南征,伏波将军率五十万大军,一路下至合浦;合浦、越州两郡辉煌一时,经济发达,人口大增,广廉二州往来密切,奠定广府主体民系。明清时期,农民举义烽烟四起,客家领袖袁崇焕身首异处、洪秀全败亡天京,客家人被迫自赣闽粤迁来,偏居钦廉一偶,开基置业、传播文明。广府人和客家人荣辱与共,他们不分先来后到,两家联姻,团结一致,以先贤为榜样,千百年来励精图治,尽心尽力教导后代。苏东坡、汤显祖等文人莫不慨叹“天涯海角”,张之洞督办北海洋务不忘构筑国防工事,刘冯联军抗法卫国名垂青史。至晚清,封建皇权早已腐朽不堪,孙中山顺天意人心,在此举事反清,短短一年连续发动两次钦廉起义,虽其失败,却对钦廉影响深远。 近现代史上,钦廉人的身影频繁出现在民国军政高层、铁军第四军、十九路军和一二八抗战、福建两广事变、淞沪徐州粤北会战。“南天王”陈济棠独霸广东八年经济建设卓有成效,“佛真如”陈铭枢指导十九路军饮马四海而入中枢力行抗敌国策,“粤儒将”香翰屏率领粤省子弟兵血战淞沪沙场又主持粤闽赣三省军事。他们在广东家喻户晓、流传甚广。近现代史,仅合浦一县,就有少将以上20人。公馆陈铭枢、石埇香瀚屏、白沙林翼中、党江苏慎初上将4名,公馆范德星、南康邓世增、南康张君嵩、常乐张国元中将4名,公馆 范汝云、公馆张枚新、乾江林朱梁、党江莫丰绪、廉州曾传坦、南康黄质文、南康邓世汉、石康劳冠英、廉州黄星堂、石湾王定华、小江宋德坚、廉州林志准少将12名。他们很早就追随孙中山踊跃参加中国民主**,在中国历史进程中“钦廉演义”,为抗战付出巨大代价和贡献。可以说,钦廉也是名副其实的将军之乡。 而这一切都离不开钦廉人民历来重文兴教、培养人才的优良传统。因此,钦廉不仅是将军之乡,也是文人之乡。钦廉人民用智慧与毅力创造出这般景象,好似一副天然形成的摇篮,让一点一滴的生活记忆流传于子孙、发轫于笔端。 君不见引无数文人墨客竞折腰的亭台楼阁、书院寺庙遍布钦廉各地,海角亭、天涯亭、文昌塔、大士阁、东坡亭、还珠亭、宾兴书院、龙门书院、聊斋书院、大朗书院、东山寺、三帝庙、妈祖庙、大王庙、文武庙等等,哪一样不是文人墨客的文化养料,哪一样不是后代学子的启蒙素材。君不见多少近古村落、汉唐古墓及至北海银滩、钦州三娘湾、灵山六峰山、浦北五皇山、防城江山半岛等人文与自然景观何其美哉,它们在历史中沉淀文化底蕴,在现实中刷新生活图景。 君不见北部湾作家群蔚然形成一股“蓄谋已久”的力量,在南中国大地悄然崛起,活跃于全国,叱咤当代文坛。北部湾作家群在李英敏、徐汝钊、黄河清、何家英、何津等老前辈开辟的现当代文学传统道路上,诞生陈建功、白原、杜渐坤、卢祖品、杨光治、陈志红、邱灼明、顾文、廖德全、沈祖连、黄家玲、龚知敏、容本镇、韦照斌、贺晓晴、凌洁、阮直、林宝、谢凤芹、伍稻洋、庞华坚、杨斌凯、徐锡维、伍稻洋、冷月、韦照斌、赵红雁、姚泽桐、庞兴强、韩鹏初、龙俊、段扬、蔡小玲等著名作家,这一连串名字出自小小钦廉之地,足以举世震惊。其中成就最高的北部湾作家群 “乡党” 代表陈建功,更是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早已为北部湾作家群占据重要位置。老广东是一种文化 老广东文化先是一门语言文化。粤语、客家话、疍家话分别被称为“广东话”、、“土广东话”、“水上广东话”。钦廉地区以粤语为主,客家话为辅,又有钦廉粤语之廉州话,兼有疍家话、闽南话,而粤剧也是钦廉传统戏剧,这都说明钦廉与广东密不可分的文化关系。中山大学曾对广府、客家和潮汕三大民系作过一个关于“广东人根据什么认定自己是广东人”的调查,结果有一半以上被采访者都是根据方言,其次是血缘,第三才是地缘。正如,廉州话、客家话、闽南话分别被视作合浦人、客家人、福佬人的依据。假设你生活在广东境内,就算你的户籍是广东的,但你不会说粤语、客家话或潮汕话,你也不是广东人。方言是一个族群的身份认同,是一种凝聚力,使用适当则利在千秋,反之则祸害万年。难怪美国一位语言学家说:“一种语言从地球上消失,就等于失去一座卢浮宫。”语言在今天显得如此珍贵,广东人如此重视语言,老广东人还应不甘其后。因而,光复老广东文化就应先从保护开发粤语和客家话等方言开始。老广东文化再是一门饮居文化。粤菜是我国八大菜系之一,它以特有的菜式和韵味,独树一帜,在国内外享有盛誉。根据民系粤菜又分为广州菜(广府)、东江菜(客家)、潮菜(福佬)三大菜系,蛇、鼠、猫、狸、鲍、参、翅、肚等山珍海味作为粤菜上品,是钦廉传统佳肴。钦廉民间举凡有喜事,必备鱿鱼、沙虫、大虾等海味,哪怕家常便饭,也少不了海货。而且,老广东菜馆遍布海内外,有华人的地方就有老广东菜馆。广东自晚清门户开放,受西洋文化影响很深。君不见“十里洋场”老广州,钦廉人陈济棠在1933年颁行《广东三年施政计划》,以广州为中心,东至潮汕、西至梧州、北到韶关、南至钦廉,短短两年而使广东面貌一新,海珠大桥、中山大学、爱群大厦等等著名的中西合璧建筑纷纷亮相。君不见钦廉骑楼建筑,得益于陈济棠、陈铭枢之功,遍布城乡,如北海钦州防城老街,令人无不想起当年之繁华景象。乃至客家建筑如围龙屋,在广东见到的,在钦廉同样见到。因此,饮食起居更是老广东的具体印迹,是老广东文化的重要载体。 老广东文化三是一门地域文化。地域文化是维系钦廉与广东文化亲缘的无形纽带,从老广东发源而来,在香港、澳门、钦廉和海南等地开花结果,且为海外华人地区的主体文化之一。近现代史上,香港、澳门、钦廉和海南自“大广东”分出自立家门,今虽已不相隶属,但其文化宗祠供奉的还是老广东祖宗。正如香港有“钦州街”,北海有“香港路”,在广州、香港有钦廉遗民数十万,在海外有钦廉同胞近百万,在湛江、海口的钦廉遗民数量也不少,各地往来频繁,经济文化密切。香港和澳门作为老大、老二,早期得益于“殖民开放”,今已家财万贯;钦廉和海南作为老三、老四,理应同甘共苦,利用北部湾这片海加快自身发展。四兄弟各自为政,有许多挡路虎,然以这只无形的老广东文化之手力行合作,又何尝不是一条活路?因此,老广东文化担负着另一个历史使命,那就是加强区域经济合作。作为岭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容本镇说:“北部湾文化具备了农耕文明、海洋文明、都市文明的基本特征,又由于这些特征的相互交叉、渗透、融合和影响,因此形成了北部湾文化独特而粲然的光彩,比如这里的海洋文化、南珠文化、商贸文化、军旅文化、民族文化、风俗文化等等,都闪耀出了迷人的魅力。”这些文化根源于岭南文化,至今又以老广东文化属性呈现。不论海洋、南珠、商贸、军旅、民族、风俗等诸文化,又以农耕、海洋、都市三大文明特征为主干,从而派生出诸多支系文化。其林林总总间,是以钦廉地域为平台,历经两千年移民沧桑,而形成稳定的老广东文化。 钦廉文化丰富多彩并不为过,然光复钦廉文化之路仍任重道远。比如,老广东文化是一个存在的事实,但很多人视为洪水猛兽,视其与“八桂文化”相克而列为禁区,费尽心思淡化钦廉人民的“广东意识”以及与广东有关的文化记忆,欲灭之而后快。反观某些钦廉籍文化学者,攀龙附凤,卖学求荣,不愧是钦廉文化的刽子手,为钦廉“去粤化”不遗余力。此种现象,我为之心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