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秦淮河,那是说不尽的文采风流,逛不完的街市繁华,赏不尽的灯红酒绿,看不完的歌姬楼台。大抵中国的都市名胜之地,要么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珍贵在有历史文物和文采流传;要么是在于热闹繁华,纸醉金迷商业开发的好;秦淮河可贵在于经历时代变迁,既有盛世欢歌,也有乱世萧索,既有阳春白雪,也有下里巴人,延续至今,依然是南京热闹繁华之地,兼有两种名胜之长,可谓难得。说起来,和很多人一样,对于秦淮河最初的印象,恰恰是夜景,朱自清先生和俞平伯先生的唱和之作《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作为传世名篇,深深的吸引了小学的我,朱自清先生也是我对清华人最初的敬仰。我们当晚坐的,恰好也是朱先生描述的“七板子”,虽然少了歌妓的歌声,秦淮河的桨声灯影,却是如旧。恕我笔拙,借用朱先生的描写:
秦淮河的水是碧阴阴的;看起来厚而不腻,或者是六朝金粉所凝么?我们初上船的时候,天色还未断黑,那漾漾的柔波是这样的恬静,委婉,使我们一面有水阔天空之想,一面又憧憬着纸醉金迷之境了。等到灯火明时,阴阴的变为沉沉了:黯淡的水光,像梦一般;那偶然闪烁着的光芒,就是梦的眼睛了。我们坐在舱前,因了那隆起的顶棚,仿佛总是昂着首向前走着似的;于是飘飘然如御风而行的我们,看着那些自在的湾泊着的船,船里走马灯般的人物,便像是下界一般,迢迢的远了,又像在雾里看花,尽朦朦胧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