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色苍苍伴晚汐吧 关注:375贴子:19,236
  • 19回复贴,共1

【存戏】和校长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赫宜戎嗥


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15-07-29 09:49回复
    【自从褚克封了多罗贝勒出宫建府之后,倒是许久不曾见到他了。毕竟三年伴读,他也从未把我当成是仆人,而是当我是兄弟,是朋友。如今他出宫建府,我也按着阿玛的意思,进了国子监混了个监生的官身。不过我心中自然不以为意,阿玛是二品大员,在国子监中,少有家世比我高的,久而久之自然有些傲慢。今儿祭酒大人说是要找我,心里嘟囔着是什么事呢,往他屋子里去,等在门外的时候,顿足敲门道】
    大人,学生舒穆禄敬泽求见。


    来自iPhone客户端3楼2015-07-29 10:00
    收起回复
      【昨日有客至于府上,点名便求见祭酒,那时正于房中与启璈对弈,得此请颇是错愕,一贯与朝中之人交往不过点到而止,何人竟至于府上求见,至于府上之事多半无甚光明之事,但人已然入府,自不可打将出去,问过来客亦是便服,更可知此事多半非善事,见过才知倒也并非甚困厄之事,不过请顾舒穆禄氏新入监生尔,将礼退回,看察监生乃本职之事,今日便看看此子究竟几分才德也未尝不可,待得课散让人请其至于堂上,于教官口中所得此子曾为十七爷侍读,其父又为封疆大吏,平日多有傲慢之事,然终究风传尔】
      【为祭酒多年,深知若要知一人心性几成,旁听偏信自不可见其本源,是以听过只听过,并不入心,门外人已至,放下未饮之茶,将其人文章自桌边取出铺于桌,方允之入】
      进来吧。


      4楼2015-07-29 10:50
      收起回复
        【国子监中皆是京中世家大族的生员,有富有贵,不乏有和赫宜大人走的近的,以图日后有个好前程。阿玛千叮咛万嘱咐,多与祭酒大人亲近,推辞不得便来过府。立于门外待人回应,听的一声进来,整整衣冠,踏步进门,瞧着座上人,案边放置着未饮之茶,扫视一道打千行礼道】
        学生舒穆禄见过大人,给大人请安。


        来自iPhone客户端5楼2015-07-29 12:40
        回复
          【国子监中之人皆知祭酒好茶,国子监中亦有一处静谧所在,并无他处特异,不过有一眼活水,一张石桌,三四石凳尔尔,平日若与人言事而不愿太过拘谨,多带至此处,烹一壶好茶,听泉品茶,言事之时自然也多几分融和,然并非事事皆可如此柔和言说,有些许事便须得在堂上言说,素来与监生初见,少有于他处之地,若能首遇非堂中,多半有几分不便言之事,但与其却无此事,既然如此,自然应带在堂上相见,见人进了里头,言行却也规矩,但是否因此认定此子并非骄矜之人,却还为时太早】
          【其人文字之间自有少年飞扬之性,如此却也算不得不好,只如此飞扬,是因才学而至,亦或因出身而至,皆不可断言,且问在言】
          起来罢,今日寻你,并无旁事,例询而已,近日学正所授可皆知晓?


          6楼2015-07-29 16:50
          收起回复
            【实言而言,昔年在乡野受教,从师父座下,左右同窗多为平民寒户,皆求四书五经能换的一纸官身,笔墨文章能取得青史留名,是以做起学问自然个顶个认真细致,后来归京再入国子监中,同窗莫不出身大家宦邸,不求文章换前程,却求得是从此处出,便可为官入仕,何等不济一顶水晶顶子总归是有的,是以若论生员,此处生员倒不见得有几人真心做学问,于此琢磨官道之人,恐是甚之又甚,可惜一片清净学问之地,虽说这些年尚学之事有一二长进,但这等话,也不见得少听】
            【倒也并不急躁,此等事,之类言,早已习以为常,本也并非一言激下便会变色的性子,这些年下来,听了便也听了,一派平静】
            哦?那么你认为,什么才是治国理政之道?


            8楼2015-07-29 22:51
            收起回复
              【监生里皆是京中富贵人家,无需寒窗苦读十年方能出世。所以监生中大多也是纨绔子弟,整日里学正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这么过了。教习的论语孟子之类,亦是草草了事,无疑是敷衍了事。】
              禀大人,学生入监禀读已经有段时日了,观诸位学正所教,皆为汉人经纶,修身尚可,治国无为。
              【顿声,瞧着他脸色无变。继续道】
              凡治国理政之才,不依理,而依法。上至天子百官,下至平民百姓,无一例外。古人曰,无规矩不成方圆正是此理。


              来自iPhone客户端9楼2015-07-30 08:59
              收起回复
                【奉业年入国子监,见过国子监中生员不思学课,只谋仕途经济,见过国子监中教员,不以师道为荣,反处处掣肘于贵戚高权之后,见得大员子弟,莫不巴结,若非如此之身,则多有敷衍,更莫论细授学问,但便如此之下,亦曾有生员真心于功课,精研于学问,亦有教员实心为授,只为无负师者二字,无负他们心中那份傲气,自少年起便敬意的那种傲气,但学问终究只是学问,做学问再好,却也未必可成好官,只因官场之上,官道之中,确有许多学问里头学不来之事】
                【听过许多生员如何解此言,却不想他所答却以法而治,此子竟可归入法家之流,师父曾言自身仁义太重,不可为司秋之臣,但不可为,乃因不忍,并非不知,便颌首】
                依法而治,那么,何为法?


                10楼2015-07-30 17:10
                收起回复
                  【这一番话说来,未见大人有何动静,只颔首相对,心里傲然,看来我是说对了大人的胃口。国子监中少有精于学问之人,多为纨绔子弟。顿了顿,先生问我何为法,正倒是难住我了。平日里只是自己理解,若是非要讲出个一二,着实费些力气。静立片刻,随后道】
                  回禀大人,学生以为,法,可用三字做解。下解为刑,刑罚便是法,所以禁强暴禁杀伐。中解为度,国无法则乱,有法则治。
                  【顿色,这等话是我心中见解,平日无人问,我自然也不说,今日先生问了,我便脱口而出,亦有虚荣之感。】
                  至于上解,学生以为,是和。依法治政,人人有度,秋司无为,此上乘之法,固为人和。


                  来自iPhone客户端11楼2015-07-30 21:18
                  收起回复
                    【国子监十余年,昔年入京之时尚未及冠,而今已然为人父,时光荏苒,所长非但止于年岁,更多几分见识度,昔年外行于野,所见所闻于昔时所想,再至于今日今时所想,所虑之方自非一处可言,至于国子监中诸人言及于所思所想之时,便也少了初初为师者,听言心中多思量之事,他人所想,皆是他人之想,师者,解惑,其人若是无惑,又何须解,其人若是有惑,又何须迫,会问之人自然会问,不会问之人,便令他问了,未必便能听了,徒劳而已】
                    【是以再不迫人,再不多思,只让人自知,自知而得新,才可为治学之上道,尤其对于这些出身大家子弟,自幼自视甚高者非少,何须夺与辩驳,彼此皆无和气,又何来学问】
                    三字论法,倒也新颖,既然如此,便说说,何为刑,刑何出?


                    12楼2015-07-30 22:3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