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峻伯,山东临淄人,在北京长大,但因常年在尼泊尔居住,所以对那里的百姓有着深厚的感情。当尼泊尔发生地震灾难时,在北京的他恨不得马上赶赴现场,但因当时交通途径处于封锁状态,所以在5月底6月初时,杨峻伯集结了将近15名和他一样有一颗公益之心的好朋友,带着援助物资:百余袋大米、115顶帐篷和300盏LED储能灯,以及上万元的现金,带往灾区解决了当地难民的饮食和住宿问题。
在5月底杨峻伯一行到达尼泊尔首都机场加德满都,欣慰的看到当地房屋建筑及交通情况均无大碍,但随即发现,当地居民的饮水和饮食成为最大的困难所在。杨峻伯说:“本身尼泊尔在没有地震时饮用水污染就很严重,其主要原因为尼泊尔地理处于盆地地段,上千年的生活水源都沉浸在地表;其次为过多的生活污染,如焚烧尸体,依当地风俗,人死后将会被火化,但由于没有健全的火化系统,当地人就在河边垒个石台,将尸体火化后就扫到河里”。所以包括救援者在内,当地的饮水和饮食成为最大的问题,生活用水基本只能依靠工厂瓶装水解决。
尽管如此,但仍然有很多和杨峻伯一样情系灾区的公益人出现。杨峻伯说:“最让人感动的是,临近中国西藏樟木镇,一位热心的藏族同胞徒步带领尼泊尔难民进行了将近300公里的逃难行动,将难民带至安全地带,同时当地的爱心老板也提供难民居住场所,搭建救助营地,很多来自北美南美国家学医的学生临时组成医疗小组,为难民看病治病。”正是因为这些点滴的爱心行动,让我们感受到爱心其实是一盏灯,一经点燃就会照亮周围所有的人。
最让杨峻伯感触颇深的是,尽管在外人看来受到灾难的地方应该是充满悲伤,但在泰米尔大街,无论是小商贩、老人、主妇、还是孩子,每一个尼泊尔人脸上都是灿烂的笑容,让人根本无法联想到这里曾经受到过8.1级的大地震,杨峻伯说:“虽然可能不适应当地的生活习惯,但国民素质很高是不得不让人佩服的事情,不愧为世界上幸福指数排名第一的国家。”
愿杨峻伯以及他所带领的爱心小团队,公益之路越走越远,并感染我们每一个人,一起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