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回圆服饰有限公司坐落于庐山南麓的鄱阳湖畔、昌九工业走廊中部、风景秀丽的“羽绒之都”——共青城内。从最初的小型服装厂发展成如今的全国服装行业百强企业,究其企业快速稳步发展的原因当然与他的决策人——董事长邹永亮的运筹帷幄是息息相关的。
一、艰难创业,在探索中发展
1995年公司创立之时年生产能力只有贰万件羽绒服,销售市场仅有山东、江苏及东北的小部分地区,而且最初的销售业绩也较差,但他并没有气馁。他一方面鼓励员工,帮助他们树立必胜的信心,另一方面为开拓市场,他亲自蹲点北京,身先士卒,率先垂范,既当老板又做推销员,背着产品挨个商场进行推销,逐渐打开了北京市场,创下了当年销售200万元的可喜业绩。在勤跑市场的同时,他也不断研究探讨国际服装流行趋势,借鉴国内其他公司适销对路的款式及颜色,把重要信息及时反馈到本部,使公司及时调整生产计划、设计方向,扬长避短,设计、生产出有自己特色的羽绒服装,投放市场后深受消费者好评。第二年,公司产销量就翻了三番。
二、发展,以创新为动力,靠品牌展翼
公司创立伊始,邹永亮就萌生品牌兴企的思路,当年公司就使用了“回圆”这一商标品名。几年来,回圆公司在邹永亮的带领下,以“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的发展规划,弘扬不断追求创新,超越自我的精神,使企业及品牌的发展得到源源不断动力。
1、以人为本,设计创新
邹永亮以敏锐的市场洞察力,确立了以设计创新为导向的创名牌工程。公司吸收了一批高级服装设计、研发人才,在设计理念上加入流行元素,结合时装简洁、贴身的流行特点,一改过去羽绒服臃肿、笨拙的缺点,设计出时尚、运动、休闲的“都市时尚羽绒服”,在服装面、辅料选用、工艺处理、颜色搭配、款式变化上,依据市场规律与需求,大胆创新,不断突破,并采用国际先进、科技含量高的生态抑菌技术,生产高档绿色环保精品,打造“回圆”品牌。
2、以质量求生存,向管理要效益,
公司的发展得益于内抓管理,外拓市场。邹永亮提出“质量是铁饭碗,发展是硬道理”经营理念。公司高薪聘请懂管理、善经营的管理人才,建立健全了一套完整的现代化企业管理制度和有效激励机制。在质量管理上,公司从设计、供应、生产、销售等全过程实行全方位控制,每道工序都由业务过硬的质量检测人员把关。2004年,公司一举通过ISO9001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和ISO14001国际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全面提升了企业的管理水平,确保产品质量,以适应市场高标准、高质量的要求。
3、注重企业文化塑造,强力打造品牌形象
文化就是明天的经济,品牌的竞争最终是文化的竞争。几年来,在邹永亮的倡议下,公司形成了“时刻保持技术先进,站在时尚的前沿竭诚为广大消费者服务”的企业文化。回圆人以不断进取的团队精神,精益求精技术及产品质量,在团结、和谐、拼搏、创新的企业氛围中,不断向前发展,同时也融入到每个消费者当中,与消费者产生共鸣。2005年底他又推出全新的回圆、全新的境界,提出“天下冷暖,皆系于心”的品牌口号,为企业文化注入新的内涵、新的元素。
三、回报社会,义不容辞
致富不忘回报社会,在邹永亮的倡导下,公司采取了一系列的行动,回报一直支持、培育回圆公司的社会大众。1998、1999年连续两年共青城遭受罕见的洪水袭击,许多老百姓被迫风餐露宿。邹永亮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尽管公司当时规模还比较小,流动资金十分紧张,他还是在这两年里捐献了近十万元的现金及抗洪物资,帮助受灾群众渡过灾荒;2003年底当他了解许多孤寡老人还没有准备好过冬的棉服,又通过共青团委捐赠了6万元物资,帮助孤寡老人渡过寒冬;2005年底他又带着数万元的羽绒服和慰问金亲自去看望孤寡老人和特困户给他们送去了温暖而祥和的新春;他个人还为共青城妇联春蕾计划定点扶助贫困学生4人,为共青一中白血病贫困学生捐款3000元……。
公司发展了,他想到了更多的下岗职工,公司招聘员工下岗职工优先考虑,公司现有员工一千余名员工中,85%都是下岗再就业人员。他还主动与共青开放开发区组织部联系设立民营企业党支部,从此党组织这面红旗在回圆公司生根。公司还成立了工会组织,为广大职工提供了一个温暖的活动之家……
十年创业历史,十年不断的创新;十年运作的品牌,十年不断地铸造,用邹永亮一句话来说,就是:“十年来,我天天思考的都是失败,对成功视而不见,也没有什么荣誉感、自豪感,只有危机感。‘天下冷暖,皆系于心’这才是企业兴旺的法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