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左右的东西方影坛有一个很奇特的现象,导演们不约而同将注意力集中在"同性恋"题材上.六十六届获奥斯卡最佳男主角的《费城故事》,入围六十七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李安——《喜宴》,陈凯歌——《霸王别姬》,以及那部怎么也不得人心的《蝴蝶君》,全部以男同性恋为注脚.而其中又以《霸王别姬》和《蝴蝶君》最引人注目,他们之间的命运其实早在拍摄以前已经注定:同为中国题材,同以京剧作背景,时代都涉及文革,同由两位"华人中最美丽的男子"——张国荣,尊龙反串,以及他们的角色之争.片中的结局又如此相似:怀有爱情的人光荣地死去,被爱的人继续卑微地过活.只不过电影外的结局却迥然不同:《霸王别姬》无数奖项压身,风光无限;《蝴蝶君》倍受争议,毁誉参半,随即湮没.
关于电影
《霸王别姬》看得较早,却没有先入为主的惊喜.也许顶在它头上的光环过于耀眼,对它的期望值太高,也许它近三小时的长度过于琐碎,看到三分之一时竟开始不耐烦.据陈凯歌说《霸》剧的主题是迷恋与背叛,程蝶衣,菊仙及段小楼三人之间长达几十年的迷恋和背叛,然而这些小人物的命运在影片刻意追求的时代大背景下显得那么微不足道.编导们不知出于什么目的,太想表现自己的意图,时不时地跳出来喊道:快来看,我们这部电影不是纯粹的同志剧,我们有贯穿历史,我们的题材是严肃沉重的.没错,导演的意图很好,没有将它拍成单纯的同志片,而将特定人物的性格转换融入到特定的环境中,但表现手法却又如此生硬和别扭.
程蝶衣迷恋师兄并不让人奇怪,少时的经历扭曲了他的心灵;菊仙迷恋段也不奇怪,他是名角是戏台上的霸王,讲义气有血性,是每个女人的理想;菊仙让段远离蝶衣是有道理的,她怕这个只知唱戏脑子一根筋的师弟连累丈夫;段疏远蝶衣是因为他对生存环境的迷茫,在遇到菊仙以前他是个浑小子,敢惹日本人敢打国民党士兵,不是不怕,是因为不知道后果,是菊仙点醒了他.文革中段的懦弱及不完善的人格完全暴露,他不顾一切揭发蝶衣,使得蝶衣丧失理智又去揭发菊仙的妓女身份……这三个天注定的冤家之间的暧昧关系到达极致.蝶衣的性格不确定的,段的性格更加飘忽不定,然而这世界必须有人要坚持些什么的,否则电影就不存在了.于是菊仙这个贞亮烈性的女子,最后在心如槁木中穿着红红的嫁衣自杀.她的死是有经有典可歌可泣的,相比之下蝶衣自刎舞台就逊色得多,事隔多年总有点让人莫名其妙.
中国人的世界一向是吵杂的热闹的,京剧尤其如此,戏子们学戏,生活,演出无不在一个乱轰轰的大环境里面,根本没有私人空间而言,所以蝶衣几次向段表白都是在众目睽睽之下,师兄弟们直眉瞪眼地看着,竟没有人觉得不对头.总以为电影不应该那么原搬照抄地拍.而且作为一部大制作的电影,《霸》剧竟然没做什么电影配乐简直让人匪夷所思.不管哪个场景,一律是纷杂的单调的自然背景声,没有一个什么东西让它的基调统一起来,也就是说电影的气氛没有提炼出来.张国荣虽然出彩,但在这种氛围里戏份毕竟有限,没有更大的发挥空间,他一个人是无法撑起这么一个庞大的主题的.倒是小蝶衣出场的那股气势让人一怔,乌黑的眼眸,冰雪般凛冽的神情,可惜这个气势如昙花一现.个人以为《霸》剧最好的两场戏都是跟死亡有关的,一场是小癞子不堪忍受责打上吊,一场是菊仙的死,最令人感动的则是蝶衣戒鸦片时人世不省,菊仙抱着他的场景.
虽然陈凯歌凭借此片一雪当年戞纳《孩子王》惨败之耻,显然他并没驾驭这种大制作的功底,之前他拍摄的电影都是极具个人色彩的,很压抑很沉闷,以至《孩子王》在戞纳被记者们评为"金闹钟奖",因为片子太过沉闷压抑,看的人昏昏欲睡需要闹钟来唤醒.我不知道十年后的今天,陈回头再看《霸》是何种感想,如果他仍觉得此片完美无憾,我想这个导演应该算是——废了.
如果说《霸王别姬》拍得不那么尽人意的话,那么《蝴蝶君》则更加糟糕:情节上偷工减料,随处可见对中国文化的以讹传讹,粗糙的背景以及草草收尾的结局,这中间缺乏太多的细腻处理.那个擅长制造恐怖气氛的加拿大导演显然对东方一无所知,电影前期工作准备得不够充分.
关于电影
《霸王别姬》看得较早,却没有先入为主的惊喜.也许顶在它头上的光环过于耀眼,对它的期望值太高,也许它近三小时的长度过于琐碎,看到三分之一时竟开始不耐烦.据陈凯歌说《霸》剧的主题是迷恋与背叛,程蝶衣,菊仙及段小楼三人之间长达几十年的迷恋和背叛,然而这些小人物的命运在影片刻意追求的时代大背景下显得那么微不足道.编导们不知出于什么目的,太想表现自己的意图,时不时地跳出来喊道:快来看,我们这部电影不是纯粹的同志剧,我们有贯穿历史,我们的题材是严肃沉重的.没错,导演的意图很好,没有将它拍成单纯的同志片,而将特定人物的性格转换融入到特定的环境中,但表现手法却又如此生硬和别扭.
程蝶衣迷恋师兄并不让人奇怪,少时的经历扭曲了他的心灵;菊仙迷恋段也不奇怪,他是名角是戏台上的霸王,讲义气有血性,是每个女人的理想;菊仙让段远离蝶衣是有道理的,她怕这个只知唱戏脑子一根筋的师弟连累丈夫;段疏远蝶衣是因为他对生存环境的迷茫,在遇到菊仙以前他是个浑小子,敢惹日本人敢打国民党士兵,不是不怕,是因为不知道后果,是菊仙点醒了他.文革中段的懦弱及不完善的人格完全暴露,他不顾一切揭发蝶衣,使得蝶衣丧失理智又去揭发菊仙的妓女身份……这三个天注定的冤家之间的暧昧关系到达极致.蝶衣的性格不确定的,段的性格更加飘忽不定,然而这世界必须有人要坚持些什么的,否则电影就不存在了.于是菊仙这个贞亮烈性的女子,最后在心如槁木中穿着红红的嫁衣自杀.她的死是有经有典可歌可泣的,相比之下蝶衣自刎舞台就逊色得多,事隔多年总有点让人莫名其妙.
中国人的世界一向是吵杂的热闹的,京剧尤其如此,戏子们学戏,生活,演出无不在一个乱轰轰的大环境里面,根本没有私人空间而言,所以蝶衣几次向段表白都是在众目睽睽之下,师兄弟们直眉瞪眼地看着,竟没有人觉得不对头.总以为电影不应该那么原搬照抄地拍.而且作为一部大制作的电影,《霸》剧竟然没做什么电影配乐简直让人匪夷所思.不管哪个场景,一律是纷杂的单调的自然背景声,没有一个什么东西让它的基调统一起来,也就是说电影的气氛没有提炼出来.张国荣虽然出彩,但在这种氛围里戏份毕竟有限,没有更大的发挥空间,他一个人是无法撑起这么一个庞大的主题的.倒是小蝶衣出场的那股气势让人一怔,乌黑的眼眸,冰雪般凛冽的神情,可惜这个气势如昙花一现.个人以为《霸》剧最好的两场戏都是跟死亡有关的,一场是小癞子不堪忍受责打上吊,一场是菊仙的死,最令人感动的则是蝶衣戒鸦片时人世不省,菊仙抱着他的场景.
虽然陈凯歌凭借此片一雪当年戞纳《孩子王》惨败之耻,显然他并没驾驭这种大制作的功底,之前他拍摄的电影都是极具个人色彩的,很压抑很沉闷,以至《孩子王》在戞纳被记者们评为"金闹钟奖",因为片子太过沉闷压抑,看的人昏昏欲睡需要闹钟来唤醒.我不知道十年后的今天,陈回头再看《霸》是何种感想,如果他仍觉得此片完美无憾,我想这个导演应该算是——废了.
如果说《霸王别姬》拍得不那么尽人意的话,那么《蝴蝶君》则更加糟糕:情节上偷工减料,随处可见对中国文化的以讹传讹,粗糙的背景以及草草收尾的结局,这中间缺乏太多的细腻处理.那个擅长制造恐怖气氛的加拿大导演显然对东方一无所知,电影前期工作准备得不够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