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智波d楠吧 关注:3贴子:292
  • 0回复贴,共1

变坏是从变蠢开始的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摘自《青年文摘》2015年第16刊,作者石勇
有个高二的学生,遇到一桩事。有一天,他在睡午觉,旁边有两个同学嬉笑打闹,害的他睡不着。于是,他对同学说,希望他们不要影响他休息,出去玩。同学回了他一句:“为什么是我们出去,而不是你不睡觉呢?”
他告诉我说,那一瞬间,他气得说不出话来,竟然无法反驳。
英国哲学家波普尔在讨论到自由的原则时,也讲了一个类似的例子。
假设有个钢琴家,喜欢在家弹钢琴,而不幸,他有个邻居,喜欢安静。在此背景下,波普尔问:“我们应当阻止一个钢琴家弹奏,还是应当不让他的邻居安享一个宁静的下午呢?”
当年看到这段话时,我差点喷了。当然是钢琴家不能影响到邻居的宁静了。不错,你是爽了,搞得好高大上,可是对于邻居来说,你那优美的钢琴声不过是一堆噪声。
可是我如何证明我是对的?
你应该直觉得到,高二学生的同学,是一种“流氓逻辑”,一种诡辩。我们之所以一下子不能反驳,其实是在思维上,上了一个贼当了。
这个贼当就是波普尔的那个表达:“我们应当阻止一个钢琴家弹奏,还是应当不让他的邻居安享一个宁静的下午呢?”
看到没有?波普尔叫我们选,是钢琴家弹奏的自由重要,还是邻居不被打扰的自由重要。在高二学生的语境中,是他睡觉的自由不被打扰重要,还是他的同学不被他的睡觉所约束的嬉笑打闹自由重要。于是,乱子出现了。
本来,钢琴家弹奏和邻居休息发生冲突这档子事,是有明确的判断标准的:邻居的休息逻辑在先,并没有影响到钢琴家任何东西,是钢琴家弹奏才影响到了邻居;同时,邻居的休息是一种“消极自由”,并不需要你为他做什么,只需要你不干扰即可,但钢琴家弹奏,是一种“积极自由”,却需要别人忍受他的噪音。逻辑在先的自由和属于“消极自由”的自由优先于逻辑在后的自由和“积极自由”的自由,这就是自由的原则。
但波普尔是怎么干的呢?叫我们选,相当于把谁有义务不去干扰别人的自由这样一个问题,变成了一个自由在价值上排序的问题,好像谁的自由看上去高大上,谁的自由背后人多,谁就可以干掉别人的自由。
这是一种愚蠢的思维方式。按照这种思维方式去思考,一个人、一群人,甚至某种体制,要变坏一点都不难。而变坏其实就是从变蠢开始的。


IP属地:北京来自iPad1楼2015-08-05 12:54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