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不少骂人的帖,觉得不舒服。劝君 重读《西游记》感受一下“心学”寓言。
孙悟空以及《西游记》到底向人们说明了什么?有一些对《西游记》的解读,可以让你豁然开朗,或能让你顿觉,真该重读《西游记》,好好思考一下,否则实在是对不老祖宗。
世人从来以为《西游记》是一部浪漫主义神魔小说,而且在四大名著中真是个另类,那里面是小时候我自己和无数孩子们一样最喜欢听的故事。但是《西游记》的艺术价值和深刻的内涵却一直被人们所忽视,几百年来,特别是近现代,学者们研究《西游记》,不是说它是一部讽刺封建社会的小说,塑造了孙悟空这个不畏强权,反对封建的英雄人物;就是说它是一部扬佛抑道的小说;或者认为西游记是一部主张儒释道三教合一的小说。现在看到了更多的“研究结果”,似乎各家都有道理,可我比较喜欢这样的解释:《西游记》是主张“心学”的一部寓言,更是对王阳明心学的艺术解读,孙悟空的人生轨迹也正好印证了这一点,而且书中对儒、释、道皆有较深入的涉及(心学本来就是儒释道三教合一的)。但最终取经大业还是伴随着孙“悟空”的“心学”成长与磨炼下顺利完成。
明代中叶,王阳明心学大盛,《西游记》深受其影响,并将其艺术化而指出了一条心学明心见性的心路历程。西天取经的过程,其实就是唐僧师徒与自身的“心魔”斗争历程。这一漫长而艰难的过程,在不断证实着“心生,种种魔生;心灭,种种魔灭”的道理。在这里,“心”指的是人的主观意念,所谓“魔”,乃是人的私欲邪念的象征,是人迷失了本心的结果。而孙悟空在取经途中所遇到的种种妖魔鬼怪,其实都是它“心中之魔”的外象。孙悟空一个个的除妖灭怪,象征着它在消灭自己的心中之“魔”;在把一路上的孽障铲除以后,便达到了儒家所追求的“内圣”的精神境界;也修成了佛教正果,成为了“斗战胜佛”;同时也实现了道教“炼神还虚,炼虚合道”, 超脱生死,位列仙班的目的。
我们在读《西游记》时很容易注意到,美猴王学道的地方是“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这其实就是一个“心”字。实际上这个所在就是孙悟空的心,学道就是修心。孙悟空是《西游记》的第一主角,全书自他从花果山裂石出生开始,历经学道、大闹三界、镇压于五行山下、保唐僧西天取经经受九九八十一难,最后成就“斗战胜佛”结束,比较完整地演绎了王阳明心学“正念头”,“正不正以归于正”,“去其心之不正,以全其本之正”。
其实在《西游记》为孙悟空的出生和初始悟道,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