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洛夫,就是毛子的老大哥啊那个导弹...不对混了,这只是个轻巡,我们二战的是基洛夫号轻型巡洋舰。
————————————
26型基洛夫级轻型巡洋舰在设计上以意大利最新型的第三批轻巡洋舰“莱蒙德·蒙特库特里”级为原型,该级是意大利海军最早实施大型化的轻型巡洋舰。一号舰“基洛夫”号、二号舰“伏罗希洛夫”号分别于1935年10月22日和1935年10月15日在列宁格勒的奥尔忠尼启则造船厂(波罗的海造船厂)和尼古拉耶夫的马尔季造船厂开工。
“基洛夫”级采用长首楼结构,首楼一直延伸到前烟囱末端;两根巨大的向后倾斜的椭圆形烟囱位于舰体中部,且间隔很大,中间是一部舰载机的弹射器;舰桥共有三层,且相对低矮,驾驶室位于第三层2号主炮后,其后有一根大型的“A”字形四角主桅,上置一部测距仪。这根大型主桅是区别26型与26比斯型的最重要的特征。紧随后烟囱的还有一根细小的三角后桅。
“基洛夫”级轻巡洋舰是苏联第二个五年计划的产物。随着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成功完成,新生的苏维埃国家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备的军工体系,具有了建造大型作战舰艇的能力。然而,此时苏联的造船工业仍然缺乏设计大型军舰的经验。无奈之下,1933年,苏联政府与意大利萨多船厂签订了设计合同,这型代号为26号工程的巡洋舰在意大利设计师的手中逐渐成形。意大利人在设计这级舰时,大量参考了本国建造的“莱蒙德-蒙特库科里”级轻巡的设计。在整体设计上与后者如出一辙。唯一不同的是由于不是条约缔约国,该舰装备了180mm主炮,有人借此认定该舰为重巡洋舰,但是在红海军中,“基洛夫”级仍被称为轻巡。
————————————
毛子家的船就是好看好看2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