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初秋。北京奥运会结束不久,已记不清从哪里得知的消息。那时论坛里还在讨论走行,是穿扎龙湿地还是既有线并行。在环保部门以及铁道部综合建议哈齐高速线并行平齐线滨州线。也就是说,哈齐客专已经计划建造。
2009年1月。坐在哈齐特快上,那时候的哈齐特快还是长客北亚25DT,也就是车迷说的大灰狼。透过冰冷的车窗已经看得见部分不成形的路基,零星的重载卡车一趟一趟拉着沙子。
2009年8月,特快五二幺次。两小时十八分的旅程,高铁高架桥桥墩模具已经搭好,部分区域的混凝土也已经浇筑完毕。
2010年7月。沿线桥墩已经完毕,让胡路站已经拆除,一个我曾经乘降几十次的车站从此不再办客。但是滨洲线转通让线还得在那停车。不久之后,黑龙江又一大货场——让胡路西场竣工。让西一度让我以为是黑龙江西部最大的货场,在我知道三间房货场之前。
2011年,初中毕业。不过每次运转都觉得哈齐线进展缓慢。每次抱着希望运转,然后带着失望下车……
2012年暑假南下。大庆西站开工,哈齐特快第一次降速至两小时35分。
2013~2014备战高考无南下运转。不过哈齐特快一次又一次降速,到2014.4.30之前的两小时45分。
2014年4月30日,滨洲铁路桥停用。百年沧桑的见证者,光荣的走向了历史的舞台。哈齐特快绕行王万联络线,运行时间3小时。
2014年暑期运转。大半年没坐火车的我猛然发现齐南站已经开工,暖气片的每一个片儿已经浇筑完毕了。再往东走,轨道板都铺的差不多了。这大半年是哈齐高速线有史以来进展最快的时候,让我觉得自己已经好多年没坐过火车了。之后的几次往返,齐南站在长大,轨道在延伸,接触网杆也在一根根矗立起来。
2015年寒假。第一次自己一个人在另一个城市停留半年。没错,我已经上大学了。遥望哈齐高速线开工的时候,我仅仅是个小学毕业生。
之后的小半年里,肇东站 大庆东站 哈尔滨北站 安达站 齐齐哈尔南站 泰康站相继(高速场)竣工。
2015.5.28,哈齐客专开始联调联试,大美龙江的第一条高铁开通在即。
2015.7.13,哈齐客专开始试运行。紧接着铁总官方宣布哈齐客专正式更名哈齐高铁。
2015.8.17 9:00 哈齐高铁正式开通。载着黑龙江人的高铁梦,历经7年的计划与建设,中国的高铁线再向北延伸281公里。这281公里中,有无数献身于哈齐高铁的建设者们,他们的早出晚归,汗流浃背,夜以继日,成就了白色的钢铁巨龙飞驰在松嫩平原。
哈齐高铁开通了!
感谢每一位耐心看完的朋友。以上文字为我从小学到现在每次运转的发现以及重大事件的陈述,由于时间久远,难免有记忆出错的地方,还请各位提出指正,谢谢!
2009年1月。坐在哈齐特快上,那时候的哈齐特快还是长客北亚25DT,也就是车迷说的大灰狼。透过冰冷的车窗已经看得见部分不成形的路基,零星的重载卡车一趟一趟拉着沙子。
2009年8月,特快五二幺次。两小时十八分的旅程,高铁高架桥桥墩模具已经搭好,部分区域的混凝土也已经浇筑完毕。
2010年7月。沿线桥墩已经完毕,让胡路站已经拆除,一个我曾经乘降几十次的车站从此不再办客。但是滨洲线转通让线还得在那停车。不久之后,黑龙江又一大货场——让胡路西场竣工。让西一度让我以为是黑龙江西部最大的货场,在我知道三间房货场之前。
2011年,初中毕业。不过每次运转都觉得哈齐线进展缓慢。每次抱着希望运转,然后带着失望下车……
2012年暑假南下。大庆西站开工,哈齐特快第一次降速至两小时35分。
2013~2014备战高考无南下运转。不过哈齐特快一次又一次降速,到2014.4.30之前的两小时45分。
2014年4月30日,滨洲铁路桥停用。百年沧桑的见证者,光荣的走向了历史的舞台。哈齐特快绕行王万联络线,运行时间3小时。
2014年暑期运转。大半年没坐火车的我猛然发现齐南站已经开工,暖气片的每一个片儿已经浇筑完毕了。再往东走,轨道板都铺的差不多了。这大半年是哈齐高速线有史以来进展最快的时候,让我觉得自己已经好多年没坐过火车了。之后的几次往返,齐南站在长大,轨道在延伸,接触网杆也在一根根矗立起来。
2015年寒假。第一次自己一个人在另一个城市停留半年。没错,我已经上大学了。遥望哈齐高速线开工的时候,我仅仅是个小学毕业生。
之后的小半年里,肇东站 大庆东站 哈尔滨北站 安达站 齐齐哈尔南站 泰康站相继(高速场)竣工。
2015.5.28,哈齐客专开始联调联试,大美龙江的第一条高铁开通在即。
2015.7.13,哈齐客专开始试运行。紧接着铁总官方宣布哈齐客专正式更名哈齐高铁。
2015.8.17 9:00 哈齐高铁正式开通。载着黑龙江人的高铁梦,历经7年的计划与建设,中国的高铁线再向北延伸281公里。这281公里中,有无数献身于哈齐高铁的建设者们,他们的早出晚归,汗流浃背,夜以继日,成就了白色的钢铁巨龙飞驰在松嫩平原。
哈齐高铁开通了!
感谢每一位耐心看完的朋友。以上文字为我从小学到现在每次运转的发现以及重大事件的陈述,由于时间久远,难免有记忆出错的地方,还请各位提出指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