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货源吧 关注:37贴子:44
  • 0回复贴,共1
品种全称: 青州蜜桃
  主题关键词: 果树 桃 落叶果树
  品种简介
  青州蜜桃
  品种来源:地方品种,原产山东省青州市山区。因实生繁殖,变异较大,可分为早熟蜜桃、中熟蜜桃、晚熟蜜桃、特晚熟蜜桃和青州光桃。
  果实性状:指特晚熟蜜桃中的红皮类型。果实较小,平均单果重55克。果实圆球或扁圆球形,果顶平圆,顶尖微突偏向一方,略凹于顶部;果肩阔圆,缝合线明显,梗洼深广;底色淡绿色,有大小不均的白绿色斑点,阳面有极稀小的淡紫红斑点构成红晕。果肉绿白或乳白色,近核处有极少淡紫红色放射状短线,完熟后汁液多,味甜,风味稍淡,食时有纤维感。离核,核小,种仁饱满,发芽出苗率高,为优良砧木资源。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3%~15%,品质中上。果实产地10月下旬至11月上中旬成熟,耐贮运。
  栽培习性:树势健壮,树姿较开张,幼树及初果期树生长旺盛,可多次萌发副梢。长枝较多,多双花芽,花粉多,自花结实,极丰产。栽后三年始果,五年进入盛果期,以中长果枝结果为主,骨干枝上的花束状果枝结的果个大,品质优。易感炭疽病、细菌性穿孔病、蚜虫。
  冬雪蜜桃
  冬雪蜜桃是从青州蜜桃中通过实生选育培育而成的优良变异新品种。该桃有四大独特优点。一是成熟期极晚,在本市11月上、中旬成熟。二是品质极佳,平均单果重110g,最大果重230g,可溶性固形物22%,最高可达24%以上,品质极上。三是贮藏期极长,普通室内可贮月余,恒温库内可贮至元旦、春节。四是适应性广、丰产性强。该桃抗旱、抗寒、耐瘠薄、坐果率高。定植2年见果、3年见效,4——5年丰产,亩产达2500kg以上。
地方品种,原产山东省青州市山区。因实生繁殖,变异较大,可分为早熟蜜桃、中熟蜜桃、晚熟蜜桃、特晚熟蜜桃和青州光桃。
  果实性状:指特晚熟蜜桃中的红皮类型。果实较小,平均单果重55克。果实圆球或扁圆球形,果顶平圆,顶尖微突偏向一方,略凹于顶部;果肩阔圆,缝合线明显,梗洼深广;底色淡绿色,有大小不均的白绿色斑点,阳面有极稀小的淡紫红斑点构成红晕。果肉绿白或乳白色,近核处有极少淡紫红色放射状短线,完熟后汁液多,味甜,风味稍淡,食时有纤维感。离核,核小,种仁饱满,发芽出苗率高,为优良砧木资源。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3%~15%,品质中上。果实产地10月下旬至11月上中旬成熟,耐贮运。
  栽培习性:树势健壮,树姿较开张,幼树及初果期树生长旺盛,可多次萌发副梢。长枝较多,多双花芽,花粉多,自花结实,极丰产。栽后三年始果,五年进入盛果期,以中长果枝结果为主,骨干枝上的花束状果枝结的果个大,品质优。易感炭疽病、细菌性穿孔病、蚜虫。
山东青州蜜桃是百桃中的佼佼者,它美味可口,甜脆样俊,自明清以后一直是贡品。北魏时期的著名农业科学家贾思路就是青州人,在他的《齐民要术》中,描述了当时青州一带广泛种桃的事,《青州府志》也有蜜桃的记载。青州由于种桃历史悠久,蜜桃品种多,有关桃的民俗也很丰富。古代,人们常以写桃符、制桃板、插桃枝、挂桃木印来表示吉利、辟邪、祈求万事如意。宋孟昶命学士为题桃符,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后以为春联的别名。
传说水蜜桃是齐天大圣大闹天宫时,在御花园偷吃了王母娘娘的长生不老仙桃,自己吃饱了还带回不少,途经太湖上空时,有两个仙桃从怀中掉下来,落在无锡太湖边的向阳地民后来桃核就在太湖生根、开花结果了,这就是无锡太湖水蜜桃的传说。深州蜜桃产于河北衡水地区的深县,相传西汉末年,汉室后裔刘秀因王莽篡位,慌忙南逃至深县时,人困马乏,又饥又渴,此时正好一农夫挑着一担蜜桃从此经过,刘秀说:“请行个方便吧l,,农夫拿了蜜桃赠给刘秀,刘秀把自己身上的玉牌摘下来递给老农,说:“以后可用玉牌找我,定会报恩于你。”刘秀谢过老农就连夜赶路去了。后来刘秀做了皇帝,亲自来到深县探望老农,并把他封为管深州蜜桃的官,把这些桃子封为“桃王”。青州蜜桃也有许多流传甚广的典故、传说和神话故事。如桃寿星、寿桃、蟠桃宴,还有桃核辟邪、桃筐拴孩、用桃梗雕刻木偶等,至今,在青州西南的山区仍以雕刻桃核作为装饰品,以彩线系于手腕,为婴儿庆满月、贺百岁儿、祝生日,不少农民在祭奠、婚礼、寿诞仪式上,都摆放鲜桃或设桃形馒头、寿星背桃、娃娃拥桃、桃形荷包等艺术作品。桃在青州民间年画中广泛使用,写桃、画桃也成为青州文坛、画坛盛事之一。
青州水蜜桃与肥城佛桃同为山东名产,均为历代贡品,解放后青州蜜桃与肥城桃同为人民大会堂常用水果之一,受到国内外贵宾的青睐。青州在胶济线上,交通方便。这里名胜古迹甚多,有范公亭(范仲淹曾在青州做官)、冯玉祥碑、李清照纪念馆以及青州博物馆。最近,经历史学家、古人类学家、考古学家在国家一级文物保护区的驼山发现2500米的人工山体佛像以来,又发现春秋战国古墓群,出土佛石像雕工精美,栩栩如生,是近30年来中国考古的重大收获。青州巨佛与乐山大佛的发现对研究古今中国佛教史具有重要意义。


1楼2015-08-21 20:01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