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公历8月23日(农历七月初十)18时37分,我们居住的北半球进入处暑。处暑标志着暑期结束。下一个节气是白露。
处暑之后,人的皮肤毛孔进一步收缩,排汗减少,体内津液代谢,由皮肤汗道逐渐地侧重于尿道。在这转换之际,如果脾虚、脾湿,则会出现小腿浮肿,甚者身肿、脸肿。所以,这一段调脾尤为重要。脾失常的征候有许多,有一简单的验证办法:只要腹部不适,吞咽有些恶心,唇色淡而不亮,立刻吃坤茶3克,有缓解迹象便可判定为脾气不足。脾胃为后天之本。脾不司职,脏腑、肌肉、骨髓、脑髓皆会失常,如置之不理、迁延罔顾,可转为心衰、肾衰、肺衰等重症。“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一些重症是长期脾胃失常引起的。中医“补土派”的思路由此而生。他们根据“脾主肉”的道理,健脾而强壮脏腑、肌肉、筋脉、脑髓、骨髓,从而在根本上强健人之身心,是“纲举目张”之智。所以,抓住时机健脾是智者所为,处暑后脾胃养生是重点。时令养生之魂在於时令,逆时则为愚痴也。如乙未秋分至小雪两个月燥气横行,时令养生的主旋律是润燥,那时温补毫厘即是毒。
处暑至秋分一个月时间,主气是太阴湿土,客气是少阳相火,在泉之气是太阳寒水,年运是金气不足。湿、热、寒、风四种因素潜伏於这一个月中。这些因素与外界乃至人心的处境同气相求。例如:近水则湿,其中华南地区湿热,北方地区湿凉。又如:心急之时内外通热,沮丧之时心里寒凉。时空中存在四种因素,它们即会因环境变化、天气变化乃至心情变化,与人身心同气相求。因此,探究时令与环境乃至人心的关系,是时令养生之根本。各班长应定期组织养生学员讨论,使学员有交流,有思考,有分享,在互动中学习中医时令养生。
大道养生堂刘承恩中医师於乙未年处暑
处暑之后,人的皮肤毛孔进一步收缩,排汗减少,体内津液代谢,由皮肤汗道逐渐地侧重于尿道。在这转换之际,如果脾虚、脾湿,则会出现小腿浮肿,甚者身肿、脸肿。所以,这一段调脾尤为重要。脾失常的征候有许多,有一简单的验证办法:只要腹部不适,吞咽有些恶心,唇色淡而不亮,立刻吃坤茶3克,有缓解迹象便可判定为脾气不足。脾胃为后天之本。脾不司职,脏腑、肌肉、骨髓、脑髓皆会失常,如置之不理、迁延罔顾,可转为心衰、肾衰、肺衰等重症。“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一些重症是长期脾胃失常引起的。中医“补土派”的思路由此而生。他们根据“脾主肉”的道理,健脾而强壮脏腑、肌肉、筋脉、脑髓、骨髓,从而在根本上强健人之身心,是“纲举目张”之智。所以,抓住时机健脾是智者所为,处暑后脾胃养生是重点。时令养生之魂在於时令,逆时则为愚痴也。如乙未秋分至小雪两个月燥气横行,时令养生的主旋律是润燥,那时温补毫厘即是毒。
处暑至秋分一个月时间,主气是太阴湿土,客气是少阳相火,在泉之气是太阳寒水,年运是金气不足。湿、热、寒、风四种因素潜伏於这一个月中。这些因素与外界乃至人心的处境同气相求。例如:近水则湿,其中华南地区湿热,北方地区湿凉。又如:心急之时内外通热,沮丧之时心里寒凉。时空中存在四种因素,它们即会因环境变化、天气变化乃至心情变化,与人身心同气相求。因此,探究时令与环境乃至人心的关系,是时令养生之根本。各班长应定期组织养生学员讨论,使学员有交流,有思考,有分享,在互动中学习中医时令养生。
大道养生堂刘承恩中医师於乙未年处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