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鹤小筑吧 关注:21贴子:366
  • 25回复贴,共1

鉴赏第一轮(8.28-8.30)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自己给自己开一个楼,以后鉴赏完毕后,自己开一楼放进去,然后在这里放一份。
你们自己的楼就一楼就好,以后弄的东西就放进去,我的这楼每轮我都会重新开。
鉴赏联:题黄鹤楼
第一轮就来个简单的,你们自己去找黄鹤楼的联吧。
@魔法大圆


1楼2015-08-27 14:07回复
    IP属地:上海2楼2015-08-29 15:02
    收起回复
      一枝笔挺起江汉间,到最上层放开肚皮,直吞将八百里洞庭,九百里云梦;
      千年事幻在沧桑里,是真才子自有眼界,那管他去早了黄鹤,来迟了青莲。
      此为清朝陈宝裕的对联。
      上联以极其夸张的拟人手法,道出了黄鹤楼的地理位置和此楼的雄伟气势。
      下联以景寄情,带有明显的劝勉意味。希望当代年轻人有超越古人的胆魄和气势,管你是乘黄鹤离开的仙人还是后登楼作诗的李白,你们都已经埋没在千年的沧桑里。
      白衣孤鸿在讲成联技法时说到,其开头便以极矫健之笔势烘云托月般点出黄鹤楼所在的地形与楼的雄伟气势,直如泰山压顶,力道千钧。


      IP属地:上海3楼2015-08-29 15:04
      收起回复
        记当年银汉同游,落梅有句
        叹今夕白云初度,玉笛无声
        清·孙嘉猷
        选这幅联就是看着简单。上比一个记字入手到下比叹字拉回现在,时间上与两字后面的当年、今夕相对应。
        在整副对联中,最精致的部分是上下比的第二分句,“落梅有句”,“玉笛无声”。这两句话皆是出自李白的《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中的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在李白的诗中,很好的表达了他的一种哀愁,悲伤,而对联的作者将这两句诗引用到自己的对联中,恰到好处的表达了自己的心情,同样的也是愁思不断,感叹物是人非。
        整体来说,此联对仗工整,虽然无一字体现出黄鹤楼的高大上但是情感细腻。以情感入黄鹤楼,读起来毫不费力
        也许题一个地方,不需要你去说明那个地方的各种特色,只要你是真情实感,同样的能激发读者对那个地方的无限想象。假若一处所没有情感的沉淀怎么会有欣赏的价值。
        题家圃
        稀拉几株桃花,并池水春夏
        繁华多次细雨,缩江南方圆


        IP属地:江苏4楼2015-08-29 22:31
        收起回复
          上联:心远天地宽,把酒凭栏,听玉笛梅花,此时落否?
          下联:我辞江汉去,推窗寄概,问仙人黄鹤,何日归来?
          上联起笔“心远天地宽”,将人带入一种极其辽阔的意境中,好像真的在黄鹤楼上随作者一起登高远眺,把酒凭栏。下句的“玉笛梅花”化用了李白《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一诗中的“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勾起读者丝丝缕缕的怅然。接着一句发问,“此时落否”,却又并不期待答案,只是将人引入遐想。
          下联以逍遥之姿态呼应上联辽阔的意境。“仙人黄鹤”引自《太平寰宇记》“蜀费文袆登仙,尝驾黄鹤憩此”。以神话典故对名诗佳句,对仗工整。“何日归来”明问仙人实问自己,既体现了他的怅然不舍,又表达了对黄鹤楼的喜爱之情,两个问句均不以寻求答案为目的,只是通过发问表达心境,妙不可言。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5-08-30 21:53
          收起回复
            黄鹤楼 李联芳
            数千年胜迹,旷世传来,看凤凰孤屿,鹦鹉芳洲,黄鹄渔矶,晴川杰阁。好个春花秋月,只落得剩水残山。极目古今愁,是何时崔颢题诗,青莲搁笔;
            一万里江山,几人淘尽?望汉口夕阳,洞庭远涨,潇湘夜雨,云梦朝霞,许多酒兴风情,尽留下苍烟晚照。放怀天地窄,都付与笛声缥缈,鹤影蹁跹。
            开篇点明其历史地位及其地理位置。思绪纵横古今,历史沧桑的感慨油然而生,上比结句又不禁让人想起当年李白欲题诗忽看到崔颢题诗而搁笔之故。
            下比写景,且借用诗句典故较多。如“潇湘夜雨”、“黄鹤楼中吹玉笛”写景抒怀。其”放怀天地”则引出许多感慨。
            联中排比、自对,结构更显紧密。
            -.-
            (ಥ_ಥ)还要写联呐


            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5-08-31 21:31
            收起回复
              仿写,登钟鼓楼有感:
              胜迹溯明清,恍听得暮鼓晨钟,几番兴盛尽于史;
              苍山结姓字,老去看斜阳芳草,别样风光只待闲。
              俺宣布此次仿写失败


              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5-08-31 23:48
              收起回复
                楚尾吴头,一片青山入座
                淮南江北,半潭秋水烹茶
                “楚尾吴头”与“淮南江北”均是在描述此时作者所处的地理方位。“楚尾吴头”出自宋·朱熹《铅山立春》诗:“雪拥山腰洞口,春回楚尾吴头。”古楚地下游,吴地上游,如首尾相衔接,故称“楚尾吴头”。而在《崇川竹枝词》中专写扶海洲的词中出现了“淮南江北”一词。“淮南江北海西头,中有一泓扶海洲。扶海洲边是侬住,越讴不善善吴讴。”顾名思义,这是位在淮河之南,长江之北。
                本联对仗工整,作者的逍遥闲适由“青山入座”“秋水烹茶”八个字展示的淋漓尽致。邀请对面那片青山做我的茶友,共同品这盏由半潭秋水烹制的清茶,品茶赏景,何等自在。这里并没有一个人饮茶的孤寂,反而是写出了一派自在的感觉,不流于俗,展示出来作者的大家风范。
                沸水银针,尘世一口古意
                素瓷绿雪,浮生半盏清闲


                IP属地:北京10楼2015-09-01 20:06
                收起回复
                  楚尾吴头,一片青山入座;
                  淮南江北,半潭秋水烹茶。
                  茶之韵,在于淡雅闲适。郑板桥此联更是深得此味,短短二十字就将勾勒的极其自然。陆羽是湖北人,所以楚尾吴头自然是有这类的意思,淮南江北这里不甚了解,写茶而得茶之味,是为上品。
                  仿写:
                  轻烟引云鹤,幽阁宴林泉。


                  11楼2015-09-05 13:29
                  回复
                    世道浑浊,唯此处春风,证结义三拜
                    情根深沈,只何来笔墨,题崔户一诗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5-09-10 07:3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