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月前的大坑 当初 @FN狂热爱好者 爽快地接下了任务 然后就落到作为打杂的小弟本人头上
也罢 本着慢功细活的态度 去进行测试
本次测试 围绕射程与精度两个硬性指标(射速与棍棍无关)进行
射程方面 并没有采用实射射程测距作为测试指标 考虑到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操作和人为(抖动 仰角)造成的误差、外界因素造成的数值浮动 决定采用谐物常用的初速测试作为参考指标 30发一组
精度方面 尝试性地用弹头沾印泥 往纸上射击 进行散布测试 距离初定6米 4开规格素描纸(与去除头和手臂的人体上身面积相当)12发一组 并通过抵肩 支架(25 35cm)方式 尽可能稳定射击 通过绿外瞄准器固定枪口指向 减少人为误差
弹种测试方面 由于测试量庞大 测不同弹种 工作量又要在这个量上番数倍 基本上就是无底洞了 所以个人想法是 先采用比较具普遍性的保护伞1.0作为测试弹种进行详尽测试 至于其余弹种 往后也会有所补充
最后 本次测试仅一家之言 仅作为一种参考 测试结果影响因素众多只能尽量控制 欢迎大家交流和指教


射程方面 并没有采用实射射程测距作为测试指标 考虑到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操作和人为(抖动 仰角)造成的误差、外界因素造成的数值浮动 决定采用谐物常用的初速测试作为参考指标 30发一组
精度方面 尝试性地用弹头沾印泥 往纸上射击 进行散布测试 距离初定6米 4开规格素描纸(与去除头和手臂的人体上身面积相当)12发一组 并通过抵肩 支架(25 35cm)方式 尽可能稳定射击 通过绿外瞄准器固定枪口指向 减少人为误差
弹种测试方面 由于测试量庞大 测不同弹种 工作量又要在这个量上番数倍 基本上就是无底洞了 所以个人想法是 先采用比较具普遍性的保护伞1.0作为测试弹种进行详尽测试 至于其余弹种 往后也会有所补充
最后 本次测试仅一家之言 仅作为一种参考 测试结果影响因素众多只能尽量控制 欢迎大家交流和指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