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antom吧 关注:12,071贴子:206,184

回复:有些事情,只能自己回忆。有些话语,只能说给自己听。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那说说生活吧。
最主要的无非是我思来想去,做的一个最终决定,国庆跟6年的女朋友正式分手了。
谁也不耽误谁,就这样各自安好吧。
你顾虑那么多就慢慢顾虑吧,趁你现在还年轻,还能找到更好的,这个应该也不用担心吧,你妈肯定会给你介绍最好的。
离开长沙,其实就意味着我已经彻底放弃了这一切,你留在长沙也是因为你自己的顾虑和取舍,对你来说重要的和不重要的,对我来说已经没有任何意义。
现在,我只想再经历更多,积累更多,除了事业,其他都不会在影响我。
关于影评和轻社交的创业想法会继续完善,不管结果如何,这是我在上海最终的目的,失败我也要为自己而活。
而人世间的情感纠葛,也就那么回事。
而这段感情,这6年,我也用尽我的方式去争取和改变了,既然自己都再也受不了,陪她耗着也没意义,过不了我的底限,就坚持做自己吧。
反正早就做好了意外死亡和孤独终老的准备,人的一生,最惨的不就这两种结局。


IP属地:江西112楼2017-12-21 10:39
收起回复
    哦,对了。
    我喜欢上一个网友,认识了4年,聊的不多,共同的爱好是海贼王。
    在我觉得自己可能喜欢她时,却得知她的前任是“她”。
    我还能怎么办?
    人生啊,就是这么造化弄人。


    IP属地:江西113楼2017-12-21 10:43
    收起回复
      贴下今年的日记,每年一篇,记录在空间里。
      看完五月天演唱会后有感。


      IP属地:江西114楼2017-12-22 10:12
      回复


        IP属地:江西116楼2017-12-22 14:22
        收起回复
          今年最大的收获就是看了很多场球赛。
          抢了一个月才抢到3月22日的国足踢棒子的门票,那天是我阳历生日,那天国足赢了,能现场见证这么重要的一场比赛,这26年没白活了。
          8月31日在武汉踢乌兹别克斯坦也去现场看了,虽然赢了,但也提前无缘2018年世界杯了。
          虽然国足还是出局,但从40强赛以最后一名进入12强赛已经是奇迹了,2022年希望国足能出现在卡塔尔,到时就算花费大部分积蓄也要去看。所以明年辞职后赶紧回老家把护照先办了......
          中间还看了上海上港的几场亚冠和上半赛程的主场比赛,第一次看的是亚冠小组赛踢浦和红钻,3月15日,在看国足之前提前感受了下现场氛围,在场馆外听到球迷会的助威声就快哭了,进球场后就泪崩,从02年开始接触的足球,热爱至今,一直没去现场看过比赛,第一次真的难免会激动到不能控制自己,之后在长沙肯定就崩不住了。
          看了上港的比赛后才开始关注中超,联赛上半场的上港主场也都去看了,后来发现上港的胡尔克太独,这已经不是我所认知的靠团队的足球了,所以就在赢了国安后差点转粉的情况下,果断放弃了。
          国家队除了中国男足,就只有德国了,作为一个资深德吹,明年熬夜守护我德每一场比赛。


          IP属地:江西117楼2017-12-26 09:41
          收起回复
            除了球赛,还看了一些演唱会。
            从09年到长沙读大学开始,就一直希望能看一场五月天的演唱会,当时生活费800一个月,放假还要去找当时的女朋友,交通住宿等差不多没有积蓄。
            大学的专业没兴趣,等着混毕业,找不了同类的兼职。
            性格内向,被动,不知道去哪找兼职。(经历过大一被打的经历后,更加不与陌生人交流了,这件事除了当时的同学,和我身边的几个人外,从来没有被我提及,有空还是说出来吧)
            所以,理所当然的我错过了当时五月天的演唱会。
            直到16年5月离开长沙前,也没能完成在长沙看五月天演唱会的遗憾,而当我到上海后,五月天就在长沙开唱了。
            人这一生,总会有些遗憾是注定的,才会让你再弥补的时候倍加珍惜。
            第一次看的现场是8月8日的阿里88超级会员演唱会,迪玛希开场,汪峰收尾。
            林宥嘉和莫文蔚唱的还比较有感觉,《成全》和《忽然之间》。
            汪峰高音上不去现场破音。
            最后的抽奖当然没有抽到。
            这种大杂烩的群星演唱会估计也就这样吧,可惜我不追星。
            第二次看的是徐佳莹的演唱会,之前一直犹豫要不要去,毕竟还是想把第一次留给五月天,最后因为当时还没分手的女朋友说的一句话,果断就买了票去看了,9月30号,国庆前。
            因为之前积攒的矛盾,和一些化解不了的疙瘩,我早已放弃结婚的念头,但还是想做点力所能及的事,就是自己存钱,存到够付她家人的订婚订金后,再依照她们的习俗来。
            因为我无论如何都不想再增加家里的负担,哪怕是一点,哪怕是在我爸妈眼里都不是负担的负担,我不想再亏欠他们任何,这是我这辈子一直坚守的原则和底限。但我也不想因为订婚的事情就这样算了,所以我只能靠自己。
            当我跟她说徐佳莹是我听哭过的为数不多的歌手之一,我在犹豫要不要去看徐佳莹演唱会时,她却说啊,你不要我了吗。
            虽然是一句玩笑话,虽然是她的性格会说出来的话,可是我这性子就会多想,所以我买了票,决定国庆跟她正式分手。
            我可以改变自己,我可以放弃个性,我甚至可以跟父母翻脸,只要这件事是我自己真正想做的。
            但我受不了我委屈自己的付出,却在她的潜意识里已经变成了理所当然。
            我为什么要存钱跟她订婚,我为什么要改变订婚的看法,我为什么要跟她一直在一起了,我问了自己很多为什么,我找不出合适的回答。
            主观的说,从国庆的那次饭局之后,从我决定离开长沙那一瞬间,我没有任何理由还不分手。
            客观的说,唯一的理由就是时间了吧。
            是啊,6年,很多人,包括我自己,也都会觉得很长吧,在一起这么久不容易吧,分了会很可惜吧。
            可是问问自己,在能想象到的生活面前,这是我想要的吗,这是我坚持的吗,我,还是我吗?
            注定是个浪子,还奢望什么安稳。
            于是就到了现在,可惜徐佳莹的演唱会没听哭,可能还是没有太多故事。
            直到10月5号五月天的演唱会,我才真的醒悟,我要做回真正的自己,做所有自己想做的事,不管结果,我不想再留下任何遗憾。
            所以我约了前任是“她”的那个网友,没有期待任何结果,只是不想辜负自己这份淡淡的感觉。
            当然,结果就是没有结果。
            虽然这个网友外表不是我喜欢的类型,但还是比较喜欢目前跟她相处的感觉,我在寻找一种像朋友一样很淡的爱情,互相不依赖,有共同的爱好,没话题的时候不打扰对方,有心事说一堆,然后各自忘掉。
            也许这就是所谓的灵魂伴侣吧,我知道这种感情不会有结果,也不是适合生活过日子的,但我不想失去这份经历,只想在还活着的时候,尽力去体验人生。
            之后看了周杰伦的演唱会,很多人都说周董是他们的青春,我以为我也是,可惜听完全场都没太多感觉,可能这不是我的青春,可能我的青春只给了那一个人。
            还去了mao livehouse听了嘻哈,看了CCG和chinajoy,看了话剧,听了音乐会。
            要不是来了大城市,我真的不知道人生还能这么多姿多彩,生活还有这么多有趣的地方。
            人生不止苟且,除了诗和远方,还有球赛和演唱会。


            IP属地:江西118楼2017-12-27 17:39
            收起回复
              这件事也不知该从哪说起,对于感情倒是看的比较淡了,随便说说都无所谓。
              可这件事,导致我改变性格的导火索,还是无法在办公室去回忆。
              就像当时了解心理学后,第一次回忆小学五年级画那幅漫画一样,莫名的会为自己感动可悲。
              有些事情,回忆起来,可能比爱情还要承重的多。
              也许在外人看来,那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可蝴蝶效应的影响,会一直衍伸下去。


              IP属地:江西119楼2017-12-28 16:22
              回复
                对了。
                在写今年的日志前,本来还写了上万字的文章,回忆了还能想起的那些记忆。
                最小幼儿园开始,直到敲下那些字的那一刻。
                其实生活并没有那么黑暗和悲催,可不知为何,那些简单的,理所当然的事情,在此刻回忆起来,却是那么悲凉。
                可能我潜意识还是个悲观的人,能记住的都是那些不开心的往事。
                所以我不知道有多羡慕,那些在朋友圈里天天发自拍,晒各种美好生活事迹的人,就算他们并没有社交工具里那么美好。
                而我只想隐藏自己,直到被人遗忘。


                IP属地:江西120楼2017-12-28 16:31
                回复
                  2017年12月31日
                  第一次参加跨年派对,一个小型的即兴喜剧剧场,参加的大概70多人。
                  即兴的喜剧还不错,后面比较搞笑。
                  脱口秀主持人三弟很厉害。
                  20点开始,即兴表演。
                  21点30在楼下的场地做活动,第一部分是跳舞,第二部分是即兴课程教学,第三部分是无意义大赛。
                  参加人员可以选择报名参加,我当然一个都没参加,只是作为一个旁观者。
                  自助的有一些甜品和零食,气泡酒和果汁。
                  22点30下半场,脱口秀和表演。
                  23点30写信,明年这个时候会寄给参加者。
                  主持人念了去年一个人写的内容,当事人今年也来了。
                  一些人上台说了自己的愿望和想说的话。
                  除了平时来看过节目的,和在这里学即兴表演的,那些第一次来的人也都很放松的融入了当中。
                  虽然流程一般,节目还行,但第一次跨年,第一次看着一群陌生人跨年,还是有点意思。
                  又一次感叹,当初应该直接上海的,这3年错过了太多。
                  同时也能感受到大城市里的人,他们压力有多大。
                  因为身处这个环境,周围都是比自己优秀、努力的人,你也会逼着自己去努力变优秀。
                  每个人都有各种各样属于自己的压力,他们特别需要这种能让自己放下工作,放下烦恼和压力的活动。
                  我不知道有多羡慕他们,羡慕他们能这样玩成一团。
                  我没有他们那么大的压力,只是现在的我,怎样都不可能在陌生人面前释放自己。
                  在大一发生的那件事之前,我一定会特别喜欢这种活动,我也一定会跟他们一样,那样放松、开心的笑吧。


                  IP属地:江西121楼2018-01-05 11:45
                  回复
                    小时候,小学3年级搬家前。
                    那时候住的地方有个小院子,有很多玩伴,还有那个从小玩到大的发小。
                    小学3年级搬家了,困在被围墙和铁门包围的家里。
                    玩伴只有一只狗,在5年级家里装修时奔向了自由。
                    初一还是初二,又搬回了那个有小院子的家。
                    当时的玩伴都搬走了,只剩我一个人。新来的家庭,他们的孩子才5、6岁。
                    大二时,老家发大水,因为政府施工,房子被水淹了,于是又搬了家,买了我爸妹妹的一套抵工程款的房子,办不了房产证的房子。
                    巧合的是,元宵节后我回学校没几天,家里就被淹,遗憾错过了一个难得的经历。
                    3年级之前,大家一起玩,跟着发小打街机,小霸王,上网。
                    3年级之后,有个长的帅、唱歌好听、性格搞怪的同学,他人缘很好,感觉朋友很多,不管跟谁都能闲聊几句。
                    那时我是个胖子长的丑,不会唱歌,所以只能模仿他的性格。
                    我开始学着他一样搞怪,学着他一样跟任何人都自来熟,学着他一样好像朋友很多。
                    那时还小,不懂别人异样的眼光代表着什么。
                    就像现在这个现实的社会一样,同样的事情,外表好看的人做和丑陋的人做,结果是完全不一样的。
                    时间久了,模仿已经变成了习惯,习惯已经变成了当时的我,以为我就是那样的性格。
                    也因为这样,每天都有事做,每天都有人能说话。
                    但也因为这样,所有人都是一样的,除了自己主动的几句闲聊,再无其他。
                    可能自己意识到这个问题,所以想找个真正的朋友。
                    物色了班上的同学后,发现有一个同学的爸爸跟我爸爸认识,街上还碰见过几次。
                    那时我误以为我爸爸跟他爸爸很熟,我以为我也能跟他做好朋友。
                    初中每天零花钱2元,公交5毛,来回1块,还剩1块。
                    中饭钱2块,刚好能在食堂买一顿饭。
                    青春期除了青春痘和叛逆,也更爱玩,所以初中3年,几乎没有吃过一顿正儿八经的午饭,为了把那2块钱省下来去上网,偶尔买个一块钱的圆筒冰淇淋,一块钱一包的芝麻槟榔,5毛钱两根的软白。
                    那时依旧是那种性格,中午就到处蹭饭吃。同学吃的面包,我撕一小块;同学吃的方便面,我来一小口;同学自己带的饭,我去夹点菜。
                    基本上能吃个半饱,加上每天踢球,3年烙下的胃病,直到现在,但同时也瘦了下来。
                    上帝是多么公平。
                    相比同学,我的零花钱实在难以启齿。但就算这样,我还是经常给跟我爸认识的那个同学出车费。
                    放学走在他前面,一上车就阔绰的投进一块大洋,对着司机师傅自豪的喊一句“两个人”,顺便指了下跟其他同学说笑的那个“朋友”,再转头告诉他“我帮你买票了”,即使他没理我。
                    给他出过几次车费后,一直等待着中华传统美德的激活——礼尚往来。
                    可他一直没有,我有点急不可耐,开始催他“什么时候你也帮我出一次车费”。
                    直到我说“我都给你出过这么多次车费,什么时候你也帮我出一次车费”,他不耐烦的甩了5毛钱给我。
                    捡起那5毛钱,我才知道,真正的朋友并没有那么容易拥有。
                    之后还是一如既往,只是不再对任何一个人多一点遐想。
                    君子之交淡如水,每个人都是过客,每个人都只需要点到即止。


                    IP属地:江西122楼2018-01-05 12:20
                    收起回复
                      6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23楼2018-01-17 15:45
                      回复
                        那年的情书,你还找的到吗
                        也许早就丢掉了吧
                        就像我丢失了当时的自己
                        再也找不到


                        IP属地:江西124楼2018-01-29 14:50
                        回复
                          啥时候能像你们一样优秀。能有看事物的理解和想法,还有思路清晰的语言组织好的把自己的过往写出来


                          来自Android客户端125楼2018-06-20 15:24
                          收起回复
                            某些时候,不靠一些精神上的支撑,走不下去


                            来自Android客户端126楼2018-06-23 16:13
                            回复
                              如当初计划的一样,3月底离职了,大部分我决定的事情还是能说到做到的,除了个别小事情。
                              提前一个多月跟领导提出了离职,理所当然的也是想挽留我,可我理由很充分,因为我有自己可以去尝试创业的2个想法。
                              就算领导从一开始就想培养我当中层管理,差不多就是个小主管吧。
                              刚来上海时急于扎根稳定,所以找工作比较仓库和盲目,只要有面试就去,不管多远。
                              第一家公司就能碰到真正赏识我的领导,也算是我最大的幸运了吧。
                              特别是最近这2个月面试受到的各种冷嘲热讽,对比出了上个领导是真的伯乐。
                              其中大部分嫌弃我的都是乙方公司,毕竟我这非科班的设计水平,又没手绘能力,是不适合他们的。
                              不过同样的简历作品,同样的自我介绍,面对不同的人,得到的反馈也都不同。
                              有人提醒我不要放几年前的作品,有人建议我做成PPT或者PDF格式,有人甚至很欣赏我的性格和想法。
                              同时也有人说我做的东西很土,有人很嫌弃我水平这么低,有人委婉的赶我走。
                              面试是我比较喜欢的,能跟不同陌生人接触的方式,像我这种不善交际,独来独往的人,很喜欢通过这种方式去见识这个世界。
                              原来还有这么多形形色色有意思的人,不管他是友好还是不友好,都让我看到了不同的灵魂。
                              不过同样的东西,同样的措辞,却换来这么截然不同的反馈。
                              除了不合适外,也更能说明不同层次的人看待事物的角度不一样吧。
                              有些人只会从直观的作品去评判,有些会从人的性格去分析。
                              跟其中有个广告公关的老板聊时,说了下我自己的想法,包括创业的项目。
                              他就说他在浦东投了很多孵化期的项目,基本都没成功。
                              虽然表面上没什么,但心底里强烈的想跟他说。
                              你可以记住我的名字,以后我会让你知道我。
                              不知何时开始,我居然能潜意识的这么自信,也许是这些东西我确实是思考了很久吧,也许是我脸皮也变厚了。
                              不过打工是不可能一辈子打工的,怎样也不会打一辈子工的,我又不图什么权力和财富,我只希望自己在有限的人生里尽力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当然,尽力吧。


                              IP属地:江西127楼2018-06-29 15:42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