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岁月共荣吧 关注:3贴子:987
  • 2回复贴,共1
费德里科·费里尼(Federico Fellini,1920年1月20日-1993年10月31日),意大利著名电影导演、 演员及作家。1920年出生于意大利里米尼市,后来在意大利电影导演罗伯特·罗西里尼的帮助下,开始参与电影制作。
费里尼与英格玛·伯格曼、安德烈·塔可夫斯基并称为世界现代艺术电影的“圣三位一体”,有着60年代以来欧洲艺术电影难以逾越的成就高峰,被认为是20世纪影响最广泛的导演之一。他更以强烈的“费里尼风格”,引导着战后意大利的精神进程。
费里尼一生曾赢得四次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两次威尼斯银狮奖和七座大卫奖。《甜蜜的生活》获得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1963年,自传式电影《八部半》诞生,该片多次入选各地影评人评选的影史十佳。
1993年,费里尼被授予奥斯卡终生成就奖,同年10月31日病逝。意大利为其举行国葬,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门铸造了费里尼勋章。他的电影影响了许多同时代和后来的电影导演,包括大卫·林奇、库布里克、大卫·柯南伯格、马丁·斯科西斯、伍迪·艾伦、蒂姆·伯顿与库斯图里卡等。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5-09-30 17:29回复
    费德里科·费里尼,1920年1月20日出生于意大利北方里米尼海港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小时候的费里尼就对马戏团及小丑情有独衷,还因为此在7岁到12岁之间偷偷溜出去流浪了几天。这个小时候的向往最终贯穿了费里尼一生的电影,无论是他早期的扬名立万之作《大路》,还是他大众普及率最高的《八部半》,马戏团那盯盯当当的音乐总是或强或弱。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5-09-30 17:32
    回复
      即使后来他的语汇倾向于矫饰,但费利尼从来没有放弃过与大众沟通的信念,至于他有计划的反智作风也从不梢减:费利尼的知识分子总是绝望的,在所有例子中,比较好的是在《八部半》中的上吊自尽,当情况失控,像《甜蜜生活》那样,则先把孩子杀掉以后举枪自戕。费利尼多次被归入巴洛克主义,是因为他不断强化摄影影像,想把漫画转为视觉。不过他脑中始终有一个像起跑点那样精准的表现法,哟找到最具沟通和表达能力的形式。——卡尔维诺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5-09-30 17:3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