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注释:
⑨幺鲁达yaoluda:鄂温克语音译,意为“白鼻梁”。
⑩鄂温克:鄂温克是民族自称,意为“住在大山林中的人们”。中国境内的鄂温克人分为三部分:定居在海拉尔河两岸、从事农牧业生产的被称为索伦;游牧于陈巴尔虎旗的被称为通古斯;在森林中放养驯鹿的这部分人叫雅库特。据史料记载,雅库特人最早生活在外贝加尔湖沿岸和勒拿河流域,上世纪中叶为躲避战争,迁到额尔古纳河右岸的大兴安岭地区。1973年,在满归成立了敖鲁古雅鄂温克民族乡。 2003年8月,敖鲁古雅鄂温克民族乡的猎民离开森林,迁入内蒙古自治区根河市的永久定居点,但少数猎民至今仍然在山上的营地放养驯鹿,保持着驯鹿鄂温克固有的生活方式。
⑾角个角鸪:jiaogejiaogu,鄂温克语音译,夜鹰Caprimulgus indicus(Indian Jungle Nightjar),即普通夜鹰,隶属于夜鹰目夜鹰科。体长26-28厘米,体重85-110克。分布于中国、尼泊尔、印度、斯里兰卡、缅甸、日本、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等地。栖息于山地、平原、森林灌木丛中。以天牛、蛾、甲虫等昆虫为食。在黄昏和夜晚活动,鸣叫声酷似以小铁锤短促快速击打铁砧的叮叮声。
⑿萨满:是鄂温克人对神职人员、巫师的称谓,在鄂温克语中有知晓、通晓之意。萨满教是鄂温克族古老的宗教信仰,萨满即人与神之间的联络者。
⒀松鸡Tetrao urogallus(Western Capercaillie):指普通松鸡,隶属于鸡形目雉科。体长57-94厘米,体重1.35-5千克。分布于欧洲、亚洲北部、中间、蒙古西北部和中国新绿北部等地。栖息于山地针叶林中。关于行走,少飞行。以植物的嫩枝、嫩芽、果实和种子等为食,也吃昆虫等。
⒁狍子Capreolus capreolus(Roe deer):隶属于偶蹄目鹿科。体长95-140厘米,尾长2-4厘米,体重30-40千克。全身体毛为棕色或棕黄色。臀部有白色臀盘。雄兽头上有小角,分三叉,角干多结节。分布于欧洲、俄罗斯、亚洲中部、蒙古、中国和朝鲜等地。栖息于森林、灌丛和草地等环境中。早晨和黄昏活动。单独或结小群。以树叶、青草、地衣等为食。
⒂马鹿Cervus elaphus(Red deer):隶属于偶蹄目鹿科。体长160-250厘米,尾长12-15厘米,体重为150-250千克。夏毛较短,为赤褐色,背面色深,腹部较浅;冬毛厚密,毛色灰棕。雄兽有角,分为6叉,个别可达9-10叉。分布于欧洲南部和中部、北美洲、非洲北部、俄罗斯东部、蒙古、朝鲜、尼泊尔和中国东北、华北、西北和西南地区。栖息于针阔混交林、溪谷沿岸林地、高山灌丛草甸等环境中。白天活动。单独或呈小群。性情机警,奔跳迅速。以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为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