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宴吧 关注:500贴子:16,655
  • 2回复贴,共1
翠玉拿着手里漂亮的红灯笼,若有所思。
她嫁到荣家已经有半年了。半年前,自己的爹爹拿着一张小照片给自己看。翠玉知道这是爹爹相中的女婿,翠玉看着照片上英俊的男子,不觉心神荡漾,什么话都没说,只是低着头,微微一笑,脸上泛着红晕。爹爹知道,女儿同意了。
翠玉要嫁的,是镇上数一数二的大户人家的三少爷。三少爷叫做荣铭礼,是镇上有名的美男子,也是个大才子,许多的达官贵人争相要他的字画。荣家是做灯笼的,是镇上有名的望族。荣家的灯笼素来以做工精巧,样式别致著称,镇上几乎所有的大户人家都喜欢用荣家的灯笼办喜事。
荣家的大少爷死得很早,幸好,二少爷铭玉很懂事,把家里面的生意打理得井井有条。三少爷呢 ,不喜欢做生意,只喜欢读书。
翠玉家里并不富有,爹爹是个老实的手艺人,给荣家编了几十年的灯笼。要说翠玉的爹爹,可是镇上拔尖的手艺人,荣家也很欣赏他。如果要是放在过去的话,荣家这样的家庭,选少奶奶是一定要在大户人家的小姐当中选择的。可是现在是民国了,不像过去那样那么讲究门当户对。铭礼的母亲看上了翠玉,觉得翠玉是个好姑娘,出落得水灵,人也勤快能干,心灵手巧,没有那些大小姐的坏脾气,更不像那些小姐那样娇气。再加上是自己从小看着长大的,所以也就给自己的儿子挑了这样一个媳妇。
到了出嫁那天,翠玉的心情很复杂。爹爹只有自己这样一个女儿,她娘死的早,是爹爹独自一人把她养大的。她担心自己嫁人后,爹爹会孤单,没人照顾。爹爹说:“没事,我一个人能够照顾自己。爹爹把你养这么大,就是盼着你能够嫁个好人家。你能够被荣家选中做三少奶奶,爹爹很开心。到了荣家,要懂规矩,不要记挂爹。要个三少爷好好相处,要孝顺公婆。争取啊,早点给丈夫生个大胖小子。这样,你这辈子就不用愁了。”
“爹,翠玉,舍不得你。我走了之后,你要好好照顾自己,我有机会就回来看你。你缺什么就告诉我。别委屈自己啊。”翠玉含着眼泪说。
外面迎亲的人已经在催了,翠玉便上了花轿。


1楼2015-10-10 21:45回复
    离开村庄之后,书恒内心觉得十分害怕,他担心那些人不肯放过村长和他的儿子。如果村长和他儿子因为自己被那些人杀了的话,那么他的良心会一辈子过不去的。
    那些人跟着书恒的儿子在竹林里面转了大半天,当然什么也找不到。那些人急了,其中一个吼道:“你小子又在耍我们是不是?这里面什么都没有。”
    “各位,这个竹林这么大,找个人哪里这么容易,我们还没有找完呢。”
    “好,我告诉你,要是找不到的话,我们就毙了你,我们说得出做得到。”
    村长儿子带着那些人在竹林里面绕着绕着,那片竹林看起来很大,似乎永远也走不到边。其实,这片竹林是出了名的迷失竹林,也就是那种进去了就很难出来的竹林。村长的儿子对这片林子很熟悉,他是可以轻易出去的。他现在正带着那些人在竹林里绕圈子,等到那些人已经被彻底绕糊涂之后,村长儿子就加快脚步了,那些人紧跟慢跟,但是村长儿子一转眼就看不到人了。他们在竹林里面到处找,一个人也看不到。他们无论怎么走,都走不出这个超级迷宫。
    村长儿子找到父亲,得知书恒已经离开村子,很开心。
    “那些人现在恐怕还在那片林子里面出不来吧。哈哈,我估计,过段时间,那些人就会开始为了生存只想残杀,最后全部死在里面。活该!”
    “想不到那个年轻人还是个敢于得罪权贵的人。我听那些进过城的人说过,城里面的有钱人就知道欺负穷人。这下子也算是出了一口气了。”村长开心地说道。
    半夜,村长儿子听到敲门声,他穿衣起床打开门一看,书恒正站在门外。
    “还好,你们没事,我就放心了。”书恒松了一口气。
    “你真是不怕死,居然还敢回来找我们。”
    “我担心你们啊,万一你们死在那些人手里怎么办。我越想心里面越不安,就回来了。”
    “那些人现在估计还在我们村出了名的迷失竹林里面打转呢。你放心,那个竹林除了我这样天生方向感极好的人之外,没有人出得去。他们一定会死在里面的。”
    “真的吗?你真聪明,要是他们能够死在里面就好了。”
    “你快进来吧,外面冷。”
    书恒虽然觉得难以启齿,但是第二天还是把自己怎么和那些人扯上关系的来龙去脉告诉了村长和他儿子。
    “简直是太过分了,世上哪有这样的人啊!简直是不得好死。”村长听后,义愤填膺,拍拍大腿站起来说道。”
    “既然那些人已经出不来了,这里对你来说就很安全了。你就继续住下去。对了,你有没有兴趣学木匠活啊,我可以教你。我觉得你要是做木匠活一定比干农活强。”
    “好啊。你要是愿意叫我的话我一定好好学。”书恒笑着说。
    书恒再一次写了一封信,信中详细写到了村长一家人怎么帮自己脱困的事情。静萍看到书恒的信,心里面别提多开心了。这样一来,她就可以放心去杭州找书恒了。她现在一刻也等不及了,她恨不得飞到杭州去。
    虽然荣家二老不太愿意静萍离开,但是拗不过静萍,再加上他们知道静萍已经是书恒的人了,就只好让女儿走了。
    这天,书恒正在院子里面向村长儿子讨教木匠手艺。就在这时,他听见了静萍激动,颤抖的一声呼唤,“书恒!”
    书恒转过头,看到静萍,她显得有些狼狈,看起来,她为了找到这里来费了不少周折,毕竟这里实在是很偏僻。
    书恒立刻冲上去,紧紧抱静萍,激动得眼眶里淌出热泪。他曾经一度觉得自己再也不可能见到静萍了,想不到今天还可以和她相拥。他内心的喜悦已经无法用言语形容了。村长儿子看到两个人这样子,立刻转过头去。
    静萍决定和书恒就在这个地方住下来。但是,这样一来,村长家就没办法住了。这段时间,书恒其实一直是和村长儿子挤一张床睡。现在静萍来了,书恒自然要和静萍住在一起。
    村长想了想,还是给两个人盖一间小木屋吧。村长儿子反正是做木匠的,盖一间木屋不成问题,书恒这段时间也学了点东西,可以打一下下手。书恒十分感激村长一家,静萍原本是要给钱的,但是村长坚决不收。
    房子没有盖好之前,静萍只能暂时住在村长隔壁家里,和那家的女儿挤一挤。
    过了两个月,房子就盖好了,里面所需的家具也都打好了。房子不大,家具也不精致,但是这一切对于书恒来说已经很足够了。书恒现在内心充满了感激。他庆幸自己当初决定逃跑。


    18楼2015-10-29 16:19
    回复
      裕德这段时间身体很不舒服,大夫说是得了风寒不碍事,但是翠玉还是很担心,她衣不解带地照顾儿子。
      但是裕德的病一直都没什么好转,不仅仅没好转,而且还越发严重了,一天到晚都在咳嗽,发烧。翠玉看到儿子烧得厉害,心里特别伤心,她抱着儿子直掉眼泪。铭礼看到翠玉这个样子,十分心疼。
      “翠玉,你不要太难过了。谁家的孩子不生病啊,我们儿子一定不会有事情的。大夫不是说只是风寒吗?”
      “好几天了,烧一直不退,咳嗽也越来越厉害了。我能不担心吗?他是我们的长子,是我心头的肉,他要是有什么三长两短,我也活不成了。”翠玉哭着说。
      “好好好,我再去找别的大夫啊。”
      铭礼又找了一个大夫。那个大夫给裕德号脉,也看过之前那个大夫开的方子过后,说:“小少爷的病情十分严重,之前所用的药虽然名贵,但是都不是对症下药。小少爷的病现在已经不能耽搁了。中药来得慢,恐怕。”
      “你说什么?那我的儿子岂不是?”翠玉听到大夫的话,差点昏过去。
      “大夫,你一定要救救我儿子。花多少钱无所谓。”铭礼着急地说。
      “少爷的病用药是没办法了。依我看,找几个法师来做做法恐怕有效果。”
      “你胡说八道些什么。那些都是迷信。”
      “儿子,说不定找法师来有用。鬼神之说‘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啊。”荣太太说。
      “娘,没用的,花钱就罢了,关键是耽搁时间啊。”
      “说不定西医有用。西医来得快。”
      “你这不是废话吗?镇上没有西医。去省城要好几天呢。”荣老爷吼道。
      “怎么办啊。难道我儿子没救了吗?”翠玉哭得很大声。
      “别哭,翠玉,我一定想办法救儿子。”
      铭礼找了好几个大夫,都说现在药石恐怕难以治愈小少爷的病了。
      就在这时,镇上来了一个从上海医学院毕业的大学生,他是主动要求到这种小镇上来行医的,他就是专门学西医的。
      他刚刚来到镇上,就听说荣家的小少爷得了急症,急需大夫。
      荣家的住址很好打听,那个大夫很快就找到了荣府。
      他对看门的家丁说了身份之后,那个人连忙把他迎了进去。荣家上下听说来了一个西医,高兴坏了。
      那个大夫看了一下裕德的病之后,对他们说:“这个孩子得的是急性肺炎,之前因为庸医乱用药耽搁了。现在需要马上到我的诊所,我要给他打几针。”
      “什么,你要打我儿子?”翠玉听到一个“打”字,吓坏了。
      “不是,这个,哎呀,我一时半会儿也跟你们说不清楚。你们快点把孩子送到我那里吧,否则就来不及了。”
      铭礼把孩子一路背到了诊所。因为大夫说了,坐黄包车实在是太颠簸了,孩子受不了的。
      到了诊所之后,那位大夫很快就给裕德打了一针。打完针之后,他说:“这个孩子现在不能回去。他需要留在我这里观察,我还有很多后续的治疗也需要在这里完成。你们放心,我绝对会把他治好的。而且一定留下病根。”
      “这个,恐怕我要回去和家里人商量一下。”铭礼说。
      “请你相信我,我是个负责人的大夫。我知道,你们对西医并不了解。但是我必须告诉你们,西医比中医疗效快,而且,治疗这种急性病,西医的效果要好得多。”
      “不是不相信你,只是,这个孩子从来没有在别人那里过过夜。所以。”
      “那好吧,你一定要跟家里人好好说。什么时候你儿子的病好了,我就把他带回来。”
      一开始,翠玉和荣家二老都是不愿意的,但是后来经过铭礼耐心的劝说,他们还是选择了相信那个大夫。
      一个星期之后,那个大夫果然把一个已经康复了的,红光满面的裕德带回了荣府。荣府的人对他感激不尽。
      “大夫,你真是在世华佗,我谢谢你的大恩大德了。”翠玉几乎就要跪下来了。
      “不用谢,这是我的工作,是我分内的事情。”
      “这里是诊金。”铭礼拿出一大包钱来。
      “这,这实在是太多了。我不能要这么多钱。”
      “你一定要收下,这个孩子对我很重要。要不是你,他就活不成了。和我儿子的命相比,这些钱完全算不了什么。”铭礼诚挚地说道。
      “好吧。你既然这样说,我就收下。”
      “对了,大夫,你一定要留在我们这里吃饭。我们全家人都要好好感谢你啊。”翠玉说。
      “那好吧。说实话,这段时间,为了照顾这个孩子,我还真没怎么好好吃饭呢。”
      “那真是太感谢你了。”翠玉说。
      在席间,那个大夫作了简单的自我介绍,他叫作齐旭东,是上海人,父亲是个老中医,但是他却选择了学习西医。
      荣家二老以前从来不相信西医这一套,但是现在看到自己的孙子被一个西医大夫治好了,才知道西医的神奇。
      镇上的人原本对西医也不了解。但是荣家小少爷被一个西医大夫治好的事情很快就传遍了大街小巷,这下子,齐大夫在镇上就出了名了,许多人都愿意找他看病。他要的钱也不多,遇到穷苦的人家,还免费赠医施药。


      20楼2015-10-30 16:3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