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吧 关注:111,121贴子:190,629

浅谈对《内经》的理解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浅谈对《内经》的理解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5-10-12 21:11回复
    所谓《灵枢》者,九卷也!《素问》之遗文也!著于《素问》同期也!此鉴!


    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5-10-13 01:16
    回复
      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


      7楼2015-10-13 10:06
      回复
        我粗略的统计过:
        宋林亿新校正唐王冰《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本,计81630文;
        南宋史崧校正本《灵枢经》,计65388文;
        合162篇共147018字。
        这样的鸿篇巨著,即使在现在来说,都不是一个简单的编写工程,更何况在那个竹简修刻的年代,简直是不可想象的。有一点可以肯定,我们现在看到的《黄帝内经》绝对不是《汉书·艺文志》中提到的那本。那么,《黄帝内经》是一本什么样的书呢?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5-10-13 10:36
        收起回复
          别复制粘贴了,赶紧拿出点干货给我瞧瞧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5-10-13 17:25
          收起回复
            有空怎么不去申请吧主 百度认为我的名字有问题不通过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5-10-13 20:36
            收起回复
              《黄帝内经》是医经之首,这在医学圈(中医界)里是毋庸置疑的。
              但是《内经》涵盖的思想,或者说她记录的很多资料,是涉及到上至天文,下及地理,中通人事的各个相当广泛的方面的。在中国的很多传统方术流派以及修炼门派的典籍中,都有收录和提到这部书,但是,他们并没有像医学者那样把这部书当做至尊经典来看,而是作为一种佐证、参考,或者基础相关知识的内容来看待的。
              仔细研读《内经》的每一个篇章,她就像一部中医学的百科全书,基本上涉及到华夏医学的有关人体生理、病机、诊断、治疗的所有内容,她都有收录记载。因此,至少汉以后的历代成名医家,没有不研读《内经》而获得学术升华的。《内经》知识体系,是中医学术的奠基,所有狭义的中医学新理论(汉医),都需要拿来和《内经》理论做比对,只有服从于《内经》思想的学说才能够得到学术界的广泛认可,得到流传。
              从某种角度上说来,《内经》学术就是中医基础理论的王道。这个结论,请注意是结论,是无数的历史客观事实做决定的,是历代医家心悦诚服地接受的,并非现代意义上的“自戴高帽”。中华文明曾经领先世界1000年,在唐宋时期,至明,中亚、西亚、南亚和高丽、倭国的政府每年都有派往中国的各行各业的留学生,其中医学专业的学习的就是汉医,汉医的基础知识来源于《内经》,所以说,《黄帝内经》在中医学术中的地位是至尊的。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5-10-14 06:34
              回复
                干货呢?我们等着呢。
                我觉得黄帝内经由于是收集了当时的诸多医学理论编写的,所以系统条理性是个问题,有不少前后对不上的地方,但是里面的精辟之论那是数不清啊。像伤寒论就没有这方面的毛病,条理清晰,前后相应。


                IP属地:海南12楼2015-10-14 23:03
                收起回复
                  鉴于吧友fanglitr的询问,我想在这里啰嗦几句,限于篇幅,写在此楼,事先声明不是针对个人啊,只对事儿,但也不妨对号入座:
                  1)学院的学生们不要把伤寒教研室和内经教研室的竞争带到学术上来,人家之间是抢饭碗,你们是跟风吃P;
                  2)同样医经派和经方派之别,是别在治病上的诊疗思路上,这和看书是两码事儿;
                  3)《伤寒卒病论》和《内经》不是一个量级上的著作,毫无可比性可言;搞伤寒的也好,搞金匮的也好,哪怕是搞温病的,临床的经验要上升到理论层面,还是得要应经旨才行;
                  4)先圣没有读过《伤寒卒病论》,他只是写了这本书,他读的是《素问》、《九卷》等,那些号称经方派的吹牛别呲的太过火喽;人家没书能成事儿,你们仗着这本书也就能对着温病和时方的BB两下而已;
                  5)中医十三科,除前四科以外,其余其它哪一科都不是经方派的用武之地,所以没事的时候大家还是多把尾巴在裤裆里面夹好吧。
                  我这里完全没有小觑伤寒学派的意思,我同学都成经方大师了,都开始造福一方了,你说我能损他们吗?经方用的不好,都嫌弃自己笨蛋;《内经》看不懂,却说没条理,不是没条理,是没天理吧!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5-10-15 14:35
                  收起回复
                    虽然我们中医内部把《内经》捧的呜嚷呜嚷的,但是同样是有看不惯的学者把它损的吧唧吧唧的。
                    很多西方学者、西医同行、现代知识分子,这些有思想的人群,对于《内经》在中医界的学术地位和中医人对《内经》的推崇,感到不可思议:中医学,现今的中医学仍然拿着2000年以前的理论知识作为经典来研究、演习、推论、应用,这对于现代科学理论的发展规律来看,是不可思议的!
                    虽然我们业界内部(主流啊,当然也有非主流的离经叛道)把在这个现象当做荣耀来看,业外不理解的认人士自然而然地把这种现象归结为,中医学术思想的固步自封,中医人的愚昧落后,最终的结论就是中医学术的不可救药。
                    那么《内经》究竟是字字珠玑的医经精华呢,还是已经早已过时的“故纸堆”呢,她有如何的魅力令历代中医人孜孜不倦的追求,又为何在近代遭到部分国人学者的唾弃?且容我慢慢道来……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5-10-15 21:28
                    收起回复
                      在谈《内经》之前,再说点题外话,也当是做做铺垫吧。在早些年,我们国家启动了一个“断代工程”,主要是考察夏商周时期的文化,通过考古学家的鉴别,夏朝的开始大约定于公元前2000多年以前,于是我们的历史名副其实的可以成为上下五千年了。中华文明,是世界四大古文明之一,也是现存的唯一一个仍然在延续的远古代文明。比如,我们使用的汉字,是目前世界上正在流行使用的唯一一种以表形为主的文字。汉字的起源于甲骨文——一种古老的象形文字,换句话说,当我们在阅读、使用汉字的时候,某种古老的信息仍然在字里行间荡漾着,只是很多时候我们没有注意而已。而在夏之前,比如说我们东亚大陆板块上的原始人类的活动时间则更加久远,最新的同位素半衰期测定,将北京猿人的活动时间又提前了几十万年。可想而知,我们一脉相承的中华文化,从最最古老的智人流传到现在,是经历了一个多么悠久漫长的时空!这是目前世界上现存的任何一个主流文明都不具备的先天条件。在这漫长的数十万年中,古老的智人们都在干什么?可想而知,主要是一件事——那就是在原始的洪荒世界中幸存下来!对,幸存下来。在古老的黄河流域,一支比较庞大的人群逐渐的稳定地繁衍着,他们是我们的祖先,他们孕育了华夏文明。在华夏文明漫长的萌芽过程中,涌现出了很多“有名”的氏族,比如说女娲氏、伏羲氏、神农氏、少典氏、有熊氏……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15-10-16 09:32
                      收起回复
                        每一个“有名”的氏族,都对中华文明的繁衍,起到了奠基的作用,这个奠基,就是中华文明的根。换句话说,我们现在的中国人为什么对人生、对生活、对劳作等等带有某些特征性的思维,是由我们祖先的文化基础所决定的,这就是我们中华文明的根。我们现在例数一下,比如说:女娲造人、女娲补天、伏羲演易、神农尝百草、黄帝……呵呵,黄帝这个氏族似乎什么都特别能干,样样在行。不过最最有名的是黄帝战蚩尤,用现在的话说,就是黄帝氏族在掌控了高科技手段后与周边的邻居进行了武力“谈判”,谈判的结果就是奠定了黄帝氏族在以黄河流域为主的广袤的版图上的数千年的居住权和拥有权。以上的这些传说,在千古的流传中被赋予了神话般的加工,能够在那些曼妙的神话情节之中探寻到故事中的现实含义的人们,会惊讶在那个我们现在认为的茹毛饮血的原始社会,我们的祖先创造出了多么骄人的成就,即使用我们现在的眼光来看,也仍是那么的明晰明智!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15-10-16 09:37
                        收起回复
                          直播啊!顶楼主!


                          来自Android客户端18楼2015-10-16 10:07
                          回复
                            不论是现在,还是过去,无论在中国,抑或海外,只要有人群的地方,人们都会面临同一个永恒不变的话题——那就是人的生老病死。
                            生和死
                            是一刹那之间的事情,但是宗教和哲学都赋予了他们无上的地位——我们从哪里来,我们要到哪里去?这个话题,是任何技术手段都不能完美解答的,只有宗教和哲学在一如既往地探索着。这个问题的答案如果有朝一日解决了,那么我们也就不再是人了!
                            老和病
                            则是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家族,一个族群,在长期生存状态中不可避免的经历。人类,只能超脱老和病,但绝对不会超脱生和死,尽管无数人(上自帝王将相,下至黎明百姓)都对后者进行重复重复有重复的尝试,结果却只有一个。
                            那么,对于老和病,是我们人力能够克服的,或者说有能力与之对抗的。研究人体的衰老、疾病的工作,是每一个历史时期每一个氏族,或者国家的基本课题之一。每一个氏族和国家都会组建成立专门的机构和人群来负责这个项目的研究和应用,这种分工的出现,就是医学的萌芽!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9楼2015-10-17 17:37
                            收起回复
                              我们看到一个种子的萌芽,才会意识到一个生命的诞生。其实不然,或许我们或多或少的不经意间,忽略了一个种子在萌芽前的积累期。
                              系统的华夏医学,根据文献的记载可以追溯到周代,而且在那个时期就已经有了基本的分科了。我们认为,在周代的医学文献就是相当的古老的啦,事实上没有人看到周代的医学文献,我们现在能看到的最早的也就是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一些帛书。我们说《内经》(终于回到这个话题上来了,实属不易啊!汗)大约成书于2000多年以前,似乎表明了中华医学走过了2000多年的风雨坎坷路。
                              但是在这之前呢?华夏医学在《内经》成书之前的基奠时期呢,有多长呢?我只能说,我们华夏文明的断代工程有多长,那么中华医学的基奠时期只会比这个长一点点:几十万年,一百万年?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20楼2015-10-18 18:0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