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诩吧 关注:34,928贴子:486,051
  • 4回复贴,共1

兵马俑的歪髻是哪里的风俗?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楼2015-10-15 12:08回复
    秦俑歪髻与楚苗先民习俗
      俑坑中绝大多数的武士俑,头顶上都盘着一种世人十分罕见的、十分不解的“发髻”。这种“发髻”一点也不像号称秦始皇陵陪葬坑出土的跽坐俑和直立俑,后者的“发髻”都盘在头顶正中的脑后部位,与秦俑坑里那一些将“发髻”高高盘在头顶左侧或者右侧的形象,没有一丝一毫的共同之处。凭着“发髻”位置不同这一特点,作为一种充分、确凿的理由,就可以将秦俑坑与秦始皇陵的关系,进行令人信服的时代切割。秦俑这种偏于一侧的“发髻”,与历代汉人的装束形象是大相径庭的,说明它与汉民族在风俗习惯上,存在着一条难以消磨的“大鸿沟”。 


    2楼2015-10-15 12:08
    回复

      在中国的服饰史上,作为一种民间习俗,对于头部形象的各种装束,历来都是给予高度重视的,就以秦人的衣冠服色而言,从来都是崇尚俭朴、反对奢华的。在《荀子·强国》中,有“应侯问孙卿,入秦何见?孙卿曰:其固塞险,形势执便,山林川谷美,天材之利多,是形胜也;入境观其风俗,其百姓朴,其声乐不流污,其服不挑”的记载。应侯是秦昭王的宰相,孙卿是战国时期的政治家荀子,“其服不挑”,是指在应侯治理下的秦国,秦昭王时期是看不到奇装异服的。秦俑头顶一侧,梳起一个歪髻,是一种最典型的奇装,它只能出现在应侯主政之前的秦国。
        歪髻的形象,在一些地区,是和丑角、滑稽人物联系在一起的。在我国西南省份,有的面具艺人,会将古代先人捏成“头梳歪髻、斜眉扯眼、歪嘴咧牙、五官失调”的样子。在贵州榕江地区发现,在一些石雕之上,除雕有“骑马战将、古塔祠庙、白鹤长蛇、麟凤狮龙”之外,还刻有“歪髻、长裙、赤足”的内容。不能说,凡是梳着“歪髻”的人群,本身真的就属于“丑类”,但它至少能反映出他们与汉人之间,确实存在某些风俗习惯上的重大差异。不管怎么说,“歪髻”这种奇特式样的头饰,在几千年来整个“汉文化”的发展演变史上,几乎是找不到任何一点痕迹的。


      3楼2015-10-15 12:09
      回复
        经过一番努力探索,人们在这个重大问题上,终于有了很大的突破,并且取得了初步的成绩。首先,在《皇清职贡图》一书上,就有“土人结髻于右,汉种结髻于中”的明确记载,正是这一正式的、权威性的史料,完全割断、排除了“歪髻”和汉民族之间,可能存在着的各种联系。土人,是指生活在边远地区的一部分被称之为“土著”的少数民族。也就是说,头顶偏于一侧的“歪髻”的真正源头,应该是汉民族之外的“土人”或者与“土人”有血统关系的人群。换一句话说,如果要找秦俑“歪髻”的根,就要从“土人”或者与“土人”有血统关系的人群中去找。


        4楼2015-10-15 12:09
        回复
          对于在秦俑坑里面,为什么会出现大量的不是汉人“正髻”,而是土人“歪髻”的问题,秦俑馆众多的考古学家,自始至终没有公开地去接触过、思考过,更没有对它进行过系统、周密的论证工作,因而这仍然是一个有待解开的学术之“谜”。有了“土人”的大方向,那就只好到少数民族地区,去寻获有关“歪髻”的线索了。不久,人们就从《贵州通志·卷七》中,找到了镇远等地的苗民中,有梳“偏髻”的记载,在吴家萃的《苗族服饰》一书中,看到贵州的“歪梳苗”人,就有各种“歪髻”的文字和图形资料,看来“歪髻”的发源地,就是在这里了!
            1984年7月出版的《楚文化考古大事记》一书中,出现了“湖北江陵马厂一号楚墓中,发现墓主人古尸梳有偏髻”的材料。材料中交代:“荆州地区博物馆,在江陵马山公社砖瓦厂取土时,发现一座土坑竖穴楚墓(即江陵马山1号墓),该墓由于墓坑挖在天然的白膏泥层中,所以棺椁和随葬器物都保存得比较好。该墓的墓主人为女性,年龄在40~50岁,身高约1.60米,出土时皮包骨架,头发乌黑,梳有偏髻,仰身直肢葬,手脚用锦带捆缚。”这里的“偏髻”和“歪髻”意思是相同的。在湖南罗子国芈姓楚人的墓葬中,也发现梳有“偏髻”的陶俑头像。楚人存在“歪髻、偏髻”的实物,在荆楚大地之上,终于又被人们发现了。
            在吴文英的《风流子》中,还有“堕妆偏髻,露浓如酒,微醉敧红,自别楚娇天正远,倾国见吴宫”这样的句子。它告诉我们:偏髻梳妆,胜若美酒,远自楚天,近出吴宫。1974年河南省三门峡市上村岭,出土了一个梳着偏髻、束冠、身着长袍、腰系宽带的跽坐俑。在山西省长治市,出土了一件陶舞俑,男子独舞,周围有8人伴奏,此舞俑头顶左上方,梳着一个“偏髻”。在陕西省铜川市枣庙秦墓中出土的泥俑,头上也梳着“偏髻”。所有这些“土人”特有的“歪髻、偏髻”,在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内,由苗人推向楚人,由楚人推向楚地,由楚地推向四方。


          5楼2015-10-15 12:0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