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如何来培养自己的信仰?最关键的是首先要把自己原来对世间、对人生、对世界、对佛法、对佛教的认知全部放掉。什么原因呢?世间上所有一切的书籍、知识、经验,告诉我们的都是有限的存在,都是染污的,都是生死轮回之因,都是世间动乱纷争之因。所以说我们在世间上所接触到的、自己所拥有的心理上的那些概念,完全都是错误的。而佛法僧三宝的概念,本身是清净的、无染的、尽虚空遍法界的,所谓“心包太虚,量周沙界”,凡夫不能用染污心去理解清净法。反过来说,我们如果没有把世间上这些杂乱的东西舍弃掉,正法的内涵就接受不进来。因为我们一直被这些有形相、有局限的东西障碍住,这就很难去理解、去接触清净、无为的佛法。
第一,我们常常讲的“善”和“恶”,都是从世间法立场上来谈的,而真正从无相无为的概念上看,事物的本质是超越善和恶的,是没有善恶形相、没有善恶概念的。也就是说,善和恶的概念,只是在世俗谛范围内,在世间法里面有。
那么,什么叫善恶呢?佛法谈到善的行为和起因,跟世间上所谈的善的行为和起因是有所区别的,佛法里面所谈到善的本身就是要止恶,也就是说不能造恶业,不能去做这些有过失,有损于人,有害于世间的行为。反过来说,如果我们不去造作这些恶业,善心善缘善行才能够慢慢培养起来、积聚起来。通常人忽略了这一部分,他会说,我去做一点好事,拜拜佛,念几卷经,或者向庙里捐几个钱就行了,但实际上却还默默无闻地在造恶业,恶业的力量是很大的,佛法怎么有办法入心呢?所以,佛教里面特别注重忏悔法门,忏悔就是忏除前衍,不再做恶,不断悔过,发心不二过。只有把造恶业的心停掉了,才有办法去行善,也就是说,要行善,就必须止恶。要止恶的话,你必须首先要培养起对三宝,对佛法的真实信心,否则,遏制不了自己无边的恶业。在世间上,佛法认为是恶的,而不少人又恰恰认为是善的。比如损人利己、弱肉强食、以强凌弱等等的很多行为,根据佛法来讲,都是不好的,在世间上面却都是被允许存在的,被认为是合理的,但佛法认为是不对的,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也就是说从我们思想上面的认识是很局限的。
第二,从我们整个生命的历程来看,我们整个生命也是非常有限的。人活一百年,也不过三万六千五百天,何况还不一定可以活一百年,也就是说顶多活三万天左右,可以看出我们整个生命的历程非常有限。但是我们不能停留在这样一个非常短促、局限的人生意义上,不然佛法就学不进去。也就是说局限在眼前的境界、现前的利益和快乐,这些都是无常的,都不是佛法的本质,更不要说我们还常常都是停留在物质层面上的利益和快乐,那更是靠不住的。
我觉得只有把这两个问题想通了,对佛法的信仰才能够真正培养起来,这一点很重要,否则学佛都是很虚的。
第一,我们常常讲的“善”和“恶”,都是从世间法立场上来谈的,而真正从无相无为的概念上看,事物的本质是超越善和恶的,是没有善恶形相、没有善恶概念的。也就是说,善和恶的概念,只是在世俗谛范围内,在世间法里面有。
那么,什么叫善恶呢?佛法谈到善的行为和起因,跟世间上所谈的善的行为和起因是有所区别的,佛法里面所谈到善的本身就是要止恶,也就是说不能造恶业,不能去做这些有过失,有损于人,有害于世间的行为。反过来说,如果我们不去造作这些恶业,善心善缘善行才能够慢慢培养起来、积聚起来。通常人忽略了这一部分,他会说,我去做一点好事,拜拜佛,念几卷经,或者向庙里捐几个钱就行了,但实际上却还默默无闻地在造恶业,恶业的力量是很大的,佛法怎么有办法入心呢?所以,佛教里面特别注重忏悔法门,忏悔就是忏除前衍,不再做恶,不断悔过,发心不二过。只有把造恶业的心停掉了,才有办法去行善,也就是说,要行善,就必须止恶。要止恶的话,你必须首先要培养起对三宝,对佛法的真实信心,否则,遏制不了自己无边的恶业。在世间上,佛法认为是恶的,而不少人又恰恰认为是善的。比如损人利己、弱肉强食、以强凌弱等等的很多行为,根据佛法来讲,都是不好的,在世间上面却都是被允许存在的,被认为是合理的,但佛法认为是不对的,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也就是说从我们思想上面的认识是很局限的。
第二,从我们整个生命的历程来看,我们整个生命也是非常有限的。人活一百年,也不过三万六千五百天,何况还不一定可以活一百年,也就是说顶多活三万天左右,可以看出我们整个生命的历程非常有限。但是我们不能停留在这样一个非常短促、局限的人生意义上,不然佛法就学不进去。也就是说局限在眼前的境界、现前的利益和快乐,这些都是无常的,都不是佛法的本质,更不要说我们还常常都是停留在物质层面上的利益和快乐,那更是靠不住的。
我觉得只有把这两个问题想通了,对佛法的信仰才能够真正培养起来,这一点很重要,否则学佛都是很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