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掌乐院到监察院是禧嫔真心帮助的,也是同伊身份最为关键的一次转变。
第二次是张禧嫔想必肃宗交出同伊对质,肃宗顺水推舟封同伊为承恩尚宫;
第三次是禧嫔娘娘为了查清同伊的底细,建议封同伊为后宫,结果被同伊和天寿利用利用,顺利上位;
第四次禧嫔盗取类抄,掉进同伊的挖的深坑,一败涂地,被废黜。
后面还没有看,反正感觉同伊挺走运的,禧嫔总是弄巧成拙,成功的一次就是废黜仁显那次吧,那是因为同伊在后宫斗争中太幼稚所致,后来的禧嫔一步步走进了自己设计的深渊,越来越被动,估计后来他儿子会成为他的权斗工具,不会有好日子过。
张禧嫔倒霉就倒在她深信的哥哥和母亲身上,本质并不坏。可惜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