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吧 关注:25,012贴子:299,512
  • 7回复贴,共1

枕戈:我为什么推崇曾国藩为新儒家第一位圣人?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 枕戈
   一
   第一次听闻桐溪寺,是在十年前拜访曾国藩墓的时候。那时这个所谓的寺庙已经毁坏无余,仅剩几株古树作为标记,让人们知道这里曾经还有过一座寺庙。
   但“桐溪寺”这个名字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一般古寺的名字或具有佛教的神秘,或包含禅宗的玄机,而这个名字却太富有诗意,呈现出朝气蓬勃而幽雅空灵的意境,以至于我认为这是目前我听到的最富有诗意的古寺名。
   记得小时我在上学路上,春雨阵阵过后,油桐花漫山遍野地开放,突然迸发出洁白而耀眼的光芒,其势堪比雨后春笋之迅猛。片片雪白的花瓣飘落下来,积满了道路,我穿行其间,如过仙境,如痴如醉。这种意境一直深深印在我脑海中。
   后来又读李商隐的诗歌“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大概也是这种味道。这种朴素的油桐树,能开出如此令人惊讶的芬芳花朵,映照万里河山,关键是众树排列出来的阵势,以及幽深的山路延伸出来的悠长意境。
   早上,我约好红网尹胜兄、湖南地图出版社董羲里兄去拜访桐溪寺。我在楼下一边给南瓜藤浇水,一边诗兴大发,又想起李商隐的诗“桐花万里丹山路”,顺便就想了一句下联“溪水长流曲径幽”。
   下午从桐溪寺回来后,我把这两句发微信群里给朋友们看,朋友说对仗不工整,我就再改为:桐花万里归山路,溪水千年通幽径。
   而微信友杨跃新认为,嵌名联中没有体现曾文正公的信息内涵,于是他改为:桐花万里归山路,溪水千年出世声。不失为一创意。
   我后来再想想,回到“桐溪寺”的主题,改为:桐花万里归山路,溪水千年通古寺。这样就把“桐”、“溪”、“寺”三字都包含进去了。平仄是否对应,对仗工整与否,见笑于大方了。只求一种诗意,一种雅兴罢了。
  


1楼2015-10-25 00:51回复
    并加快了建设的步伐。如此漫长过程,让人不禁感慨系之,弘法真是不易。
       如今,让容禅法师感到欣慰的是,桐溪寺唐朝风格的木结构的主体建筑已经矗立在工地现场。但寺庙里还缺乏一批供奉的佛像,他希望我也能向企业界呼吁,有慈善之士能捐献佛像,让寺庙早日迎接四方信众。
       容禅法师的禅房里,挂着一幅字:“禁大言,以务实。”语出曾国藩。容禅法师这种笃实修行的精神,这种创建人间佛教的精神,倒和曾国藩卫道卫教霸蛮实干的精神是一致的。他说:“我相信,多一座寺院,就是多一所学校。”
       我敬佩容禅法师“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开拓精神,敬佩他坚忍不拔弘扬佛法的定力。而这,正值得我们儒门中人学习和效法。
      


    8楼2015-10-25 00:53
    回复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7-01-30 14:22
      回复
        继续吹牛逼。中国四大汉奸之一,曾国藩纵容手下的湘兵在战争以外的时候屠杀,抢劫中国百姓,全湘军几乎都是靠屠村屠城发家致富。


        IP属地:江苏13楼2020-04-24 14:19
        回复
          曾国筌在大屠杀中,有时良心发现,在收复安庆后,曾国荃一天之内残杀上万“战俘”(其实有许多是老百姓),也终于“于心不忍”了,曾国荃在给曾国藩的信中写道:杀人太多,害怕报应;曾国藩则回复:“既已带兵,自以杀贼为志,何必以多杀人为悔?既谋诛灭,断无以多杀为侮之理‘’。终其一生,曾国藩从来没有半点为杀害无辜后悔的表示。曾国藩是湘军大屠杀的幕后主使。被称为“曾剃头”、“曾屠夫”。


          IP属地:江苏14楼2020-04-24 15:53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