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枕戈
一
第一次听闻桐溪寺,是在十年前拜访曾国藩墓的时候。那时这个所谓的寺庙已经毁坏无余,仅剩几株古树作为标记,让人们知道这里曾经还有过一座寺庙。
但“桐溪寺”这个名字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一般古寺的名字或具有佛教的神秘,或包含禅宗的玄机,而这个名字却太富有诗意,呈现出朝气蓬勃而幽雅空灵的意境,以至于我认为这是目前我听到的最富有诗意的古寺名。
记得小时我在上学路上,春雨阵阵过后,油桐花漫山遍野地开放,突然迸发出洁白而耀眼的光芒,其势堪比雨后春笋之迅猛。片片雪白的花瓣飘落下来,积满了道路,我穿行其间,如过仙境,如痴如醉。这种意境一直深深印在我脑海中。
后来又读李商隐的诗歌“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大概也是这种味道。这种朴素的油桐树,能开出如此令人惊讶的芬芳花朵,映照万里河山,关键是众树排列出来的阵势,以及幽深的山路延伸出来的悠长意境。
早上,我约好红网尹胜兄、湖南地图出版社董羲里兄去拜访桐溪寺。我在楼下一边给南瓜藤浇水,一边诗兴大发,又想起李商隐的诗“桐花万里丹山路”,顺便就想了一句下联“溪水长流曲径幽”。
下午从桐溪寺回来后,我把这两句发微信群里给朋友们看,朋友说对仗不工整,我就再改为:桐花万里归山路,溪水千年通幽径。
而微信友杨跃新认为,嵌名联中没有体现曾文正公的信息内涵,于是他改为:桐花万里归山路,溪水千年出世声。不失为一创意。
我后来再想想,回到“桐溪寺”的主题,改为:桐花万里归山路,溪水千年通古寺。这样就把“桐”、“溪”、“寺”三字都包含进去了。平仄是否对应,对仗工整与否,见笑于大方了。只求一种诗意,一种雅兴罢了。
一
第一次听闻桐溪寺,是在十年前拜访曾国藩墓的时候。那时这个所谓的寺庙已经毁坏无余,仅剩几株古树作为标记,让人们知道这里曾经还有过一座寺庙。
但“桐溪寺”这个名字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一般古寺的名字或具有佛教的神秘,或包含禅宗的玄机,而这个名字却太富有诗意,呈现出朝气蓬勃而幽雅空灵的意境,以至于我认为这是目前我听到的最富有诗意的古寺名。
记得小时我在上学路上,春雨阵阵过后,油桐花漫山遍野地开放,突然迸发出洁白而耀眼的光芒,其势堪比雨后春笋之迅猛。片片雪白的花瓣飘落下来,积满了道路,我穿行其间,如过仙境,如痴如醉。这种意境一直深深印在我脑海中。
后来又读李商隐的诗歌“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大概也是这种味道。这种朴素的油桐树,能开出如此令人惊讶的芬芳花朵,映照万里河山,关键是众树排列出来的阵势,以及幽深的山路延伸出来的悠长意境。
早上,我约好红网尹胜兄、湖南地图出版社董羲里兄去拜访桐溪寺。我在楼下一边给南瓜藤浇水,一边诗兴大发,又想起李商隐的诗“桐花万里丹山路”,顺便就想了一句下联“溪水长流曲径幽”。
下午从桐溪寺回来后,我把这两句发微信群里给朋友们看,朋友说对仗不工整,我就再改为:桐花万里归山路,溪水千年通幽径。
而微信友杨跃新认为,嵌名联中没有体现曾文正公的信息内涵,于是他改为:桐花万里归山路,溪水千年出世声。不失为一创意。
我后来再想想,回到“桐溪寺”的主题,改为:桐花万里归山路,溪水千年通古寺。这样就把“桐”、“溪”、“寺”三字都包含进去了。平仄是否对应,对仗工整与否,见笑于大方了。只求一种诗意,一种雅兴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