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兵器吧 关注:514,158贴子:4,210,659

【渣翻译】三十年战争中的帝国装甲骑兵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镇楼


勿插楼,插楼者删除。


1楼2015-10-29 20:49回复
    文字内容来自于鱼鹰出版社的《Imperial Armies of the Thirty Years' War (2) Cavalry》一书
    首先说明一下,三十年战争中的Cuirassier的名称与后世线列时代广为人知的那些“真正的”胸甲骑兵是一样的,但是如果将本文中的主角们直译为“胸甲骑兵”,似有不妥之处,因为我们都知道他们穿的不只是胸甲。仔细考虑之后鄙人还是觉得借用《帝国时代三》里某个雇佣兵单位的名字,称之为“装甲骑兵”更好——除了便于区分以外,“装甲”两个字似乎也更能体现这个时代的骑兵板甲极其厚重的特点~


    2楼2015-10-29 20:49
    收起回复
      建制
      在三十年战争刚刚开始时,帝国军队只有一个装甲骑兵团,但是他们的数量在战争的前九年飞速增长,在1627年帝国军队已经拥有11个装甲骑兵团。通过升级轻装火枪骑兵的铠甲装备,这个数字继续增加,在1631年达到24个团,在1633年达到了38个团,在接下来短短的两年内,帝国军队中现役的装甲骑兵团数量达到了58个,并在1641年达到了61个团的数量巅峰。在接下来的两年里装甲骑兵团的数目有所缩水,但是在战争的最后五年里依然维持着40个团的数量。所有的正规骑兵团,包括装甲骑兵在内,都由一个总指挥部与若干野战连队组成。
      盔甲

      装甲骑兵使用的盔甲在一开始非常接近于十六世纪的贵族骑士们使用的款式,但是出于实用价值和花费的考虑,在十七世纪,骑兵盔甲的材质和数量都逐渐下降。然而,为了有效的抵御威力越来越强劲的火器,铠甲的重量却显著增加了;铠甲被要求能够抵挡全装药的重型火绳枪的攻击。每件铠甲上能够抵御重型火绳枪的面积是不同的,某些铠甲的设计是为了能够在正面完全免疫火枪的攻击,因而其重量变得非常沉重,这个时期装甲骑兵穿戴的铠甲平均质量是25千克,而有些可能达到40千克;不过大多数的装甲骑兵铠甲只有胸板部分能够防抵御重型火绳枪。

      覆盖全身的板甲在这个时期非常罕见,不仅仅是因为重量上的原因,更主要是出于战术的变化,需要每一个作战单位拥有更高的灵敏性。在三十年战争进行到一半时,装甲骑兵们普遍穿戴着一套覆盖面积是从头部到膝盖的四分之三板甲,而这套板甲一般会被漆成黑色以防止锈蚀。除了胸板和背板外,他们还戴着各种式样不同的头盔:通常是能够抵御手枪弹丸的匈牙利式的“龙虾尾”头盔或面罩头盔。一种风格朴素的晚期型面罩头盔最常被装甲骑兵们使用,这种面罩头盔往往带有人脸般的外形,开有观察小孔,有时还具有鼻孔或嘴巴;面罩头盔的一种造型模拟了人类骷髅的外观,德国人称之为“死亡之首”头盔,它还有一个不太为人知的名字叫做萨瓦式头盔。装甲骑兵的脖子有护颈甲保护,肩甲、臂甲、护肘甲也一应俱全,包括手部也有着铁手套。装甲骑兵的大腿则由铰接起来的环片腿甲所包裹,护腿甲的长度会一直拖到骑兵所穿长筒皮靴的顶端。
      常见的面罩头盔

      “龙虾尾”头盔

      骷髅形的萨瓦式头盔



      (这玩意真是丑的一比啊


      5楼2015-10-29 20:52
      收起回复
        盔甲是一种昂贵的装备,以至于只有少数的指挥官能让整个团的骑兵都装备这种盔甲,但是这个时期的历史记录者们坚持认为装备盔甲是值得的。在一些缺乏盔甲防护的帝国骑兵于1632年的吕岑会战中临阵脱逃之后,华伦斯坦写信给巴伐利亚将军阿尔德林根称:“在吕岑会战中,装备了铠甲的骑兵与无甲骑兵之间的差距体现的非常明显,前者坚持战斗,后者逃跑。所以,在这个冬天里,所有的上校都应该给他们手下的骑兵准备好胸甲”
        尽管帝国军的装甲骑兵往往比他们的对手拥有更好的护甲,但是为了给越来越多的军队供应足够的铠甲,生产出来的“军需供给盔甲”只得降低生产质量并简化铠甲设计。从前的“豆荚”形胸甲轮廓变得越来越扁平,尽管它依然保持了胸甲中间突起的脊线直到小腹部位的锐角,以弹开重型火绳枪的弹丸。
        与此相对,护腿甲变得越来越大、越来越鼓起,这是同时代民用服饰的“泡泡裤”风格在盔甲上的体现,这一点倒是给经常暴露在重型火绳枪火线下的大腿提供了更好的保护。
        奥地利格拉茨军械库里收藏的大量十七世纪装甲骑兵盔甲,大多是漆成黑色、工艺较为粗糙的量产版





        6楼2015-10-29 20:54
        收起回复
          这一时期,铠甲上的装饰变得越来越少,同时铠甲的板块本身也更经常被漆成黑色而不是打磨光亮;当然,指挥官的盔甲总是更时髦的,一般都会有着各种各样的饰物、印花和雕镂(这些工艺并不会影响盔甲的强度)。只有最富有的那些人才能负担的起一套最高质量的盔甲,这种盔甲的表面一般带有用镶嵌的金银描绘而成的神话故事场景和金箔饰物,它们由少数大师级盔甲工匠制造,这些人通常为帝国皇家盔甲作坊工作。
          一件表面抛光、带有雕花的装甲骑兵盔甲,显然属于地位较高的军官

          这件就是传说中的土豪金级盔甲,盔甲里面还包有一层使得使用者穿戴更舒适的天鹅绒内衬,此甲现藏于纽约大都会博物馆。


          在1630年以后,战场上火器的使用愈加成熟,这使得盔甲的运用也相应的减少。在1640年,只有小部分帝国装甲骑兵依旧使用最初的盔甲,而早在1632年的吕岑会战中,左翼的瑞典胸甲骑兵就已经只穿戴头盔、胸甲和皮制大衣了,而他们的帝国对手那时依然使用全套四分之三板甲。最后一批这种全套铠甲生产于1635年并被送往格拉茨的帝国军械库,但是在那以后,帝国军队的士兵和军官们已经开始对现实妥协,逐步放弃他们引以为豪的过度的盔甲防护,只保留“半身板甲”去保护关键部位——头部、躯干,有时也包括手部。1638年一座欧洲剧院里的装饰画显示, 因费尔登战役中的帝国装甲骑兵有的继续穿戴四分之三板甲,有的只使用头盔和胸甲。1640年, 皮科洛米尼装甲骑兵团的一名军官写信给他的上级,请求允许士兵们放弃全套盔甲。自然,这个申请马上被通过了,这年之后,每个装甲骑兵团的727人里面只有127人继续使用全套盔甲。同时期保留下来的另一副绘画显示,在进攻巴特克罗伊茨纳赫的围城战中,帝国军队已经完全放弃四分之三板甲,曾经被用来保护脖子的颈甲,现在只有指挥官佩戴,以显示自己的军衔。


          9楼2015-10-29 20:58
          收起回复
            武器
            按照所使用的主武器的不同,装甲骑兵可以分为两种。小部分装甲骑兵继续使用传统的欧式重型骑兵长矛,这种武器的运用在十七世纪初期就已经逐渐减少。骑兵长矛通常长达3-4米,在行军途中经常被垂直的携带着,此时长矛的尾端会插在一个镫状容器里,或者夹在骑兵的皮靴与马镫之间。当冲锋号吹响时长矛将被平持,阵型的前两排骑兵将首先把长矛平举成一道水平的矛墙开始冲锋,接下来第三到第六排骑兵也会依次平端长矛发动进攻,而队列的最后两排通常作为后备,保持不动。

            十七世纪早期的骑兵操典《马背上的战争艺术》中的插图,使用长矛的装甲骑兵与不用长矛的装甲骑兵

            长矛装甲骑兵的训练


            10楼2015-10-29 21:00
            收起回复
              随着骑兵长矛逐渐被淘汰,另一种以火器为主要武器的装甲骑兵在战场上的地位开始愈加重要,他们的主要武器是一对轮簧手枪,这种手枪最初被用于执行“半回旋”战术,后来被用于近身混战。这对手枪通常被插入固定在马鞍两侧的枪套里。随着战争的发展,轮簧手枪从十六世纪晚期的“喷烟者”短管手枪逐渐进化为更长的火器,其枪管的长度从30-35厘米逐渐伸长到40-50厘米乃至更长;同时,手枪一开始的圆球形握柄末端也逐渐变为柠檬形或卵形,最终在1620年定型为更宽的“鱼尾巴”形状。
              圆球形握柄的轮簧手枪

              柠檬形握柄

              鱼尾形握柄


              11楼2015-10-29 21:02
              回复
                半回旋战术与骑兵长矛都被淘汰之后,装甲骑兵被训练要在贴身混战之前一直禁止开火。现在所有的骑兵都被训练从慢走开始发动进攻,逐步加速至小跑并拔出武器,然后在最终的进攻阶段前驱使他们的马匹达到极速。这种方法需要士兵具有更高的勇气和更严格的训练,否则训练不足的士兵将会在最终进攻前畏缩不前,在敌军的面前逃走。与之形成鲜明对比,这种战术对训练更好、更具有积极性的战士而言更有吸引力,他们将会反复多次冲击敌方的阵型。随着战争进程,这种进攻方式被运用的越来越多。在布莱腾菲尔德会战中,蒂利的装甲骑兵对瑞典骑兵发动了凶狠的冲锋。在吕岑会战中,皮克罗米尼和他的装甲骑兵团对瑞典人连续冲锋了八次。一名叫Sydenham Poyntz的帝国雇佣装甲骑兵曾经记载,在其中一次冲锋中,皮克罗米尼的装甲骑兵直接贯穿而过,将瑞典国王的芬兰骑兵部队撕出了一个大口子。在同一场战役中,帝国装甲骑兵与帝国步兵一起,完全的摧毁了瑞典军队的精英蓝色旅:当瑞典人进攻帝国军中央时他们被comargo上校的步兵团压制住正面,同时立即遭到了帝国装甲骑兵从侧翼发动的毁灭性冲锋。
                受遗留下来的十六世纪战术的影响,这些穿着重甲、骑乘高头大马的大块头们组成密集大阵,通常有6-12排的纵深以及6-20人的正面宽度。而在战争开始后,他们分散成较小的骑兵中队,就如同1620年的白山战役中一样,由更大的其他友军骑兵中队辅助。后来,巴本海姆把他手下一千人的强大装甲骑兵团分成十个百人小队,增加队形的纵深以减少队形的正面宽度。与此相反,华伦斯坦把他规模相似的部队展开成六个部分,以扩大冲击时对敌方部队的打击面积,后来很快他的方法被证明更加成功。在被瑞典人俘虏的1639-1641年间,蒙特库克利元帅写了几本关于骑兵战术的论文,在文中他设想将帝国骑兵阵型列为4到5排,并强调帝国骑兵应该抢占步兵侧翼的位置并在其后方作为预备队。


                14楼2015-10-29 21:07
                回复
                  附一个十七世纪装甲骑兵的胸部甲板厚度表,来自《骑士与风炉》一书。检测用的甲都来自前面说的奥地利格拉茨军械库。

                  可见当时装甲骑兵的胸甲的普遍厚度是4mm以上 ,少数厚度可达6mm,还有一个厚达7.3mm的逆天甲(这件铠甲的主人必然是一个万里挑一的大力士~


                  18楼2015-10-29 21:13
                  回复
                    骷髅盔好有气势


                    19楼2015-10-29 21:15
                    回复
                      发完收工~~至于某些人,不解释~


                      20楼2015-10-29 21:15
                      收起回复
                        for sigma!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1楼2015-10-29 21:17
                        收起回复

                          更正,10楼的图应为这张~


                          22楼2015-10-29 21:21
                          回复
                            滋词一个


                            IP属地:甘肃来自Android客户端24楼2015-10-29 21:3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