酵素吧 关注:201,391贴子:461,845
  • 17回复贴,共1

关于酵素口服有点怀疑,欢迎前来讨论,求大神指点迷津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总感觉服用酵素有点不符合科学道理。主要疑问有一下几点:
1.酵素就是酶,酶是一种生物体内的催化剂,本质是蛋白质,酵素口服后就会被胃液或者肠液分解掉,而失去生物活性,根本来不及被身体吸收。
先发这点疑问。求对这方面有研究的大神解答一下小女的疑问🐮。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5-11-03 17:02回复
    有些果本身含有


    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5-11-03 23:43
    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5-11-03 23:45
      回复
        广告勿扰


        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5-11-04 06:58
        回复
          我在微信订阅号看过一篇这方面的文章。大致原理是不同的酶有不同的键(我的理解是像化学分子键那样的结构),胃液可能会对一部分键有影响,但不是全部。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5-11-04 08:46
          回复
            酶,本质上是蛋白质,但它是一类结构特殊的蛋白质。我们知道,蛋白质的分子是由一连串的氨基酸通过多级结构形成的巨大分子,分子量特别大,从一万到上百万。但不是什么蛋白质都是酶。
            那么,酶的蛋白质空间结构有什么特殊?
            起催化作用的中心为活性中心(Activecenter/site),只是酶分子中的很小部分,而活动中心的氨基酸类别和结构决定酶的催化作用专一性,一定的氨基酸类别和结构只能剪切某类化学结构。活动中心被破坏,活性也就失去,影响酶活性的因素包括环境的酸碱度,也就是pH值,还有温度等。
            一般来说,酶在35-50℃之间活性最强,超过70度,很多酶都会被破坏。
            那么我们这里重点讨论的是一些网络传言提出的问题:酶这类蛋白质是否同样不能通过胃酸和胃蛋白酶?
            胃酸和胃蛋白酶的主要作用对蛋白质的破坏作用,主要是使一些肽键断裂或者变形。
            我们来看一下常见酶的活动中心肽链的氨基酸构成:
            常见酶的类型 活动中心钛键构成
            脂肪分解酶 丝氨酸 天冬氨酸 组氨酸
            淀粉分解酶 天冬氨酸
            蛋白分解酶 丝氨酸 天冬氨酸 谷氨酸
            我们可以看出常见的酶的活动中心都是酸性氨基酸构成的。当然也有一些其他辅助的氨基酸结构以促进活动中心的结构更稳定,但是起活性作用的专一性的是这类活动中心的氨基酸残基。
            跟其他类型的蛋白酶基本一样,胃蛋白酶的活动中心的结构是由天冬氨酸, 谷氨酸构成,是喜好酸性的,不会在酸性环境中失去活性。
            这并非偶然,这类氨基酸肽键结构使他们的在酸性环境中结构能够经得住胃酸和胃蛋白酶的破坏作用,这是大自然的神妙之处,否则胃蛋白酶也不能在胃酸中存活,会被破坏殆尽。
            注意,这里所说的酶的活性中心AC能否经得过胃酸的酸性环境,并非是说这个酶的活性环境(最适pH值)是酸性环境,它们不是一个东西。
            例如,淀粉分解酶和脂肪分解酶,多数在5-9之间,也就是弱酸性-中性-弱碱性之间。
            胰蛋白酶的最适pH值是8左右,属于中心-弱碱性环境。
            由此可见,胃酸几乎不会对常见的酶的活动中心有破坏作用,那么胃蛋白酶呢?
            答案是:胃蛋白酶对于芳香族氨基酸构成的肽键进行剪切作用最强,对其他类的氨基酸构成的蛋白质的肽键的剪切作用非常弱,甚至没有。也就是说胃蛋白酶的专一性,导致它并不会对常见的酶的活性中心有大的破坏作用。
            这里我们要注意到胃蛋白酶对自己有剪切作用的, 只是在pH1-2之间才会有,但是作用不强,否则它过不了自己那一关。
            以上的一些介绍,我们总结一下:
            ①酶具有高度的专一性,某一类酶只能催化特定的反应。
            ②蛋白酶不是对什么所有的蛋白质水解都有催化作用,淀粉酶一样(这类酶只能剪切某类糖链),脂类酶也一样。
            ③胃酸和胃蛋白酶对于常见的酶的活性中心的破坏作用相对比较弱,当兑水饮用时,常见的酶大部分可以顺利通过胃酸。
            ④植物性蛋白酶的活性范围较大,在3.5-9之间,最适pH值在5-7之间,也就是说,一些剪切芳香族氨基肽键的外源植物蛋白酶在胃中就能辅助胃蛋白酶的起到水解蛋白质的作用(也就是前期的消化作用)。进入肠道后,在偏中性的环境下,多数酶会产生作用。
            当然,不是所有的酶都能完整的通过胃酸和胃蛋白酶,一些芳香族氨基肽键会被剪切,进而成为具有活性的多肽,蛋白质片段,但是活性中心会被保留下来,仍然有活性的。
            终上所述,外源补充酵素(酶)时,大多数酵素(酶)能够顺利的通过胃,并不是简单的在胃中被完全破坏了。
            即使某些酶的一些部位可能被破坏,但是关键的活性中心并不会被胃蛋白酶破坏。
            我们生活中也有一些例子,这些酶都能通过胃酸和胃蛋白酶,可以说明外源酶是可以起作用的:
            A、我们的胃肠道本身就不停地在分泌各种酶,很多的宝宝有乳糖不耐的情况,医生会建议补充乳糖酶
            B、喝了没有煮熟的豆浆为什么会胀气甚至是拉肚子?这也是因为黄豆含有抗胰蛋白酶所导致的(导致胰蛋白质酶不起作用),所以我们喝豆浆一定要煮开,通过高温把他破坏掉, 让她失去活性不能产生作用。


            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5-11-04 08:49
            收起回复
              ,,,cx860106 加我 聊聊吧も


              18楼2015-11-07 19:22
              回复
                酵素也分很多种类的,具体是什么功效,需要看是哪种酵素


                来自Android客户端21楼2019-01-10 23:2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