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思美人吧 关注:7,604贴子:24,947

【思美人】深扒楚怀王相关人物关系,典故以及功过-持续更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据说这里是电视剧思美人吧。乔振宇哥哥要演楚大王了。
这次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一代传奇君王楚怀王熊槐。
所以搬贴了。根据目前官宣和各处消息。整理出来的。
楚国变为六国最强大的时期,就是他在位时期。
少年时期的英武不凡。青中年时期,霸气强国路和风流后宫事。晚年时期,被骗和囚禁。仍然坚贞不屈。终于客死异乡的晚景凄凉。
本帖主要从现有资料。在开拍前,扒一扒他身边的复杂人物关系。有关他的典故。有关他的功过。
看了很多楚怀王熊槐的科普。觉得楚怀原的关王和屈原,芈八子(秦宣太后),还有秦昭襄王的关系非常的微妙。堪比又一部琅琊榜式的复杂关系。他们不仅仅是君臣,邻国友军联盟的关系。他们还是最亲密的亲人关系。
开拍后。也会对比一下,哪些人物关系还原或者改动了。哪些事迹还原了。
因此,本帖会持续更新。如果开播后,楼主还有空在的话。楼主会跟着剧走。将剧中的人物关系,楚怀王的功过也总结一下。
大王镇楼




1楼2015-11-11 20:11回复
    娶了西宫没多久。太子熊槐,又娶了齐国国君的女儿,田蕙。为东宫。没错,楚怀王的后宫很奇特,三宫并行。不分大小。所以三宫争斗也凶。真是多情帝王伤遗恨。(之前苏珩大王,爱江山,辜负了美人。这里,楚山。大王是爱美人,败了江山。王后就有4个)


    4楼2015-11-11 20:25
    收起回复
      宠妃郑袖了。后来做了南宫王后。凭借自己的美貌和心计。独占专宠。
      与张仪狼狈为奸。最后终于把楚怀王骗到秦国囚禁。使得楚怀王,晚年凄凉。
      郑袖就是个蛇蝎美人。
      和她儿子子兰两人一起实力坑楚王。
      所以楚王真是风流多情的帝王。同时也就深受后宫争斗的困扰。
      大王真是风流帝王啊


      5楼2015-11-11 20:27
      回复
        魏女是魏国进贡的美女。当时也是得了一时之宠的。然而,被心计深沉的郑袖施计害死了。
        这里有个典故。
        《韩非子·内储》中有一个小故事叫作《掩鼻记》,看过之后让我闭卷长思了良久。
          《掩鼻记》说的是“魏女掩鼻”的典故,楚怀王一直很宠幸妃子郑袖,但在魏王送来一魏国美女后,就喜新厌旧,将郑袖冷落一旁后,楚怀王就把万般宠爱集于魏女一身。
          郑袖妒火中烧,暗暗筹定计谋,故意与魏女亲近,或送魏女一些礼物,或告诉魏女楚怀王的一些生活习惯,魏女对郑袖逐渐心生感激,二人关系甚好。一日,郑袖又点拨魏女,说:大王非常喜欢你的美色,但不太喜欢你的鼻子。魏女信以为真,以后见楚怀王时,常掩鼻,怀王诧异,问郑袖:魏女每见寡人,则掩其鼻,何也?于是乎,郑袖便在楚怀王面前进了谗言:魏女常对别人说,大王有口臭,见面时需掩鼻方可忍受其臭,楚怀王大怒,遂令人割掉魏女的鼻子,赶出宫去。
          魏女因心无城府,而受郑袖陷害,不得不让人心生怜悯,李白在《惧谗》中也予以魏女几多同情:“魏姝信郑袖,掩袂对怀王。一惑巧言子,朱颜成死伤。”魏女固然值得人同情,单纯、善良也固然很好,可在玩弄心机的人面前,不懂得保护自己则是愚蠢。还是白居易聪明地一语道破天机:“君不见李义府之辈笑欣欣,笑中有刀潜杀人。阴阳神变皆可测,不测人间笑是嗔。”
          郑袖自然又夺回了楚怀王的宠爱,但这种利用他人“见利而不见害,鱼见食而不见钩”的攻心技巧,却令人心生厌恶,正可谓:天可度,地可量,惟有小人不可防。但见丹诚赤如血,谁知伪言巧如簧。同时,郑袖虽用其歹毒的心计赢得了一场宫廷的斗争,却输了历史的口碑,留下千古的骂名,为世人所唾弃。
        郑袖就是个心机女。


        7楼2015-11-11 20:29
        回复
          屈原。芈姓,屈氏,名平,字原,以字行;楚武王熊通的后代。说明屈原和楚怀王,也是同宗同族的。


          8楼2015-11-11 20:30
          回复
            儿子:楚顷襄王(原太子横)。
            子兰。郑袖的儿子。后来做了令尹(楚国宰相)。与屈原争斗。


            9楼2015-11-11 20:31
            回复

              楚怀王的臣子


              14楼2015-11-11 23:00
              收起回复
                给楼主点个赞


                来自Android客户端18楼2015-11-11 23:49
                回复
                  楼主有心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19楼2015-11-12 06:56
                  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20楼2015-11-12 06:59
                    回复
                      进来游泳——兮兮好快的速度,早就来了吗??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21楼2015-11-12 07:08
                      收起回复
                        端午节的由来。
                        公元前299年秦国攻占了楚国八座城池,秦昭襄王约怀王在武关会面。怀王不听昭睢、屈原劝告,决定前往武关,结果被秦国扣留,秦王胁迫怀王割地,怀王不肯。怀王被扣留期间,楚人立太子为王,是为顷襄王。公元前297年楚怀王逃走,秦人封锁通往楚地的道路,怀王逃到赵境,赵国不敢收留他,怀王企图逃往魏国,但被秦国追兵捉回。公元前296年怀王在秦国病逝,秦国把遗体送还楚国,“楚人皆怜之,如悲亲戚”。公元前278年,秦国大将白起带兵南下,攻破了楚国国都,屈原亦在同年五月五日这天投汨罗江自杀,这是端午节的由来。
                        我国的


                        22楼2015-11-12 09:07
                        回复
                          楚怀王功过
                          怀王是大名鼎鼎的楚威王的儿子,姓熊,名愧。公元前329年继位。
                            怀王继位之初,正值中原地带的魏国霸业衰落,魏国独强的一元政治向群雄并起的多元政治转变时期,国际间的斗争十分激烈尖锐。秦国自商秧变法后,已经开始飞速崛起壮大,齐国也已经在国际舞台上崭露锋芒。在这种惨死的竞争面前,怀王还是有着很大的政治抱负的。一来他的祖父宣王和父亲威王为他留下了十分雄厚的政治遗产,二来他本人也有着很强的开拓精神,希望能够将祖辈留下基业发扬光大,三来,楚国人民也十分渴望自己的祖国进一步繁荣昌盛,可谓是民心所向。所以他较为重视内政建设,不断加大国防建设和军队管理与训练,他选贤任能,破格提拔青年才俊屈原,进行改革,希望恢复以前吴起变法时,曾经实行的许多有利于楚国发展的举措,他也擅长于利用国际间发生的矛盾和冲突,找准契机,攻伐他国,开疆拓土。在他的领导之下,楚国一度成为当时世界上最为强大的国家。令世人瞩目称奇。
                            在这段值得品味和怀念的历史征程中,楚怀王有三大政治业绩,值得后人敬佩和称赞


                          23楼2015-11-12 09:08
                          回复

                            怀王本来是个有理想,有抱负的楚国国王,他的祖父楚宣王,父亲楚威王为他的治国理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本人也在即位之初,东征西讨,颇多建树。历史也曾经选择了楚怀王,将他推到了联军统率的显赫位置,但是,因为怀王个人的领袖才能欠缺,驾驭能力不强,号召力不高,导致合纵伐秦失败,合纵联盟瓦解。不仅如此,一个在当时最为强大的泱泱大国,竟然就在怀王的手中,由极盛而顿衰,大片国土沦丧,成千上万的将士浴血疆场,就连一国之王楚怀王自己本人,也被秦国作为人质,扣押多年,最后客国异国。楚怀王落得如此下场,成为楚国人民及其后裔的千古遗恨,就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有一点几乎可以得到所有研究楚国历史和楚国历史爱好者的认同,那就是,他遇到了一个口是心非,饵虞我诈,功于心计的人。在他没有遇到这个人的时候,尽管能力有限,但是,凭着先王们构建的基业,他还是有所建树的。自从他遇到了这个人,霉运就开始附着于他,并一直陪伴着他依依不舍的离开人世。这个人是谁呢?这个人就是在战国中期闻名列国,后来名垂史册,被史学家称之为纵横家代表人物的张仪。
                              当怀王与张仪打上交道后,他在不到十五年的时间内,将一个当时最为强大的国家,败得千疮百孔,满目苍凉。


                            27楼2015-11-12 09:10
                            回复
                              第二次受骗:献地索仇 放敌归国
                                怀王已经上过张仪的一次大当,本应吸取教训,与张仪势不两立,但是谁也没有想到,他信誓旦旦地要将张仪杀其肉,寝其皮,但是却马上又再次陷入到了张仪的圈套,甚至还将他供为座上的贵客,实在让人如雾里看花。
                                楚怀王两战负于秦国,丢掉了大片的国土,才知道与齐断交,的确是自己一生之中所做出的最大一个错误,后悔不已,因此想修补两国已经千疮百孔的外交关系,试图重新结盟,共同对抗秦国。于是他派出了才华出众,年青有为的屈原出使齐国。
                                怀王的意图没有逃过秦惠王的眼睛。他敏锐地把握到了楚国的外交动向,挖空心思地想着要破坏他们的再次联盟之举。同时,秦国还要消化刚刚占领的楚国的大片土地和在不久前,灭亡巴蜀两国,所取得的广大土地。
                                经过紧张讨论,他们想出了一个办法,派使者来到了楚国,向怀王说:“愿分汉中之半以与楚和。”这当然是个巨大的诱饵。不过,秦国有两个条件:一是不要与齐结盟,二是要同时交换楚国的黔中郡。表面上看,楚国可以得到巨大的实惠。因为就土地、物产来讲,半个汉中郡,远远要超过整个黔中郡。而且还可以很快就收回沦落的国土。但是这却是秦国的一箭三雕之计,即可以阻止楚齐结盟,又可以将秦国本土与才得到的巴蜀两国的故土连成一片,还可以通过利用和平的手段,取得难以攻取的,战略地理位置较为重要的黔中郡,轻而易举地完成对楚国后方的迂回包抄。
                                楚怀王的性格特点有个致命的弱点:就是服软不服硬,敢于刀对刀,枪对枪的蛮干,而不管它后果如何,但是,就是听不得软话。在宫中,南后郑袖就是靠着甜言蜜语,得到了他的庬信。秦国使者的点头哈腰和俯手称臣,使他得到了巨大的满足,在战场上已经扫地的斯文,在自己的朝堂上得到了恢复,本来已经冷静的头脑,又再次开始发热。而狂热的报仇雪恨的情绪也开始滋长,大国沙文主义也在一定的程度上开始表露,他在并没有与自己的大臣们商议的情况下,以不容置疑的口吻对秦国的使者说:“我不要你们的地,只要你们将张仪送给我,我就把整个黔中郡全部白白地送给你们!”为了报一已被骗之仇,竟然不惜牺牲具有重要战略地理位置的大片国土,将自己的侧翼完全的暴露给自己的死敌,这不是意气用事,又是什么呀?此时的怀王,完全是个输红了眼的赌徒。


                              30楼2015-11-12 09:1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