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缘观察者吧 关注:1,904贴子:36,971

【入门】《地缘看世界》之第四回 伊朗高原地缘分析(二)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现在来谈谈“兴都库什山脉”在地缘上的重要性了。它扼守了中亚地区与南亚地区的交通要道,以至于东亚、北亚地区如果想与南亚地区交流,很多时候都不得不通过这片复杂的山地。对于中国人来说兴都库什山脉与帕米尔高原中间那条狭窄的“瓦罕走廊”,并不仅仅是通往南亚地区的门户,在很长一段时间通往更加遥远的北非与欧洲也要经过这条走廊,并跨越“兴都库什山脉”。在这条路线上最有名的一次旅行就是玄奘法师的取经之路,由于一直到阿富汗的路程都是在向西走,而且是那么的艰难,所以记录这一次旅途的文字也被神化成为《西游记》。


1楼2015-11-17 00:24回复
    为什么阿富汗的位置如此险要?事实上东西向的“兴都库什山脉”与伊朗高原东部边缘的两条山脉呈“丁”字形排列,这使得山脉相交的丁字山口成为了古典时期最为重要的通道(连续的山脉很难有合适的道路)。这一山口就是“开伯尔山口”,它一面在阿富汗,一面在巴基斯坦。在它的两端就是阿富汗的首都喀布尔,和巴基斯坦的首都伊斯兰堡。
      这一山口的重要性还可以从美国在阿富汗的困境中看出,尽管拥有强大空中力量,美国还是必须通过这一山口从巴基斯坦向驻阿美军运送补给。而对于这一片山地的部族来说,并不在意国际社会把它们划为阿富汗人还是巴基斯坦人,重要的他们是同属于一个地区的部族。所以经常会在新闻里一会听到“阿富汗基地组织和塔利班”,一会看到在它们前面冠以的是巴基斯坦的名称,所以美国在这一山口四面受伏就不可避免了,以至于它不得不请求中国从“瓦罕走廊”向美军提供补给。


    2楼2015-11-17 00:24
    回复


      3楼2015-11-17 00:25
      回复


        5楼2015-11-17 00:29
        回复
          介绍了兴都库什山脉(阿富汗)以后,现在回过头说一下伊朗高原的地形。


          6楼2015-11-17 00:29
          回复
            说到伊朗高原就不得不说这片高原的主人——波斯人。要知道伊朗高原的南边是阿拉伯人,北边是突厥人。这两大族群都曾经建立过强大的帝国,而且同化能力不一般。阿拉伯人靠的是宗教扩张,而突厥人在语言上有着极强的融合能力(有一“入突厥,永为突厥”之说)。最终波斯人还是保持了自己的独立,即使在突厥人占据了伊朗高原西面的小亚细亚(安卡托利亚高原)之时,波斯人能仍保有伊朗高原。目前这片高原除了东北和东南小部为阿富汗与巴基斯坦所有外,基本为伊朗所有(这两块地方的部族也为东伊朗人种),另外波斯人在北边的里海平原和南边的两河平原还有一小块突出部。
              阿拉伯人那强大而又适用于游牧民族的宗教,并非没有在波斯人身上留下烙印。但波斯人最终选择了特立独行的“什叶派”以对抗绝大部分阿拉伯人所信奉的“逊尼派”,这和俄罗斯人选择东正教而不是天主教的理由类似,都是为了保持独立性。这些宗教内部的教派在我们东方人看来似乎没多大区别,但了解宗教历史的人知道,教派内部的争斗很多时候会甚于与异教徒的矛盾,这和中国人的“襄外必先安内”有着相似的理由。
            这里并不能用波斯文明比阿拉伯人和突厥人先进或早熟来解释这一切(波斯帝国建立于公元500年前后,伊斯兰教则是7世纪初创立的;突厥人登上历史舞台只比阿拉伯人早一点。都与波斯人的辉煌差了千年)。事实上比之更早的两河文明、尼罗河文明、印度河文明都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了。
              这些都可以从地缘的角度找到答案,相比那些完全处在平原地区的文明,伊朗高原自有一套封闭的系统来保持它的独立性(中华文明成为世界古文明中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最大的优势就来源于地缘)。


            7楼2015-11-17 00:30
            回复
              伊朗高原之所以称为高原,是基于它整体的海拔高度(也不算太高,内部海拔也就1000多米)。而从相对高度看,它其实是一个盆地,四面都是山地,中间为大的盆地。有一条山脉将这个盆地大致划为两块。因此东伊朗地区和兴都库什山脉的联系更显紧密一些,这块高原东面的一部分因此也成为了阿富汗的国土。
                伊朗高原的这种封闭性很好的保护了波斯人的安全,使他们能历尽千年而不倒。然后伊朗高原又是开放的,在他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又适时的留出了四个山口。分别与南亚、中亚、西亚进行交流,而南边的那个山口又为波斯人的海上商业帝国奠定了基础。


              10楼2015-11-17 00:37
              回复


                11楼2015-11-17 00:38
                回复
                  大家知道,高地民族对低地民族具有天然的地缘优势。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伊朗高原能够对周边的两河平原、图兰平原、印度河平原保有战略性的优势。这种优势直到上述地区能够从更远的地区获得足够的战略纵深后才被打破。
                    当然高地民族的这种优势不能仅仅停留在高上,还需要有足够大的自我发展空间。另外这种高度也不能太高,否则成为极限之地后会影响种族的生存与繁衍。这也就是高度更高的帕米尔高原,和广度更大的青藏高原没有成为古典文明区的原因。既然伊朗盆地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那为什么波斯人并没有占据全部,而是将东部地区分了部分给阿富汗和巴基斯坦。答案其实也不复杂,因为欧洲开始占据这个世界的主导权后,他们已经有能力按照自己的意志瓜分世界了,这片战略位置显著的枢纽地区当然也不会例外,这一切都是外力造成的。


                  12楼2015-11-17 00:38
                  回复


                    13楼2015-11-17 00:39
                    回复
                      突厥人这次将伊朗高原东部的这片山地带入了莫卧尔王朝,或着说带入了印度。这块嫁妆就是“俾路支”地区。当然开泊尔山口附近的那些山地也成了莫卧尔王朝的缓冲地。
                      不过随着大英帝国对印度的强势渗入,莫卧尔王朝逐渐丧失了他对边缘地区的控制权。波斯人在18世纪又重新夺回了“俾路支”地区,并将他划为自己的行省。
                        “俾路支”地区处在中亚和南亚的交通要道上,可怜的“俾路支”就这样随着不同势力的兴盛而不断的变换主人。由于每一个停留的帝国都会留下自己种族的血脉。以至于人类学家们已经分辩不出“俾路支”人的基因中到到底是波斯人多一点,还是阿拉伯人或突厥人多一点。厌倦了这种任人摆布地位的“俾路支”终于决定自己建立一个国家,不过处在周边强大势力的包围下,这注定是一个悲剧性的决定。
                        就算是他们能够对抗波斯人、突厥人,但他们也绝对无法对抗如日中天的大英帝国。收拾完印度核心地区那些土邦的英国人终于把目光投向了这片战略要地。而这时北方的俄国也已经完成了对中亚地区的征服,双方的势力直接在这片高原上展开了交锋。


                      15楼2015-11-17 00:40
                      回复
                        1839年,英在完成了对阿富汗的征服后,顺手占领了俾路支斯坦,并于1891年将这一地区划归英属印度。不过阿富汗这片复杂的山地注定是欧洲人的恶梦。到了1893年,在进行了两次对阿战争后,英国人也对应付阿富汗的那些游击队感到力不从心。因此英国人暂时放弃了直接占有阿富汗的想法,而是将阿富汗定位成一个抵挡俄国人南下的缓冲国。
                          现在看到巴基斯坦西部的那片山地是成W状的,其实那是被命名的两条山脉,南部是属于俾路支地区,而北部那个弧形地区从地缘的角度与兴都库什山脉更为接近,所以有些地理学家会认为这块地方划为兴都库什山脉地区,会比划入伊朗高原更为合适。不管怎么划,北部这片山地传统上是属于阿富汗人的势力范围(主体为普拉什人),开泊尔山口就在这一地区的边缘。由于这块地区对于印度河平原的安危至关重要。英国人决定将这块地区完全划归英属印度所有(之前莫卧尔王朝也曾花费上百年的时间征服这些山地民族)。


                        16楼2015-11-17 00:40
                        回复
                          现在英国人出于安全的考虑把这片山地划走,那就不得不考虑在其他地区给予阿富汗人一定补偿,于是俾路支地区成了最佳的人选。出于拉拢伊朗对抗俄国的目的,英国人也将伊朗人列入了分配名单(虽然波斯人似乎更有权利主张对这一地区的主权),这种时候没有人会去考虑俾路支人的感受。
                            于是勉强立国才几十年的俾路支斯坦就这样在1893年被肢解了,这片5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英国人(后来归巴基斯坦)占了大头31万平方公里,伊朗占了19万平方公里。阿富汗人象征性的得了点零头。伊朗能够获得19万平方公里更多的出于地缘上的考虑,这样波斯人能够让他的核心区都处在山地的保护当中。英国人也无意于再花费时间在这种地区,对于他们来说能够控制中亚——南亚的通道,并为英属印度获得足够的缓冲区才是最重要的。
                          这样英国人在对抗俄国的攻势上构筑了三道防线,第一层是缓冲国伊朗和阿富汗;第二层是俾路支地区,第三层就是从阿富汗人手中抢来的那片山地了。


                          17楼2015-11-17 00:40
                          回复
                            对于做英国的缓冲国,波斯人和阿富汗人有着不同的态度。对于波斯人来说,俄国人才是最主要的敌人(在领土问题上,大家都这样认为),如果说英国人在吃肉的同时还会给你点汤喝,那么俄国人连骨头渣子都不会给你剩下。正是认识到了这一点,在很长一段时间伊朗都是英国踏实的盟友。在1979年伊朗什叶派穆斯林推翻巴列维王朝统治及在国内实行伊斯兰化革命之前,波斯人过得比我们想象的要现代的多。
                              相比之下阿富汗人就没那么容易相处了,英国人不得不在1919年进行了第三次阿富汗战争。不过阿富汗人同样也不原意给俄国人好脸色看。无论是沙皇俄国还是苏联都没有在阿富汗讨到便宜。以至于俄国人决定另辟奚径扶植俾路支人,在苏联的地图上“大俾路支斯坦”比原有的面积要大一倍,说白了也就是在在伊朗和阿富汗中间从北到南划出一条通道。如果能够变成现实的话,俄国人下一步肯定会将它变成自己的加盟共和国。当然随着俄国人丧失了中亚地区,这一计划现在已经不可能实现了。不过这里曾经有这样一个超级大国支持,让俾路支人重新看到了希望,因此他们现在仍然在战斗着。


                            18楼2015-11-17 00:41
                            回复
                              最后再谈一下巴基斯坦的问题。


                              19楼2015-11-17 00:4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