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之中华崛起吧 关注:73贴子:2,716

回复:【转】关于中国古代部分军事发展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什么是国人呢?国人可不是像某些人说的那样就是简单的城里人,要知道周朝的户籍制度还是很严密的,并且周朝时期的等级制度之严厉也是家喻户晓,地位不是你想改就能改的,通俗地讲就是类似于当时同时代的古希腊公民,当然只是类似而已,不完全等同,当然当时的“野人”的地位也不像当时同时代的西方奴隶的地位那么低下【图片】


来自Android客户端49楼2015-11-18 12:36
回复
    【图片】图片来自:遥想当年少年勇的百度相册
    鸣条之战是第一次确切将战车集团投入使用的战役(60乘)
    战车这项新技术的使用虽然在中国较晚出现,但是日后却对中国军队的使用产生了较深的影响。
    当然此时的战车很不完善,或者说根本不存在专职战车。
    在那个年代战车仅仅作为贵族的指挥平台以及代步工具。
    商代军队编制,以步兵为主。部分基层军官可能骑乘马匹,贵族一般在战车上指挥。【图片】同时商代时期依旧还是大温暖时期。所以商朝军队编制是包括象兵的。


    来自Android客户端50楼2015-11-18 12:38
    回复
      可以看出,在古典早期已经上古时代末期,中国也是如此一套类似公民兵制度的“国人兵”
      并不是啥自古以来就是农民伯伯暴兵的.....
      而我们也知道一个就是晋国改制后作州兵允许野人参军....于是我们常见的一乘就变成这样的编制:【图片】


      来自Android客户端52楼2015-11-18 12:41
      回复
        我们知道,随着改制,
        早期的10名甲士+15名徒卒+5名勤务兵的编制变成了3名甲士+72名徒卒+25名勤务兵....
        的确,平均单兵素质的确下降了....
        但是并不是说征兵制的义务兵不会训练,而是训练曾度 的减少,从10年到7年到最后的3年.....但是我们知道。虽然因为训练时间的减少导致部分战斗力减弱,但是同时期人数的剧增有弥补了单兵素质的相对减弱..........
        同时期各国并不是啥完全使用征兵,而是各种方式共存....
        比如秦国是保留少数精锐募兵作为突击作用下实行全民征兵...
        魏国,赵国则是以部分常备军+征兵。
        齐国则坚持都邑制完全依靠雇佣城市居民组成常备军........


        来自Android客户端53楼2015-11-18 12:46
        回复
          而军队的编制也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西周时期中国使用国人兵制度。贵族甲士由学校培养毕业,国人徒卒在接受10年的军事教育后开始服轮流服兵役:【图片】此时军队一乘是30人,包括10名甲士,15名徒卒,5名勤务兵【图片】【图片】【图片】





          来自Android客户端54楼2015-11-18 13:06
          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55楼2015-11-18 13:06
            回复
              而当时的服役数目,首先我要清楚,当时生产力落后。那种什么一户出3兵只会存在于战国游士的用于承托军队的虚写手法里,当时的制度,是平均每30户出兵3人,一名甲士二名徒卒。则维持一个师(100乘)需要30000户。
              *
              ,【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为一个师
              百乘就已经很壮观了更何况是千乘万乘之国呢!




              来自Android客户端61楼2015-11-20 18:20
              回复
                补充一下西周鼎盛时期王室控制的军力:【图片】最早王室控制有6个师,中期增加到14个师,最后增加到22个师【图片】



                来自Android客户端62楼2015-11-20 18:21
                回复
                  我们也要清楚中国不是一直不变的义务兵制度,此时中国还是国人兵时代。王室控制几万人的军队。少数大诸侯拥有少量常备军。侯爵的可以拥有警卫队。中小诸侯只有在战时动员国人。而有常备军的诸侯其领军的将领也必须由天子任命。【图片】【图片】



                  来自Android客户端63楼2015-11-20 18:22
                  回复
                    再次补充一乘的具体战术布置。
                    首先我们说的一乘一辆车是指只有战兵的一辆兵车,但是一乘总的军车的数量不止这一辆
                    我们从诗经当中可以看到一些重要的信息【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看来一乘30人装备3辆车,一辆攻车,一辆辎重车,一辆修理/工程车









                    来自Android客户端64楼2015-11-21 01:09
                    回复
                      就起征兵制而言我们知道征兵有两种...........
                      一种是我们经常说的战时临时大量抓壮丁...这样的军队通常纪律差,战斗力更是不用说..........
                      还有一种则是由制度,有相应训练的的国家执行的征兵制度,比如今天的韩国,以色列...我们能说以色列是临时抓农民伯伯吗?
                      毫无疑问,古代中国的征兵制属于后者......
                      而这也引申到一个时间问题....
                      比如我们常说的某地打仗就是几千几百群殴.....的确,中世纪的确如此...但是我们不能为此就走进某个误区...因为中世纪如此....
                      .
                      所以上古时期,古典时期也是这样.......
                      同样中国也是,因为现在比较出名的电视剧电影时间主要集中在秦汉阶段.....而战国末期有些国家,秦,西汉中前期实行征兵制.......
                      我们就不能说中国一直是征兵.....
                      比较我们国家有几千年历史,我们不能拿某个特定时期的制度去套所有时间.....
                      我们不能说商周时期的贵族兵加国人兵是全民征兵制.....
                      我们不能说战国某些坚持募兵或某些存在募兵的国家都是全民征兵制
                      我们不能说西汉中后末期的奔命,勇敢士,两家子...这样的招募富人子弟组成的军队或招募退役士兵组成的军队是全民征兵制.....
                      我们不能说东汉废除征兵改用全民募兵是征兵制....
                      我们不能说三国出现的世兵是征兵制......
                      我们不能说南北朝出现的府兵是全民征兵制
                      我们不能说唐中期以后,宋朝的募兵是征兵制...
                      我们不能说明朝的卫所兵,募兵是征兵制.....


                      来自Android客户端66楼2015-11-21 01:11
                      回复
                        而在几百年的战车时代里,随着与蛮族的战争越来越激烈。中国也逐渐从与擅长步战的蛮族的战争里逐步摸索出了步兵方阵的使用。
                        以魏舒方阵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进入 了方阵时代【图片】魏舒毁车以行的典故相信大家都知道。他将士兵分成5个方阵。其中前拒1875人负重诱敌,
                        剩下的四个分别是2175人,3750人,6075人,9375人的 23250人方阵负责作战。
                        而说道方阵,首先我们要明白中国古典以前多少步兵基础编制——两
                        1两有25人,由5个伍队组成。这便是一个基础作战单位【图片】而魏舒改革做的步兵方阵就是以此为基础。【图片】魏舒方阵与之前的队形不同的是,之前一乘25名战兵10名甲士3名车上还有7名在车下,加上徒卒15人组成队伍。魏舒方阵则抛弃战车建立独立步兵方阵。并且优化结构将甲士集中使用。15名甲士(前三排)+10名徒卒(后两排)组成一个基础方阵。即前面3排重装步兵后面2排轻装步兵。




                        来自Android客户端67楼2015-11-21 01:13
                        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69楼2015-11-21 01:17
                          回复
                            而如果由于15名甲士集中编制并且只有10名徒卒则造成徒卒的多余,于是魏舒的做法是再布置由完全25名徒卒组成的轻装步兵方阵——辅助方阵。辅助基础方阵作战。
                            由许多个这样的基础发展,辅助方阵则组成作战的大方阵,并且方阵同过队列训练则可以在威胁时刻变成圆阵:【图片】【图片】北宋时期的沈括曾经考据并且复原过这种阵法【图片】如图,利用各个小方阵组成这样的大方阵。与早期的大横队比,其抗损毁能力增强,即编制更加细,于早期的大横队不同,这种阵型哪怕是大阵被打散了依旧有可以独立作战的小阵。
                            而这种独立的小基础方阵组成的队列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因为他是由许多小模块组成的意味着这东西可以像魔方一样组成各种的不同队列以应对不同的作战背景



                            来自Android客户端70楼2015-11-21 01:20
                            回复
                              就像前面说的那样,周朝初期时就已经出现了严明的军队纪律与步兵操演,然而那只是雏形阶段,真正的大规模运用则是在周朝礼崩乐坏之后。让我们来看看剑桥战争史对近代军队重要特征纪律和对于纪律的基础步兵操练的总结:【图片】【图片】



                              来自Android客户端71楼2015-11-21 01:2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