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天的论坛上,徐远翔也阐述了“屌丝购票心理学”:中国电影市场接近500亿的市场,平均观众年龄21.3岁,大概85%到86%的群体来自于19到29岁,这个现实决定了三件事,首先有一个IP;第二是强大的明星阵容,即使故事很烂,至少看张脸也可以;第三,电影有没有概念和逆袭的可能性。
徐远翔的这些观点无疑犯了编剧群体的众怒:不少人宣布“不和阿里影业”合作。
其中不乏大咖,比如:董润年(代表作《心花路放》《老炮儿》《厨子戏子痞子》《东北人都是活雷锋》)、汪海林(代表作《铁齿铜牙纪晓岚》、《一起去看流星雨》)、余飞(代表作《永不消逝的电波》《重案六组》)、束焕(代表作《泰囧》《港囧》)等。
汪海林就说,首次关注阿里影业,是因为该公司去年巨亏六亿港元,财务情况不好,现在他们不打算请职业编剧,不知道是财务情况变好了还是变更糟了。既如此,职业编剧应该有自知之明远离阿里影业,祝阿里一路走好,不送!
“对所有人尊严的践踏。创作从根本上关乎的是人心,不是金钱。” 董润年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