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天地吧 关注:262贴子:1,575
  • 3回复贴,共1

王闿运诗词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诗人简介】
王闿运(1833.1.19-1916.10.20),字壬秋,又字壬父,号湘绮,世称湘绮先生。据王氏族谱记载,其先祖于明代自江西徙居湖南衡阳西乡,居数世,后于宪宗成化年间迁居湘潭城外。咸丰七年(1857)中举人,先是结交了湘中第一人曾国藩,随后结交了朝中第一人肃顺,再后结交了川中第一人丁宝桢。不久辞职返归湖南,隐居衡阳西乡石门12年,潜心学术研究,并在石门观设私塾授徒,夏时济、曾熙、马宗霍等皆出其门下。后相继受聘为成都尊经书院主讲、长沙思贤讲舍主讲、衡州船山书院山长、江西大学堂总教习。其中尤以在衡阳船山书院的时间最长,前后长达25年,力倡船山之学,培育了一大批英才,如杨度、夏寿田、蒋啸青、陈兆奎、程崇信等。清朝末年,官翰林院检讨加侍讲衔。民国初年,出任中华民国国史馆馆长兼参政之职。逝世后,当时总统黎元洪亲作神道碑文,湖南、四川等省均致公祭之文,可见当年享誉之盛。王闿运之学兼包九流而归于经学,崇奉“春秋公羊”之说,被誉为“经学大师”、“湘学泰斗”。诗文亦称天下第一,门生弟子遍布天下。著作非常丰富,曾撰《湘军志》、《桂阳州志》、《东安县志》、《衡阳县志》、《湘潭县志》等,有《春秋公羊何氏笺》、《古今文尚书笺》、《湘绮楼日记》、《湘绮楼诗文集》、《湘绮楼联语》等数十种。门人辑其诗文为《湘绮楼全集》。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5-12-13 09:09回复
    【五言律诗】
    城上月夜
    浮烟暗一城,孤月四边明。
    渔火动多影,湘流静有声。
    风高寒望眼,漏永逼秋情。
    危磴荒池外,清时草渐生。
    春社日往邵阳道中杂诗
    作客真成计,逢春定别家。
    故园风过柳,残月夜依花。
    岐路马犹顾,轻波鸥自斜。
    离心共芳草,著处便天涯。
    其二
    细路引沙圻,墟人趁夕晖。
    烟深镫影大,舟泊水声微。
    晚渡争操楫,春寒懒换衣。
    垂杨最关客,迎送总依依。
    喜闻官军收复九江寄胡巡抚
    喉舌通三省,脂膏尽五年。
    分忧群帅苦,闻喜万人传。
    破竹成今日,栽瓜满废田。
    便应乘夏水,浩荡起戈船。
    其二
    日月光麟阁,风烟望鹤楼。
    转粮关内相,筹笔武乡侯。
    夹道弓刀肃,横空江汉流。
    书生能料事,虚作杞人忧。
    其三
    力战诚孤注,兵机有万端。
    遗民翻涕泪,百胜转艰难。
    日落江潮白,城空夏木寒。
    向来论进取,不独守凋残。
    其四
    倾国论军赏,酬功恨爵稀。
    竟闻收大郡,不愧总戎机。
    翠羽貂边玉,鹅黄马上衣。
    看君邀异数,感激在骞飞。
    其五
    倦客看城郭,他年厌鼓鼙。
    转蓬随马足,移柳旧乌啼。
    子弟元从楚,风云势壮西。
    夜深看北斗,长剑自提携。
    自京赴济南途中秋兴
    南苑依依柳,犹能送客骖。
    微生天意惜,孤影别愁堪。
    晓月供憔悴,征鸿度两三。
    浅黄深碧外,只是忆湘潭。
    其二
    十二桥边树,枯薪尚有根。
    西风乱芦叶,孤月出关门。
    跸道悲龙过,寒塘独鸟喧。
    先皇全盛日,生晚共谁论。
    其三
    马色渡河秋,萧萧向德州。
    江淮今罢运,冯李昔潜谋。
    久重平原守,闲看鬲水流。
    羁愁不成梦,那更听齐讴。
    其四
    驻马官桥侧,邮程数再经。
    河流荡日白,山色背天青。
    晚麦疲民种,荒田积水腥。
    应怜风土变,休喜似湘酃。
    上海客舍晓坐听雨
    久别江南雨,春声似故山。
    市喧贪晓静,舶散待潮还。
    楚俗余珠履,禽言效越蛮。
    晨门莫相访,即此闭柴关。
    【七言绝句】
    齐河道中雪行偶作
    六月炎州火作山,冬来河朔雪盈鞍。
    冰天热海闲经过,未觉人间万事难。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5-12-13 09:12
    回复
      倦寻芳·湖曲待风,寄半山
      小舟困懒,曲溆弯环,细雨风剪。春去宵寒,漫道柳绵烟暖。前浦燕来看似熟,暮云鸠语如相唤。但朝朝、被新潮赚去,随风吹转。
      料别后、红窗暗坐,计日量程,早过巫巘。肯梦相寻,梦定比人行远。自是无心随去棹,争知有恨销年箭。怕匆匆,作桃源,迷仙刘阮。
      宴清都·和卢浦江
      春梦无拘管。人去后,粉墙花影撩乱。分明月在,阑干倚处,佩香犹暖。荼蘼似肯相伴。奈夏雨、池台绿换。只刺藤、曾罥罗裙,横斜占了西苑。
      窗前帕印脂冰,床偎簟汗,娇笑如见。重帘暂护,芳尘莫扫,一方空院。良缘若道真断。怎犹得、欢情在眼。耐思量、惟有闲愁,依依傍晚。
      长亭怨·沙市晴望
      正云外、层阴乍霁,又引天际,送春余恨。半老江湖,怨晴愁雨,没期准。沙头风色,从来是,催离信。五渚任兴亡,忘不了,蔫花啼粉。
      春晚,但看流水去,谁管佳人远近。征帆似笋,指吴蜀浪高涛愤。恁渺渺、万里烟波,楚宫外、柳绵吹尽。便跨海楼船,不抵鸱夷俘稳。
      齐天乐·天津闻蝉,用吴韵
      题注:光绪十五年戊子六月十九日日记云:“午间始闻新蝉,感时物先后,南北差二月。又新看《瘦碧词》,夜作一阕,用《齐天乐》,吴语叶音,从近派也。”
      绿槐凉雨高楼静,凄凄嫩声还咽。楚梦无凭,蜀魂乍返,不记甚时相别。寒吹玉叶。是早日听伊,弄音清切。得意初来,一庭花影送残笛。
      如今素秋又换(接),便孤吟到夜,空伴啼蟀。南国芳华,夕阳弦索,打叠罗衣收歇。西风漫曳。斗惊起离心、玉壶冰热。细算流光,唤人愁第一。
      辘轳金井·废圃寻春,见樱桃花,感赋
      题注:光绪十六年二月十一日日记。
      玉窗长别,分今生、不见泪痕弹粉。春梦潜窥,蓦相逢傍晚,亭亭细问。背人处,倩妆谁认。朝雨香残,斜门烟亸,耐他思忖。
      常时上林芳讯。见玉妃侵晓,撩乱双鬓。妒杀夭桃,占东风不稳。如今瘦损,悔(去声)前度、挂心提恨。又欲成阴,一时判与,早莺衔尽。
      雨霖铃·辛卯九月十九夜雨
      题注:光绪十七年辛卯九月廿日日记云:“子后大雨,至辰乃稍止,犹点滴濛溟,真词料也。”
      秋霖曾赋。自中年后,渐减愁趣。连宵到晓何事,向孤镫外,敲窗摇树。料是无眠惯听,更凄切蛩语。蓦记起、飘箔红楼,点点声声断肠处。
      残花落尽泥沾絮。总教天、漏尽何须补。闲情已自难耐(奈),争得管、酒帘花橹。睡也休休,侵晓冲门、一段寒雾。只怕到、丝鬓重青,早又潇潇暮。
      暗香·定王台夜集
      题注:又见光绪二十一年乙未正月八日日记。
      汉时月色。向古城一角,长窥词客。试傍玉梅,岁岁春来探消息。环佩归时夜冷,料瘦损、胡沙天北。又十载、蜡屐重经,长啸楚天碧。
      南国。远岑寂。比雪苑兔园,未近锋镝。故垣约略。时有幽禽觑苔石。休道长沙地小,长乐外、钟声堪忆。这冷淡、踪迹处,几人觅得。
      献仙音·江建霞母华淑人翠柏图
      题注:光绪二十一年乙未正月十三日日记题作“晨题华图”,篇末标明“法曲献仙音”。
      欧氏灰寒,孟家机暖,长念殷勤慈母。紫诰回鸾,金觞捕鲤,春晖待报难补。写不尽、书镫味,当年折菱处。
      岁华暮。问从来、雪饕冰坼,几曾见、翠柏碧筠寒冱。莫作傲霜看,想人生、随分为遇。玉树庭阶,喜承欢、更有谢絮。只披图暗恨,我亦曾经荼苦。


      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5-12-13 09:32
      回复
        采桑子二阕
        题注:据光绪十五年己丑四月十六日日记补。日记云:“郑太尊请题狎妓小照,愠其无礼,久不下笔,偶忆雪琴小姑事,因作《采桑子》二阕。”
        序:癸未军事,为中兴一大关纽,吾友彭张南防,幸无败阙,然为之捏汗屡矣。有游瀚海参军事者,作携妓看剑图,阅七年,于天津请题,因作二阕。前借酒杯,后题本事,亦他日一段公案。
        小姑吟罢英雄老,再起南征。转恨余生,凄诉琴声杂鼓声。
        微之也悔从前误,误了莺莺。莫误卿卿。可惜风流顾曲名。
        其二
        书生却有元戎胆,醉罢蒲桃。笑摘红蕉。茉莉花前宿酒消。
        思量冷暖吴钩剑,重把灯挑。细捻香烧。一卷兵书付小乔。


        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5-12-13 09:3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