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吧 关注:780,707贴子:12,579,153
  • 4回复贴,共1

我在想华夷之别和姓氏是不是有关系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感觉姓氏一直是中国文化里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古代有行不更名坐不改姓的说法。姓氏和家谱记载了中国人的祖先和出处,把每一个后代紧紧团结在一起。据说现在有的家谱可以追溯到宋朝。记得外教老师一次问我们中国人和外国人最大的区别是什么,我们不知道,他说他最大的感触是,中国人的核心是家庭。千百年来,祖宗和父母家庭一直是中国人心中重要的部分,太祖也在开国后让他的义子恢复本姓,光宗耀祖。我有个想法,古代华夷之别,会不会不仅仅在文化上,实际上在所谓”血统”上,也会有区分。不是说只要接受汉文化,就是华夏了,列如唐时万国来朝,唐人,吐蕃,突厥,任然清楚分明,所谓入夏则夏,应该只是像明太祖所讲的,”有能知礼义,愿为臣民者,与中夏


IP属地:湖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5-12-22 02:38回复
    华夷之别在于礼(文化)。姓氏也是文化的一种。至于血统确实族群的延续,但古代汉人确实是文化族群。至于你说唐朝的突厥人什么的首先他们有自己的国家,再者他们有自己的文化。压根就没有所谓的入华夏。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5-12-22 02:55
    收起回复
      之人抚养无异。”单个人可以让中国接受他与中夏之民无异,但是真正承认为”华夏族类”我觉得应该是那种氏族形的融入,例如拓拔氏变为元姓,呼延氏等等,并不是真正的只要知礼义,接受华夏文化就行,必须是你的整个氏族都融入华夏,而古代真正让华夏承认接受的应该比较少吧。日本,朝鲜虽然接受华夏文化,但是他们并没有被认同为华夏的一部分。张弘范灭宋,却遭千古无数汉人唾骂,现在很多人说他不是宋人,最多是金人之后,实际上,张是中华大姓之一,无论他是哪朝人物,都是华夏族类,作为汉人助纣为虐,难逃汉人鄙夷。现在很多人说什么汉族虚无论,实际上根本不用血统研究证明汉族,姓氏和家谱就是最好的证明,我觉的古代就是今天这些耳熟能详的这些姓氏组成了华夏族,现在这些姓氏还在,汉族何来虚无?祖宗留下这些东西就是怕我们忘本,可是还是有人睁着眼睛说瞎话。我觉得,我们应该重视姓氏,家谱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珍惜这些世世代代把我们凝聚在一起的宝贵财富。综上就是我觉得考虑古代华夷之别与姓氏的关系。半夜无眠,随手打之,错误和不当之处,还望吧友批评指正。


      IP属地:湖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5-12-22 03:01
      回复
        这里就得吐槽下,所谓汉文化的同化力,在历史上汉人王朝鲜有主动融合其他民族,多是其他种族向华夏文化靠拢,归顺而汉化,再者就是战争(异族入侵)融合了。你举的例子,姓氏,然而耶律,完颜,尉迟,宇文。。。都是汉人了。入华夏则华夏之,打个比方就是金日禅是汉人,尉迟恭是唐人,秦良玉是明人,他们入了华夏(汉,唐,明)则华夏(汉,唐,明)之,古代没有明确定义汉人这一民族说法,古代“汉人”一直是一个文化族群。张弘范我不太认可他是一个所谓的“汉奸”,在当时来看他爸是金人,他是元人都不是宋人,谈不上背叛宋,是个所谓的“汉奸”。日本,朝鲜是接受部分华夏文化,且不是华夏国,自然不是华夏。姓氏是文化的一种形式,但并不能用来区别民族,因为文化并不仅仅只是存在一个民族之中。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5-12-22 07:3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