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身位 擦水过】
尽力保持低身位出水,柔着劲漂是省力游蝶的不二法则。
当你持低身位出水,挥臂时就会擦水而过,要尽量避免拖水过手,但也不用升得太高,高度刚刚好才是最理想的。
换气时下巴恰好于水面上就够了,蝶时想象要尽量将身体向前延展有助起伏不过度、平稳地维持节奏。猛劲飙升的蝶看上去固然够虎、换气时间也好像多了,但若换来的只有十寥下的咆哮又何苦呢。
也别以为升高点就能换多点气,换气的多寡其实不太在乎能吸纳多少,却取抉于你能呼得多尽。先搞定正姿及距离再想速度才是王道,看看世界级的比赛就能发现高手的蝶都是擦水而出的,亦只有低身位才能带出最高效率;侧换气的技术就是将这个优势达成极致,用最低的身位来换取最高的效率。
老师们常提的重心不要上落转移太大,就是为了更高效率、重心更稳定地蝶;当节奏稳定再稍微放慢点就会变成轻松的悠蝶了。
【悠甩臂 轻放手】
泳池里听过有教练教小朋友甩臂要尽量快,有人会以为只要挥臂够快就不会拖水,其实也是错的。
严格来说,蝶泳中唯一最接近全身放松的状况,就是挥臂那段时间。这也是手臂能放松的黄金时段,可别错过这美好的拂水时段哦。
之前提过,拖水是因为出水升得不够好,出水不好是因为压胸做不好。改善了压胸这基础的技巧后出水的高度从此就是由自己决定的了。
更重要的一个问题是,当你快速甩臂时,入水就势必会大力下拍或下插,这是蝶泳最坏的状况。大力拍入水水阻固然会大,搞不好手先下插入水就肯定不能有好压胸,抱水推手相位顺错,破坏了波浪连贯性、恶性循环。
【肩先入 臂微张】
入水的次序:头→肩→手。这是持续不断的波浪加上正确挥臂下综合的必然结果,而不是目的。千万别为了这个次序而强硬让头先入水,若身体不是维系在持续波浪的基础上,头先入也是没有意义的。
头肩先入水的主要原因,是基于紧随的压胸上水作良好的预备,肩头放松微张而入、手掌置于高水位直肘轻轻挂入,有助泳者自然开肩、压胸、抱水、推手这串联动作,也能让波浪持续不断。相反,臂膀若然跟头胸同调,往后压胸的动作就会被臂膀拖慢了、抱水推手也会慢了半个相位,而导致第二腿早打这初中阶者常犯的毛病。(笔者从前也是因这个毛病而长期蝶不过五十)
同时,臂微张放松入水也有助大部分肩膀不够柔韧的业余爱好者慢慢加增柔软度,每下都用水冲开双臂的力度适中,开肩的果效比陆上的练习安全。当肩头柔韧开始提升,放松着的臂膀入水后被推压开而回弹之力就是压胸后抱水推手的最大助力,自然回馈,顺势而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