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尔塔——东乡族的自称。“撒尔塔”最早出现在15世纪作家纳沃伊的著作中,曾在中世纪的中亚地区广泛使用,对其含义,目前学术界还有争论。一般认为,这个词最初与商业有关,指商人、商队首领,后来泛指伊斯兰教教徒。近年来的研究成果表明,撒尔塔实指一个民族实体,是民族名称。11世纪以后,在中亚阿姆河、锡尔河和七河流域一带,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这个民族是由突厥诸部(包括回鹘、葛逻禄)、突厥化的中亚土著粟特人、古花剌子模人和其它土著居民,以及波斯人、阿拉伯人为主形成的。他们操突厥语,信奉伊斯兰教,经营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在人种上属欧罗巴人种和蒙古人种的混合体。13世纪成吉思汗率领的蒙古人西征中亚花剌子模,撒尔塔人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他们中的一部分人融入乌兹别克民族中;一部分人被蒙古人强征入伍,大批有技艺的工匠为蒙古军队服役,后来这部分人随蒙古军队东来,在中国河州以东的山区开荒屯田,逐渐由兵转民、安家落户,有些人成了回族的来源之一,其中一部分人在东乡地区戍边屯垦,以后由军户转为民 户,成为东乡族的主要来源。这些撒尔塔人与其它民族融合,逐渐形成了新的民族共同体——东乡族,他们仍自称“撒尔塔”。
Sart一词,在中世纪以来的中亚一直被广泛使用着。十一世纪以后,这个词在中亚具有了民族的意义,确指一个民族实体。蒙元以来,居住在我国甘肃中部被黄河、洮河、大夏河、广通河环绕的山地上的一部分信仰伊斯兰教、操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语言的人们,也曾自称撒尔塔(Sart),这个词实际上是这部分人的族称。但由于种种局限,我国史学界把这个词译作“回回”,用以指中亚信仰伊斯兰教的各民族。以后以讹传讹,掩盖了它的本来面目。本世纪五十年代初,人们把甘肃中部自称撒尔塔的那部分人识别为东乡族,又一次使撒尔塔这个词失去了作为民族名称使用的意义。因此,我们有必要拨开历史的迷雾,正本清源,还撒尔塔以本来面目
民族特征是识别民族的基本依据,东乡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了自身的特征。我国民族识别就是对那些在历史上形成的人们共同体的分布地域、语言、经济生活、物质文化、精神文化以及心理素质等族体特征进行广泛的调查,充分利用参照相关学科资料,并灵活运用斯大林关于现代民族定义的四个特征作综合的科学研究,来认定独立的民族。但是,近年来众多研究者认为,在民族称谓上称之为“东乡族” 这个名称,确实有点欠妥。
据有关专家考察,“东乡”二字最早出现在清代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清代在河州不设县的建制,而设立了相当于县的四个乡。河州知试装州王全臣废里甲改会社时,以河州为中心,分东、南、西、北四乡,河州以东称为“东乡”,遂有“东乡”二字。虽然“东乡”二字产生于清代前期,然而这个民族却产生于元末明初,距此己有300多年。以“东乡族”见称是解放初的事。
新中国成立后到1950年,中央组织有关专家和学者组成民族识别工作组,分赴全国各少数民族地区进行了民族识别工作,西北地区作为一块,在临夏设立了专门的民族识别工作组,最终把居住在东乡这块土地上的少数民族定名为东乡族。“这些专家和学者为西北地区的民族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
Sart一词,在中世纪以来的中亚一直被广泛使用着。十一世纪以后,这个词在中亚具有了民族的意义,确指一个民族实体。蒙元以来,居住在我国甘肃中部被黄河、洮河、大夏河、广通河环绕的山地上的一部分信仰伊斯兰教、操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语言的人们,也曾自称撒尔塔(Sart),这个词实际上是这部分人的族称。但由于种种局限,我国史学界把这个词译作“回回”,用以指中亚信仰伊斯兰教的各民族。以后以讹传讹,掩盖了它的本来面目。本世纪五十年代初,人们把甘肃中部自称撒尔塔的那部分人识别为东乡族,又一次使撒尔塔这个词失去了作为民族名称使用的意义。因此,我们有必要拨开历史的迷雾,正本清源,还撒尔塔以本来面目
民族特征是识别民族的基本依据,东乡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了自身的特征。我国民族识别就是对那些在历史上形成的人们共同体的分布地域、语言、经济生活、物质文化、精神文化以及心理素质等族体特征进行广泛的调查,充分利用参照相关学科资料,并灵活运用斯大林关于现代民族定义的四个特征作综合的科学研究,来认定独立的民族。但是,近年来众多研究者认为,在民族称谓上称之为“东乡族” 这个名称,确实有点欠妥。
据有关专家考察,“东乡”二字最早出现在清代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清代在河州不设县的建制,而设立了相当于县的四个乡。河州知试装州王全臣废里甲改会社时,以河州为中心,分东、南、西、北四乡,河州以东称为“东乡”,遂有“东乡”二字。虽然“东乡”二字产生于清代前期,然而这个民族却产生于元末明初,距此己有300多年。以“东乡族”见称是解放初的事。
新中国成立后到1950年,中央组织有关专家和学者组成民族识别工作组,分赴全国各少数民族地区进行了民族识别工作,西北地区作为一块,在临夏设立了专门的民族识别工作组,最终把居住在东乡这块土地上的少数民族定名为东乡族。“这些专家和学者为西北地区的民族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