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动物吧 关注:17,026贴子:239,781
  • 17回复贴,共1

寓言:需要动物来教我们人情味?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百年前,人们在亚马孙河两岸砍伐树木时,发现一种十分奇怪的现象,在电锯的轰鸣声中,所有的动物都逃离了,惟有一种叫做树虎的动物没有走。据记载,树虎是非常怕人的。工人们深感奇怪,不明白这些树虎为什么不走。 他们找来动物学家桑普。桑普的话让工人们吃惊,他说一定有一只树虎被树胶沾在了树上了,所以其他的树虎才不走。 大家仔细搜寻,果然发现树干上有一只树虎。原来,一千只树虎里,总会有一只被树胶粘住,从此再不能动弹。让人感动的是,一动不动树虎仍然能在世上活很多年。因为周围的树虎都会来轮番喂它。伐木工人听了如此的说法被深深感动,他们将整棵树移到森林的深处。于是,所有的树虎也都跟着迁移了。 但多少年后,树虎还是在世上灭绝了。因为它的毛皮非常昂贵。于是,有人先将一只树虎用胶粘在树上,其他树虎便相继跟来,寻食喂养这只不能动的树虎。善良使它们纷纷落入猎人的圈套。被贪婪者一网打尽。


IP属地:辽宁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16-01-07 14:15回复
    一只北极鼠,被猎人的夹子夹住了后腿,夹子又被缠在了树上,除了等死,北极鼠别无选择。但它没死,直到一年后,它的后腿脱落,一瘸一拐地逃生了。而这一年中,总会有几只母鼠来喂养它。于是,人们又利用北极鼠的善良,将北极鼠捕获。慢慢的,北极鼠同样也被灭绝了。


    IP属地:辽宁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16-01-07 14:16
    回复
      南非沙漠里还有一种动物叫沙龙兔,沙龙兔之所以能在沙漠里成活不被干死,完全是因为一种团结的精神。沙漠每两年才会下一次像样的雨水,这对于任何生命都极为珍贵。每次下雨,成年的沙龙兔都会跑上几十里,不吃不喝,不找到水源绝不回来。每次它们都能把好消息带给大家。它在返回来时,连洞也不进,因为沙漠中的雨水有时会在一天内蒸发掉。这又是沙龙鼠一两年中惟一的一次正经补水。于是,为争取时间,平日很少见到的沙龙兔群集的景象出现了。大队大队的沙龙兔,会在这只首领的带领下,跑上几十里去喝水。 而那只成年沙龙兔,一般都会在到达目的地后,因劳累而死去。又是人类,利用沙龙兔的这一特点,故意设制假水源,当大批沙龙兔到达地点后,却发现那里根本没有水而渴死在沙地上。于是,捕猎者便不费吹灰之力地把它们装入口袋。


      IP属地:辽宁来自iPhone客户端3楼2016-01-07 14:16
      回复
        动物的善良与奉献精神,让人类感动。而人类的残忍,却让人类自己胆寒。据世界动物组织的调查表明,许多动物,如此善良、如此献身的精神,正是它们繁衍的需要。这种善良与献身,是它们代代相传,永远生存下去的基础。世上没有任何天敌能够战胜善良。只有人类做着灭绝善良的事。 世上的许多动物,都是在善良的奉献中被人利用,被人类灭杀的。所以人类要讨论的问题,并不是杀生与不杀生的问题,而是灭绝还是保护善良的问题。


        IP属地:辽宁来自iPhone客户端4楼2016-01-07 14:17
        回复
          说明人情早就已经不是这个味儿?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6-03-05 07:51
          收起回复


            IP属地:广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6-03-11 15:50
            回复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6-03-19 23:41
              回复
                我想说,全是伪科学
                你们的爱心可嘉,但是也要注重科学,这就是段子,不是事实


                IP属地:山东11楼2016-04-15 20:04
                收起回复
                  我没有事实的例子可以证明人需要动物来教人情味这种东西,但是我可以证明你举的例子都是假的
                  1世界上没有树虎这种动物,这篇文章我很长时间之前就看过,纯粹是弘扬正能量,心灵鸡汤。
                  2.北极鼠,没有北极鼠这种动物,而且北极都是苔原和冰原,哪来树
                  3.没有沙龙兔这个物种
                  这鸡汤有毒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6-04-15 22:27
                  收起回复
                    你说这些我早就知道 并不能证明你就多聪明或者多么正直。有些人以为说实话就是善良 但那只是自作聪明 没有明白什么是真正的善恶 是非 邪正 真伪。这个时代 邪恶的谎言遍布每个角落 使得人们不分真假的效仿 因为大家听骗不听劝。有人骗你做恶的时候 没有人站出来 “仗义执言” 恰恰在“骗”你向善的时候 他却“义正严辞”了 。我倒是不在意一些善意的“谎言” 且希望多一些 即使类似你这样的“智者”会笑我愚昧 愚就愚嘛 嚯嚯


                    IP属地:辽宁来自iPhone客户端13楼2016-04-15 22:42
                    回复
                      关于是非 仁者见仁吧

                      是非'很难辨别,因为我们世间人的标准,跟圣贤人的标准也不相同。
                         ‘鲁国之法',春秋时候鲁国的法律。
                         ‘鲁人有赎人臣妾于诸侯,皆受金于府',‘府'是官府。这个人为什么会到诸侯家里面去做臣妾呢?(‘臣妾'就是佣人。)都是有罪、犯法的人,分发在达官显要家中服劳役。只要有人肯拿钱把他赎回来,就等于替他缴罚金,他就可以恢复自由,这是好事情!政府奖励社会上有钱的人多做一些好事,能帮助这些人恢复自由,让他改过自新,重新做人。
                         ‘子贡赎人而不受金',子贡在诸侯家里,把佣人赎回来,政府的奖励他不接受。
                         孔子闻而恶之。曰赐失之矣。夫圣人举事。可以移风易俗。而教道可施于百姓。非独适己之行也。今鲁国富者寡而贫者众。受金则为不廉。何以相赎乎。自今以后。不复赎人于诸侯矣。
                         子贡不接受政府的奖励,孔子听了很不高兴。‘曰:赐失之矣!'‘赐'是子贡的名字,老师叫学生是称名字。说:“赐,你做错了!”
                         ‘夫圣人举事,可以移风易俗,而教道可施于百姓',这就是圣人的是非观念,跟世人不一样。他看的是整个社会,希望建立良好的风俗习惯、道德标准;圣人的教导是普遍为老百姓所建立的,不是为个人。如果单就个人来讲,子贡这种做法是难能可贵、值得赞叹的;但是他把风俗习惯破坏了,他的过失在此。
                         ‘非独适己之行也',不是为某个人。
                         ‘今鲁国富者寡而贫者众',在当时,鲁国社会上贫穷的人多,富有的人少。
                         ‘受金则为不廉,何以相赎乎?自今以后,不复赎人于诸侯矣',政府的奖励对一般百姓有鼓舞的作用,今天子贡不接受奖励,大家称你是好人;以后有人做这件事情,政府的奖励,他们也就不敢接受了。一接受,人家就说是为图奖励而做的,于是大家都不愿做了,那么政府这个好的制度就被破坏了。如果要鼓励一般人都行善事,子贡应当要接受政府奖励,不是为了个人,而是为社会大众。这是圣人与常人见解不同处。
                         子路拯人于溺。其人谢之以牛。子路受之。孔子喜曰。自今鲁国。多拯人于溺矣。
                         子路在路上,看到一个人掉在水里,快要淹死了,就下去把他救上来。这个人牵一头牛送给子路,感谢他救命之恩,子路就接受。孔夫子知道了很欢喜,赞叹子路说:“从今以后,鲁国人‘多拯人于溺矣'--人有急难的时候,勇于救人的人就多了。”为什么?被救的人一定感谢;救人的人他还会接受感谢。这是鼓励大家救助灾难。
                         自俗眼观之。子贡不受金为优。子路之受牛为劣。孔子则取由而黜赐焉。乃知人之为善。不论现行。而论流弊。不论一时。而论久远。不论一身。而论天下。
                         这是孔子的真实教诲,应当切记深思笃行。
                         ‘孔子则取由而黜赐焉',孔子的看法跟世间人刚好相反。他赞叹子路,而不赞成子贡的做法,这是有很深的道理的。
                         ‘乃知人之为善--不论现行,而论流弊;不论一时,而论久远;不论一身,而论天下',你看大圣大贤,眼光看得远大、看得深微;凡夫眼光浅近,只看眼前,不知道他的行为对于后世的影响。我们要为整个社会、国家,乃至于整个世界来设想,于后世的历史来观察,这样你的看法就完全不相同了,你就会知道孔夫子的看法是正确的。所以善恶不能只看眼前现行,要晓得它对历史、对后世久远以后的影响,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
                         现行虽善。而其流足以害人。则似善而实非也。
                         现前表面上看是善,实际上不善。在一个人是善,在一时是善;在一个社会是不善,在后世是不善。所以佛法里面讲善恶就不讲‘现行'。今世善不是真善;后世善、生生世世都善,佛说这是善。现在是善,来世不善,后世不善,要到三途地狱去,这不是善;这一世善,来世善,后世更善,这才叫做真善。
                         现行虽不善。而其流足以济人。则非善而实是也。然此就一节论之耳。他如非义之义。非礼之礼。非信之信。非慈之慈。皆当决择。
                         像子路接受人家的牛,好像是不善;‘而其流足以济人,则非善而实是也',这是真善。‘然此就一节论之耳',这是就一桩事情来说明,什么叫“是”,什么叫“非”。
                         ‘他如非义之义、非礼之礼、非信之信、非慈之慈,皆当决择'。什么叫“道义”?什么是“礼敬”?什么是“信用”?什么是“慈悲”?这里都有“是”有“非”,如果不能辨别,往往自以为行善,其实造了大恶。讲修福,没有智慧的人怎么修福?真的要有福、要有慧;没有福慧,想修福也修不到福。


                      IP属地:辽宁来自iPhone客户端15楼2016-04-15 22:48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