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的后期,着重描写了义渠君和芈月的感情,以及义渠与秦国的纠葛。在我看来,义渠君竟不值得同情。
他居功自傲,自认为在秦王登基以及后来平定诸公子之乱、东出征讨的过程中,义渠战功赫赫;可是这些功绩,秦国都已经按照律法逐一封赏。他竟自伐其功,竟然想裂地而王。如果按照他的这种想法,那樗里疾、司马错、魏冉、白起等也都出了不少力,如果都裂地而王,那秦国就会四分五裂,不复存在。若说秦王是继承祖业,完全没错。那嬴稷若不是有公子的身份以及惠王的遗诏,难道仅凭武力就可以当上秦王吗?
义渠君厚此薄彼。虎威杀人,按照秦律本就应该处死。虎威自刎之后,他却蛮不讲理,怪罪在蒙骜和庸芮的头上。岂不知虎威是一条人命,那被虎威杀害之人不也是一条人命吗?虎威死后,自有义渠诸位兄弟照看其家人,可那被杀之人,本就家境贫寒,又有何人照看其家小。
他最大的失败在于不知进退。秦王日益成人,很多事情上渐渐有了自己的立场和主见。他却飞扬跋扈,完全不将秦王放在眼里,进退不请、以下犯上、不守君臣之礼。他得罪了秦国权力最大的人,义渠势必没有好下场。义渠人在咸阳为非作歹,他不加约束。秦国一再忍让,几番让步,义渠人却不知好歹,变本加厉。在虎威已经杀人的情况下,义渠君竟做出劫狱这种火上浇油的事情。义渠人的行事被朝臣所不容,才有了杀身之祸。
若说他对于芈月的爱,他这根本不叫爱,而是占有欲。一口一个“我的女人”,他一个小小的义渠君,如何受得起秦国的太后。他取了秦国的太后,是无望之福,可同时也伴随着无望之祸。正因如此,老巫才极力反对这场婚事。
相较之下,黄歇就值得钦佩了。黄歇至始至终都爱着芈月,一心为了芈月着想。起初芈月割舍不下嬴稷,不愿同他回楚国。他选择一个人离开。后来,在燕国,芈月选择回秦国,他也一个人悄然离开。芈月一心想治理好秦国,而他也留下来一心帮助芈月。不仅帮她处理政务,更为她保住义渠君的孩子出谋划策。试问有几个男人会为了心爱的女人而去保护这个女人和别人的孩子。况且义渠君是曾置黄歇死地的人。黄歇的胸襟之宽广,是无法用言语形容的。
爱不是占有,而是付出。义渠君不及黄歇万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