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葫芦杀手
8月3日,周日,晚上7点半,在高碑店兴隆家园小区旁的休闲广场上,正和舞伴齐步跳华尔兹的张大爷突然倒地不起,在他的心口上,插着一只竹签。据第二天的《法制晚报》描述,民警根据竹签尾端的冰糖渣判定,这是一只糖葫芦签子。
这已经是近来本市出现的第四起糖葫芦杀人案。而死者,大多是此前有过不良记录的留案底之人。老张因为涉嫌在钢厂拆迁中徇私舞弊挪用公款,最近刚刚辞去后勤部长职位。据不久前传出的消息,因为证据不足,他的调查已经终结。
第三天的《法制进行时》栏目,对最近频发的“糖葫芦杀手”肆虐,表达了谴责和担忧,并建议严格审查全市的糖葫芦摊贩,以尽快查处这种扰乱市序的恐怖行径。
8月6日,周三,市面上已经看不到卖糖葫芦的摊贩身影,就连游人如织的王府井小吃街上,此前生意火爆的糖葫芦也被换成了驴打滚。远道而来的游客们,不得不望着斜插在招牌上的血红色竹签,大流口水。
1、小警察
赵三这几天突然闲了下来,这种感觉很不好。自从三年前因为过失杀人被涡阳县公安局除名以来,他还从没像现在这么闲过。能够睡到自然醒,就是一种可怕的无人需要的状态,这种状态对他来说,意味着自己没有价值。这种无处可去的感觉,除了被单位除名那次之外,就属那年高考之后,在外公家等录取消息时的百无聊赖,来得刻骨铭心。
赵三上学的时候喜欢看侦探小说,从初中开始就立志要做个警察。可惜,高中因为看了太多网络小说,没考出什么好成绩,也就没考上好的公安名校。在省城上了一个三流大学之后,层层找人托关系,才勉强进了县公安局的城关派出所,当个协警。
在别人眼里,协警和“临时工”、“城管”、“保安”好像区别不大,但对于赵三来说,协警就是警察。活了二十五年,他终于做了一件称心如意的事。
但一心想破案立功的赵三,跟别人很不一样。在这样的小县城,一个想出人头地的协警,有多不招人待见,经常看TVB刑侦剧的观众应该很容易猜到。
赵三的独特之处在于,他不但不招人待见,还有点倒霉。
那年城南九龙桥上的抢劫案,因为他的积极参与,变成了劫匪袭警拒捕被枪杀。死者家属带着一百多个亲戚,在派出所闹了一星期,最后以县公安局赔钱了事。
赵三,则丢了工作。
老家呆不下去,他就来到从小梦寐以求的帝都。
但一来没有工作经验,二来不知道自己除了警察还能做什么。在老乡的鼓动之下,警察赵三成了糖葫芦师傅赵三。
他每天早起去进货,把新鲜的山楂洗净,按每天预估能够卖出的量存货;把冰糖熬好,亲手把糖葫芦穿上竹签,插到草把上;蹬着从老乡那儿借来的电动三轮车,在帝都的各个街道流窜。
但因为这个可恶的糖葫芦杀手,他已经三天没有出货了。
2、大侦探
其实早在警察封杀帝都糖葫芦摊位之前,赵三就已经开始注意这几宗杀人案。
死者多是五十岁上下的中老年人,体弱多病,行动不便,基本有过案底,有些蹲过监狱,其中两个还在文革时做过红卫兵。
“这个杀人犯很有可能是仇杀,替受过伤害的亲人报仇,或者受人之托,为过去的罪孽找一个说法。”赵三分析得头头是道,但同屋合租的老乡,却只是眼盯着电视屏幕,一个满天飞来飞去的古装电视剧正打得热闹。
“但最蹊跷的地方在于,杀手为什么要用糖葫芦竹签杀人?”这是赵三百思不得其解的地方。他看着手里穿着糖葫芦的竹签,黏黏的冰糖裹在手上,竹签穿过山楂时,竟然会有一丝丝莫名的兴奋感。
赵三暗中找到帝都糖葫芦竹签的源头供货商, 跟他做了一个交易。在第二起糖葫芦杀人案发生之后,赵三收到的竹签上,已经暗中做了记号。根据不同区县,竹签供货商以不同符号做了标记,再根据不同长度、色泽区分,通过竹签就能把整个京城的糖葫芦摊位分成100个区域。
由于第三起案件和第四起案件接连发生,而且时间在同一个周末,根据糖葫芦的供货流程,周末的竹签不会这么快换掉。赵三一边通过电视和报纸上的凶器特写找竹签的标记,一边在一张一块钱一份的地图上锁定这支竹签所属的区域。那张地图还是刚到北京不久,第一次坐地铁时,赵三出于好奇或者同情从一个黑瘦的卖报小孩手里买来的。
但问题是这个区域有多达二十多个摊位,怎么找到杀手买糖葫芦的那家呢?
“杀手每次杀人都是在傍晚时分,刚好夜幕初上,一种可能是杀手属于晚睡晚起人群,下午才开始出门活动;一种可能是那家糖葫芦摊位是下午才出来摆卖,甚至跟广场舞的时间保持一致,一般在下午5点半之后才开始出摊。”赵三幻想着自己走在广场舞大妈的身边,侧耳倾听街边糖葫芦的叫卖声,他更倾向于第二个判断。如果是一个晚睡晚起的人,吃过午饭已经到了下午,这时候再来一根糖葫芦,实在有点腻——更何况还要吃干净整根去杀人,想想实在有点饱胀到恶心。
赵三知道,这个区域摆夜场卖糖葫芦的人共有五个。
经过一天的跟踪,赵三发现,固定位置摆卖的只有两人。但其中那位白胡子大爷,基本上只在广场舞密集的公园附近摆卖;当天时间刚到6点左右,天色未黑时,他的糖葫芦就基本上卖光了。如果等到第四个死者被杀的7点半,难道杀手拿一个糖葫芦要吃一个半小时,或者放了一个半小时才去吃掉?这对于一个喜欢吃糖葫芦的吃货来说,不太符合常理。
那么答案只有一个,那位在亚洲假日小区门口摆卖的摊位,就是凶手常吃的那家。经过攀谈,赵三很快找到他的几位常客。
3、一个秘密
8月7日,周四,晚上九点一刻,赵三躺倒在兴隆公园的一座假山后面,成为第五位受害者。赵三躺在假山下的小桥边,像个捞月亮的诗人,一动不动,他的血迹顺着腰部缓缓流过。凶手刚刚从公园北门冲出去,就被守在那里的警察逮个正着。
第二天,在民航医院的住院部里,腰上缠着绷带的赵三,面色苍白,正在接受媒体专访。
年轻记者表示无法理解的是,一个糖葫芦摊贩,为什么要冒着生命危险,去跟踪一个可能是杀人凶手的危险人物。这位记者带着黑框眼镜,瘦削的身材看起来弱不禁风,如后来赵三对老乡说的那样,“可以看得出来,他比较惜命”。
赵三随口说了一通自己小时候想要当英雄的梦想,长大做警察的伤心往事,以及在帝都助人为乐的平常琐事。说着说着,都快把自己感动哭了。这时一个护士过来给他倒水,水声从容不迫,不急不缓地从热水瓶中倾泻而出。赵三突然停下口中的话,发了一会呆。
黑框眼镜记者正奋笔疾书,一一记下刚才赵三说话的重点。在他的记述下,赵三根本就是雷锋转世,不去拿个感动中国人物提名,简直天理不容。
赵三突然看着记者的眼睛说:你有没有暗恋过一个人?
记者愣住了,憋红脸说:有,不过——很久以前了。
赵三:嗯,那我可以告诉你实情了。
记者:什么实情——难道糖葫芦杀手是你自己?!
赵三:不是!你侦探小说看多了吧!
记者:那你想说的是?
赵三:我其实是为了一个姑娘。每周五晚上,那个穿粉蓝色裙子的姑娘,都会找我买糖葫芦。
记者:因为这个,拼命也行?
赵三:拼了命也行,不过最好别拼命,要不然没人给她做糖葫芦了怎么办?
8月3日,周日,晚上7点半,在高碑店兴隆家园小区旁的休闲广场上,正和舞伴齐步跳华尔兹的张大爷突然倒地不起,在他的心口上,插着一只竹签。据第二天的《法制晚报》描述,民警根据竹签尾端的冰糖渣判定,这是一只糖葫芦签子。
这已经是近来本市出现的第四起糖葫芦杀人案。而死者,大多是此前有过不良记录的留案底之人。老张因为涉嫌在钢厂拆迁中徇私舞弊挪用公款,最近刚刚辞去后勤部长职位。据不久前传出的消息,因为证据不足,他的调查已经终结。
第三天的《法制进行时》栏目,对最近频发的“糖葫芦杀手”肆虐,表达了谴责和担忧,并建议严格审查全市的糖葫芦摊贩,以尽快查处这种扰乱市序的恐怖行径。
8月6日,周三,市面上已经看不到卖糖葫芦的摊贩身影,就连游人如织的王府井小吃街上,此前生意火爆的糖葫芦也被换成了驴打滚。远道而来的游客们,不得不望着斜插在招牌上的血红色竹签,大流口水。
1、小警察
赵三这几天突然闲了下来,这种感觉很不好。自从三年前因为过失杀人被涡阳县公安局除名以来,他还从没像现在这么闲过。能够睡到自然醒,就是一种可怕的无人需要的状态,这种状态对他来说,意味着自己没有价值。这种无处可去的感觉,除了被单位除名那次之外,就属那年高考之后,在外公家等录取消息时的百无聊赖,来得刻骨铭心。
赵三上学的时候喜欢看侦探小说,从初中开始就立志要做个警察。可惜,高中因为看了太多网络小说,没考出什么好成绩,也就没考上好的公安名校。在省城上了一个三流大学之后,层层找人托关系,才勉强进了县公安局的城关派出所,当个协警。
在别人眼里,协警和“临时工”、“城管”、“保安”好像区别不大,但对于赵三来说,协警就是警察。活了二十五年,他终于做了一件称心如意的事。
但一心想破案立功的赵三,跟别人很不一样。在这样的小县城,一个想出人头地的协警,有多不招人待见,经常看TVB刑侦剧的观众应该很容易猜到。
赵三的独特之处在于,他不但不招人待见,还有点倒霉。
那年城南九龙桥上的抢劫案,因为他的积极参与,变成了劫匪袭警拒捕被枪杀。死者家属带着一百多个亲戚,在派出所闹了一星期,最后以县公安局赔钱了事。
赵三,则丢了工作。
老家呆不下去,他就来到从小梦寐以求的帝都。
但一来没有工作经验,二来不知道自己除了警察还能做什么。在老乡的鼓动之下,警察赵三成了糖葫芦师傅赵三。
他每天早起去进货,把新鲜的山楂洗净,按每天预估能够卖出的量存货;把冰糖熬好,亲手把糖葫芦穿上竹签,插到草把上;蹬着从老乡那儿借来的电动三轮车,在帝都的各个街道流窜。
但因为这个可恶的糖葫芦杀手,他已经三天没有出货了。
2、大侦探
其实早在警察封杀帝都糖葫芦摊位之前,赵三就已经开始注意这几宗杀人案。
死者多是五十岁上下的中老年人,体弱多病,行动不便,基本有过案底,有些蹲过监狱,其中两个还在文革时做过红卫兵。
“这个杀人犯很有可能是仇杀,替受过伤害的亲人报仇,或者受人之托,为过去的罪孽找一个说法。”赵三分析得头头是道,但同屋合租的老乡,却只是眼盯着电视屏幕,一个满天飞来飞去的古装电视剧正打得热闹。
“但最蹊跷的地方在于,杀手为什么要用糖葫芦竹签杀人?”这是赵三百思不得其解的地方。他看着手里穿着糖葫芦的竹签,黏黏的冰糖裹在手上,竹签穿过山楂时,竟然会有一丝丝莫名的兴奋感。
赵三暗中找到帝都糖葫芦竹签的源头供货商, 跟他做了一个交易。在第二起糖葫芦杀人案发生之后,赵三收到的竹签上,已经暗中做了记号。根据不同区县,竹签供货商以不同符号做了标记,再根据不同长度、色泽区分,通过竹签就能把整个京城的糖葫芦摊位分成100个区域。
由于第三起案件和第四起案件接连发生,而且时间在同一个周末,根据糖葫芦的供货流程,周末的竹签不会这么快换掉。赵三一边通过电视和报纸上的凶器特写找竹签的标记,一边在一张一块钱一份的地图上锁定这支竹签所属的区域。那张地图还是刚到北京不久,第一次坐地铁时,赵三出于好奇或者同情从一个黑瘦的卖报小孩手里买来的。
但问题是这个区域有多达二十多个摊位,怎么找到杀手买糖葫芦的那家呢?
“杀手每次杀人都是在傍晚时分,刚好夜幕初上,一种可能是杀手属于晚睡晚起人群,下午才开始出门活动;一种可能是那家糖葫芦摊位是下午才出来摆卖,甚至跟广场舞的时间保持一致,一般在下午5点半之后才开始出摊。”赵三幻想着自己走在广场舞大妈的身边,侧耳倾听街边糖葫芦的叫卖声,他更倾向于第二个判断。如果是一个晚睡晚起的人,吃过午饭已经到了下午,这时候再来一根糖葫芦,实在有点腻——更何况还要吃干净整根去杀人,想想实在有点饱胀到恶心。
赵三知道,这个区域摆夜场卖糖葫芦的人共有五个。
经过一天的跟踪,赵三发现,固定位置摆卖的只有两人。但其中那位白胡子大爷,基本上只在广场舞密集的公园附近摆卖;当天时间刚到6点左右,天色未黑时,他的糖葫芦就基本上卖光了。如果等到第四个死者被杀的7点半,难道杀手拿一个糖葫芦要吃一个半小时,或者放了一个半小时才去吃掉?这对于一个喜欢吃糖葫芦的吃货来说,不太符合常理。
那么答案只有一个,那位在亚洲假日小区门口摆卖的摊位,就是凶手常吃的那家。经过攀谈,赵三很快找到他的几位常客。
3、一个秘密
8月7日,周四,晚上九点一刻,赵三躺倒在兴隆公园的一座假山后面,成为第五位受害者。赵三躺在假山下的小桥边,像个捞月亮的诗人,一动不动,他的血迹顺着腰部缓缓流过。凶手刚刚从公园北门冲出去,就被守在那里的警察逮个正着。
第二天,在民航医院的住院部里,腰上缠着绷带的赵三,面色苍白,正在接受媒体专访。
年轻记者表示无法理解的是,一个糖葫芦摊贩,为什么要冒着生命危险,去跟踪一个可能是杀人凶手的危险人物。这位记者带着黑框眼镜,瘦削的身材看起来弱不禁风,如后来赵三对老乡说的那样,“可以看得出来,他比较惜命”。
赵三随口说了一通自己小时候想要当英雄的梦想,长大做警察的伤心往事,以及在帝都助人为乐的平常琐事。说着说着,都快把自己感动哭了。这时一个护士过来给他倒水,水声从容不迫,不急不缓地从热水瓶中倾泻而出。赵三突然停下口中的话,发了一会呆。
黑框眼镜记者正奋笔疾书,一一记下刚才赵三说话的重点。在他的记述下,赵三根本就是雷锋转世,不去拿个感动中国人物提名,简直天理不容。
赵三突然看着记者的眼睛说:你有没有暗恋过一个人?
记者愣住了,憋红脸说:有,不过——很久以前了。
赵三:嗯,那我可以告诉你实情了。
记者:什么实情——难道糖葫芦杀手是你自己?!
赵三:不是!你侦探小说看多了吧!
记者:那你想说的是?
赵三:我其实是为了一个姑娘。每周五晚上,那个穿粉蓝色裙子的姑娘,都会找我买糖葫芦。
记者:因为这个,拼命也行?
赵三:拼了命也行,不过最好别拼命,要不然没人给她做糖葫芦了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