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舞吧 关注:13贴子:217

满舞之萨满舞一个分支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萨满教巫师在祭祀、驱邪、祛病等活动中的舞蹈。萨满舞表现出原始宗教信奉万物有灵和图腾崇拜的内涵,舞蹈时,巫师服装饰以兽骨、兽牙,所执抓鼓既是法器又是伴奏乐器,有的头戴鹿角帽、熊头帽或饰以鹰翎。动作也大抵模拟野兽或雄鹰。至20世纪中期,在中国的蒙古、鄂伦春、满、赫哲、维吾尔等北方十几个民族中还有遗存。萨满舞在祷词、咒语、吟唱和鼓声中进行,充满神秘色彩,


1楼2016-01-21 12:10回复
    满族称萨满舞为“跳家神”(请家宅之神)或“烧旗香”(旗人请神,以区别于汉人。)。


    3楼2016-01-21 12:12
    回复
      表演时,萨满腰系长腰铃,手持抓鼓或单鼓,在击鼓、摆铃声中,延请各路神灵,请来神灵(俗称“神附体”)后,即模拟所请之神的特征作各种神灵的表演。


      4楼2016-01-21 12:12
      回复
        。如请来“鹰神”,要拟鹰飞舞,啄食神桌上的供品;请来“虎神”,则蹿跳、扑抓,并和在场者交流;或者在黑暗神秘的气氛中舞耍点燃的香火,表示已请来“金花火神”。 蒙古族称萨满舞为“博”、“博舞”。过去,萨满的神帽上有鹰的饰物,身穿带有飘带的法裙,腰间系有9面铜镜,以显示其神威、法力;表演时,法器用单面鼓,以一名萨满为主,另有一二名萨满为之击鼓伴奏,舞蹈多模拟鸟兽与各种精灵的动态,最后多表演“耍鼓旋转”;技艺高超者,手持多面鼓作各种姿态的连续旋转。现在,这些表演虽仍有遗存,但能作高技艺旋转者已很少。


        5楼2016-01-21 12:13
        回复
          萨满舞俗称“跳神”,是巫师在祭祀、请神、治病等活动中的舞蹈表演,属于图腾崇拜、万物有灵宗教观念的原始舞蹈,至今在蒙古、满、锡伯、赫哲、达斡尔、鄂伦春、鄂温克及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等民族中仍有遗存。萨满舞的文化特征体现在与萨满教有关的神话故事、请神的唱词、鼓的击打与各种法器的运用之中。萨满跳神的神歌,多是经口头传下来的,其歌词既反映出本的民族心理,也是萨满舞蹈形象的描述。萨满舞的动作是人们在母系氏族——父系氏族发展阶段,对原始渔猎、采集、原始农耕、牧畜等劳动生活的反映;对动物、植物、无生物作为图腾崇拜原始观念的反映。萨满教神话传说中和动物有关的居多,因此,萨满舞中多有熊等动物的形象。


          7楼2016-01-21 12:13
          回复
            从现在萨满的神衣、法器、跳神中,还可看到原始氏族生活与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产生时代的原始文化的痕迹。


            8楼2016-01-21 12:13
            回复
              如鄂温克族萨满——牛拉,她把神衣上缝的12对小铁片解释为人的12对肋骨,它能为人治病消灾;达斡尔族萨满——黄格,她把神衣上360颗贝解释为一年的360天,腰间系着24条腰带的法裙,表示24个节气,达斡尔族崇拜鹰,舞蹈中有模拟鹰的形象;鄂温克族萨满舞的服饰要缀以兽骨、兽牙,所用的抓鼓既是法器又是伴奏乐器,其鼓面与鼓槌都要包以兽皮,表演中有模拟熊与鹰的形象;鄂伦春族萨满头戴鹿角神帽,表演中有鹿与熊的形象;赫哲族萨满的抓鼓要蒙以鹿皮,每年春、秋两季鹿神节时,萨满要跳鹿神舞。


              9楼2016-01-21 12:14
              回复
                研究萨满舞蹈之前首先需要了解萨满舞蹈的表演者和传承人——萨满。


                10楼2016-01-21 12:14
                回复
                  首先,对于“萨满”一词的来源和本义,学术界有广狭两种解释。其一,是归于通古斯语族、蒙古族以及突厥语系的说法。学术界认为,其他民族对萨满有不同的称呼,而只有通古斯语族的人一直称之为Saman,没有别的名称。


                  11楼2016-01-21 12:14
                  回复
                    在西伯利亚地区雅库特、布里亚特人中也用萨满一词,但还有孛额、巫都干等称呼。另外,从萨满教的起源来看,有关萨满教产生的各种传说和故事的共同母题最早者几乎都产生于西伯利亚和通古斯语系的民族中。经过多次的调查,大多数学者都从中找出了属于乌拉尔·阿尔泰语系宗教体系的因素。持这种观点的代表人物有尼斡拉滋(著有《西伯利亚各民族之萨满教》,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油印本)。R·费思也认为萨满教是北亚的精灵统御者。秋浦主编的《萨满教研究》一书也认为“萨满教一词来源于通古斯语,意为激动、不安和疯狂的人。


                    13楼2016-01-21 12:15
                    回复
                      秋浦主编的《萨满教研究》一书也认为“萨满教一词来源于通古斯语,意为激动、不安和疯狂的人。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的满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赫哲族和锡伯族,都称他们的巫师为萨满”。此外,任继愈主编的《宗教词典》也持这种观点,认为“萨满”一词为满—通古斯语族语言,原意为“因兴奋而狂舞的人”,后为萨满教巫师的通称。贺·宝音巴图在他的《蒙古萨满教事略》一书中提出萨满一词来源于蒙古语的“Samarahu”一词的观点。而刘小萌、定宜庄合著《萨满教与东北民族》一书认为萨满一词是鄂温克语。据早期的记录,《三朝北盟会编》有“珊蛮者女真语巫妪也”的记载。


                      14楼2016-01-21 12:15
                      回复
                        学术界另一种观点认为,萨满一词来自于巴厘语Samana或梵文中的Sramana,在中文里被翻译成“沙门”。梵


                        15楼2016-01-21 12:16
                        回复
                          梵语sramana意为“乞丐之僧”;巴厘语的samana是梵语sramana的转写。此说于1820年由雷缪塞提出;继之,克拉普罗特设想,西伯利亚从印度与佛教一起接收下萨满一词;希罗科戈罗夫(即史禄国)支持这种假设,认定它来源于sramana,由于吐鲁番和敦煌文物的发现,他认为这种假设似乎可以确信。


                          16楼2016-01-21 12:16
                          回复
                            佛教很可能不依靠外力而进入中亚细亚和中国,sramana是特别宗派的僧侣,而saman则是其中某一支派的成员。因此这两个词应具有共同的梵语词源。sramana可能通过中亚细亚到达满洲通古斯地区,演变成samana。这就等于是说,萨满一词越过整个蒙古地区而未留下丝毫痕迹。持这种主张的另一位代表人是语言学家鲍培教授。这种说法,首先在语音学上就难以解释得通。满洲通古斯诸语言在词首不接受复辅音和r辅音,即使与sramana有同源的可能,也只能变为sramana,而不会是samana或ramana。由于这种假设的立论不足,很早就为许多学者所否定。


                            17楼2016-01-21 12:16
                            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18楼2016-01-21 12:4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