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百年战争洗礼的法国毫无疑问是站立在当时欧洲的雄狮,拥有着西欧强国中最大的军队:常备化的赦令骑士团、瑞士步兵的坚强核心,更不用说那些耗费巨资引进进口金属和技术人员的炮兵。这支军队的三种武装力量密切配合。迈克尔•霍德华将查理八世时期的部队称之为最初的“现代化”军队。
然而令法国人颇为尴尬的是,这支强大军队的核心:瑞士步兵却完全是由异邦人组成。其实这样情况在当时雇佣军成风的时代本身并不奇怪,问题是与瑞士步兵骄人战绩享有的盛誉相比,法国本土步兵的表现却颇为糟糕。当时人们普遍认为法国的本土步兵特别是近战步兵是全欧洲最弱的。有些人甚至认为是法兰西的民族性决定了他们不可能成为合格的步兵。
法兰西弓箭手
事实上,刚经历过百年战争洗礼,在英国步兵手中吃过不少亏的法国人不可能不知道步兵在战争中的重要作用。除了广泛的雇佣优秀的佣兵之外,法国国王也同样尝试组建可靠的本土步兵。1448年颁布了一道法令,每50户人家就要提供一人作为弓箭手或者十字弓手,并且还要为其支付军饷,购买装备。作为后备力量的农民会在周末进行训练。如果无力提供装备,就有所在教区提供。薪酬的形式统一由税收所得发放,这些士兵每月可以获得4法朗的收入。这就是“法兰西弓箭手”(francs archers)。依靠这个制度,法国当时拥有了一支被认为是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常备性民兵,规模达8000人。
如果以中世纪的民兵部队的要求眼光看这样一支部队已经确实够好的了。但是,这种性质的部队显然难以应付15世纪末叶那种更高强度的战争,特别是对比当时那些带有一定近代化特征的瑞士步兵,德意志步兵时更为明显。在 1479年的盖根特战役,在面对弗兰德斯人时的拙劣表现,证明他们并不可靠。此后虽然这支部队一定程度上开始重视了近战训练,但在1493年的福尔沃斯伏击战依然表现糟糕。正是由于他们的无能,使主战场并未失利的法军丢失了所有辎重。“法兰西弓箭手”装备杂乱,缺乏纪律已经被认为没什么用处。
步兵团改革
在这样情况下,法国不得不继续使用瑞士人作为步兵主力,但是瑞士人高昂的价格和桀骜不驯的自信让法国人在战场上难以驾驭,并因此导致了比柯卡和帕维亚等多次失败。痛定思痛的弗朗西斯一世决定尝试建立一支以定期付酬步兵团形式的新式步兵以取代瑞士人,并且解散了无用的“法兰西弓箭手”。新式的步兵团将达到达7个,每个步兵团6000人。兵员分别是从勃艮第、香槟、朗格多克、诺曼底、皮卡迪以及道芬一普罗招募。招募时费劲苦心挑选优秀兵员,原本担任重骑兵队伍的乡村贵族也被作为军官加强到步兵团中。和平时期,兵团中大部分人每年要集合两次,而兵团骨干则保持长期的武装状态——装备火绳枪和长矛比例因兵团而异。创建这些兵团时进行大量的宣传,由军事思想富尔克沃斯写书来为他们指导。这里可以看出,弗朗西斯一世以极高的热情试图让法军学习同时期优秀步兵的操练,战术,建制,来打造一支忠诚堪用的步兵。
但是想在短时间内取代佣兵的希望被证明是不切实际的。濒临破产的法国财政最后只组建了4个步兵团,而这些步兵团在实战中的表现也让人不敢恭维。在1543年的战斗中这些部队表现很差,虽然1544年切利索来战役法国步兵方似乎找回了自信,打破了“民族性决定论”的胡话。但是最终法国还是做出了可悲的让步,对瑞士步兵旧有的依赖关系以新条约重新确认。法国步兵改革的核心目标遭到失败,终究没能摆脱瑞士人掣肘。能让法国步兵的真正抬头时机还是得再等到下个世纪了。
结论:艰难的改革之路
近年来对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时期的欧洲作战方式的争议在网上虽说不能说多,但是也不少。有的观点认为这种作战方式不过是两种武器系统的配合,并未有独到之处;有的观点虽然肯定其军事价值,但是认为只需进行涉及几个要点的简单改革就能复刻,达到相同效果。
事实上,我们发现作为当时一流强国、地处欧洲中心之一法国:虽然已经拥有了优秀的炮兵,也有着雇佣外国优秀雇佣军的丰富经验,并且统治阶级也积极的去尝试学习建立外来新式步兵,并付出巨大努力,却依然遭到失败。这说明16世纪的战争不是靠翻几页《兵法简述》,或者起几个罗马名字就能决定胜负。优秀的步兵也不是雇佣几个外国教官,看几本军事著作就能组建的。纸上谈兵式的改革最好结果也不过是重演马基雅维利的新式民兵在普拉托的失败。如何获得和传承强大的凝聚力,严格的军事纪律等优秀的军事传统,是那个时期世界各国共同的难题。
参考资料
《Medieval European Armies(中世纪欧洲军队)》 OSPREY社
《French Armies Of The Hundred Years War(百年战争法军)》 OSPREY社
《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第一卷——文艺复兴》 G·R·波特编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新编剑桥近代史第二卷——宗教改革》G·R·埃尔顿编 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军队——步兵的复兴》战场杂志 知兵堂出版社
《欧洲历史上的战争》【英】迈克尔·霍德华 辽宁教育出版社
《浅析中世纪法国从采邑兵役制到雇佣兵役制的演变》作者:宋守伟天津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转自贴吧]
文:普鲁士掷弹兵
然而令法国人颇为尴尬的是,这支强大军队的核心:瑞士步兵却完全是由异邦人组成。其实这样情况在当时雇佣军成风的时代本身并不奇怪,问题是与瑞士步兵骄人战绩享有的盛誉相比,法国本土步兵的表现却颇为糟糕。当时人们普遍认为法国的本土步兵特别是近战步兵是全欧洲最弱的。有些人甚至认为是法兰西的民族性决定了他们不可能成为合格的步兵。
法兰西弓箭手
事实上,刚经历过百年战争洗礼,在英国步兵手中吃过不少亏的法国人不可能不知道步兵在战争中的重要作用。除了广泛的雇佣优秀的佣兵之外,法国国王也同样尝试组建可靠的本土步兵。1448年颁布了一道法令,每50户人家就要提供一人作为弓箭手或者十字弓手,并且还要为其支付军饷,购买装备。作为后备力量的农民会在周末进行训练。如果无力提供装备,就有所在教区提供。薪酬的形式统一由税收所得发放,这些士兵每月可以获得4法朗的收入。这就是“法兰西弓箭手”(francs archers)。依靠这个制度,法国当时拥有了一支被认为是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常备性民兵,规模达8000人。
如果以中世纪的民兵部队的要求眼光看这样一支部队已经确实够好的了。但是,这种性质的部队显然难以应付15世纪末叶那种更高强度的战争,特别是对比当时那些带有一定近代化特征的瑞士步兵,德意志步兵时更为明显。在 1479年的盖根特战役,在面对弗兰德斯人时的拙劣表现,证明他们并不可靠。此后虽然这支部队一定程度上开始重视了近战训练,但在1493年的福尔沃斯伏击战依然表现糟糕。正是由于他们的无能,使主战场并未失利的法军丢失了所有辎重。“法兰西弓箭手”装备杂乱,缺乏纪律已经被认为没什么用处。
步兵团改革
在这样情况下,法国不得不继续使用瑞士人作为步兵主力,但是瑞士人高昂的价格和桀骜不驯的自信让法国人在战场上难以驾驭,并因此导致了比柯卡和帕维亚等多次失败。痛定思痛的弗朗西斯一世决定尝试建立一支以定期付酬步兵团形式的新式步兵以取代瑞士人,并且解散了无用的“法兰西弓箭手”。新式的步兵团将达到达7个,每个步兵团6000人。兵员分别是从勃艮第、香槟、朗格多克、诺曼底、皮卡迪以及道芬一普罗招募。招募时费劲苦心挑选优秀兵员,原本担任重骑兵队伍的乡村贵族也被作为军官加强到步兵团中。和平时期,兵团中大部分人每年要集合两次,而兵团骨干则保持长期的武装状态——装备火绳枪和长矛比例因兵团而异。创建这些兵团时进行大量的宣传,由军事思想富尔克沃斯写书来为他们指导。这里可以看出,弗朗西斯一世以极高的热情试图让法军学习同时期优秀步兵的操练,战术,建制,来打造一支忠诚堪用的步兵。
但是想在短时间内取代佣兵的希望被证明是不切实际的。濒临破产的法国财政最后只组建了4个步兵团,而这些步兵团在实战中的表现也让人不敢恭维。在1543年的战斗中这些部队表现很差,虽然1544年切利索来战役法国步兵方似乎找回了自信,打破了“民族性决定论”的胡话。但是最终法国还是做出了可悲的让步,对瑞士步兵旧有的依赖关系以新条约重新确认。法国步兵改革的核心目标遭到失败,终究没能摆脱瑞士人掣肘。能让法国步兵的真正抬头时机还是得再等到下个世纪了。
结论:艰难的改革之路
近年来对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时期的欧洲作战方式的争议在网上虽说不能说多,但是也不少。有的观点认为这种作战方式不过是两种武器系统的配合,并未有独到之处;有的观点虽然肯定其军事价值,但是认为只需进行涉及几个要点的简单改革就能复刻,达到相同效果。
事实上,我们发现作为当时一流强国、地处欧洲中心之一法国:虽然已经拥有了优秀的炮兵,也有着雇佣外国优秀雇佣军的丰富经验,并且统治阶级也积极的去尝试学习建立外来新式步兵,并付出巨大努力,却依然遭到失败。这说明16世纪的战争不是靠翻几页《兵法简述》,或者起几个罗马名字就能决定胜负。优秀的步兵也不是雇佣几个外国教官,看几本军事著作就能组建的。纸上谈兵式的改革最好结果也不过是重演马基雅维利的新式民兵在普拉托的失败。如何获得和传承强大的凝聚力,严格的军事纪律等优秀的军事传统,是那个时期世界各国共同的难题。
参考资料
《Medieval European Armies(中世纪欧洲军队)》 OSPREY社
《French Armies Of The Hundred Years War(百年战争法军)》 OSPREY社
《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第一卷——文艺复兴》 G·R·波特编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新编剑桥近代史第二卷——宗教改革》G·R·埃尔顿编 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军队——步兵的复兴》战场杂志 知兵堂出版社
《欧洲历史上的战争》【英】迈克尔·霍德华 辽宁教育出版社
《浅析中世纪法国从采邑兵役制到雇佣兵役制的演变》作者:宋守伟天津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转自贴吧]
文:普鲁士掷弹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