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林大佛】缅怀佛陀成道 腊八施粥供众时间:2016-01-17 19:17来源:东林寺净土苑文宣部 作者:徐东篱 点击:1175次
2016年1月17日(农历腊月初八),是本师释迦牟尼佛的成道纪念日,亦是中华民族的重要民俗节日——腊八节。为了追思佛陀成道的大事因缘,缅怀一代圣者的巍巍德业,净土苑常住举行了系列活动,隆重纪念这桩佛门盛事,以达到传播佛陀文化、祈愿正法久住的目的。
初七日晚,在净土苑首座悲如法师的主法下,常住僧众及护法义工二百余人于念佛堂举行了庄严的祝圣法会。遵循传统的佛门仪轨,由一曲《炉香赞》拉开法会的序幕,继而又进行了诵经、持咒、绕佛、拜愿等流程。法会场面殊胜,气氛祥和,大众均神情喜悦,收获了摄人至深的法喜之乐。

本师释迦牟尼佛圣像

法会现场

首座悲如法师拈香主法

法会祝仪

四众弟子绕佛经行
本着佛门慈悲喜舍的精神,净土苑常住于腊八节当天上午与大众广结善缘,举行了隆重的施粥活动,在山门广场和东门的入口处共设立两个施粥点。虽然细雨霏霏、寒意袭人,但节日气氛浓烈,施粥现场人头攒动、热闹非凡,附近居民及来自十方的信众、游客均踊跃参与,笑容满面地尝着香醇可口的腊八粥,大众其乐融融,沐浴于一片吉祥温馨的氛围之中。
常住为迎接腊八节,提前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为介绍“腊八文化”,制了多幅展板;为了施粥的顺利进行,提前采购食品原料,相关人员加班加点地熬制粥点。
腊八节虽是久已盛行民间的传统民俗节日,但它的渊源却始于佛教,是为纪念释迦牟尼佛成道而设的节日。
释迦佛本为北印度迦毗罗卫国的太子,虽尊为储君,但见众生受生老病死的折磨,而体悟到了人生的苦痛与无常。他于是舍弃王位,出家寻求解脱之道,于苦行林苦修六年,日食一麻一麦,形枯体瘦。多年的苦行经历,导致身体虚弱不堪,却没有因此而了悟大道。后来他出苦行林,来到尼连禅河中沐浴,于此接受了牧女的乳糜供养,得以恢复体力。然后,于菩提树下静坐,发愿“不证菩提,不起此座”,经七昼夜的冥思参悟,于腊月初八日清晨睹明星而悟道成佛。佛陀成道后,为令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而讲经说法四十九年。为使末法时代的众生能有平等得度的机会,他又特别宣说了净土法门。只要我们深信切愿、老实念佛,则此生一定能往生极乐、了办生死。
为了纪念佛陀成道的因缘,激励众生修行向道的信心,自古以来,寺庙会在腊八举行隆重的活动来缅怀佛陀,并仿效牧女献乳糜的典故,采用香谷和果实等熬制“腊八粥”供佛及施众。日久岁深,这一传统便广传民间,相沿成习为一种大众化的民俗节日。
(文:徐东篱、图:德贵)
2016年1月17日(农历腊月初八),是本师释迦牟尼佛的成道纪念日,亦是中华民族的重要民俗节日——腊八节。为了追思佛陀成道的大事因缘,缅怀一代圣者的巍巍德业,净土苑常住举行了系列活动,隆重纪念这桩佛门盛事,以达到传播佛陀文化、祈愿正法久住的目的。
初七日晚,在净土苑首座悲如法师的主法下,常住僧众及护法义工二百余人于念佛堂举行了庄严的祝圣法会。遵循传统的佛门仪轨,由一曲《炉香赞》拉开法会的序幕,继而又进行了诵经、持咒、绕佛、拜愿等流程。法会场面殊胜,气氛祥和,大众均神情喜悦,收获了摄人至深的法喜之乐。

本师释迦牟尼佛圣像

法会现场

首座悲如法师拈香主法

法会祝仪

四众弟子绕佛经行
本着佛门慈悲喜舍的精神,净土苑常住于腊八节当天上午与大众广结善缘,举行了隆重的施粥活动,在山门广场和东门的入口处共设立两个施粥点。虽然细雨霏霏、寒意袭人,但节日气氛浓烈,施粥现场人头攒动、热闹非凡,附近居民及来自十方的信众、游客均踊跃参与,笑容满面地尝着香醇可口的腊八粥,大众其乐融融,沐浴于一片吉祥温馨的氛围之中。
常住为迎接腊八节,提前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为介绍“腊八文化”,制了多幅展板;为了施粥的顺利进行,提前采购食品原料,相关人员加班加点地熬制粥点。
腊八节虽是久已盛行民间的传统民俗节日,但它的渊源却始于佛教,是为纪念释迦牟尼佛成道而设的节日。
释迦佛本为北印度迦毗罗卫国的太子,虽尊为储君,但见众生受生老病死的折磨,而体悟到了人生的苦痛与无常。他于是舍弃王位,出家寻求解脱之道,于苦行林苦修六年,日食一麻一麦,形枯体瘦。多年的苦行经历,导致身体虚弱不堪,却没有因此而了悟大道。后来他出苦行林,来到尼连禅河中沐浴,于此接受了牧女的乳糜供养,得以恢复体力。然后,于菩提树下静坐,发愿“不证菩提,不起此座”,经七昼夜的冥思参悟,于腊月初八日清晨睹明星而悟道成佛。佛陀成道后,为令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而讲经说法四十九年。为使末法时代的众生能有平等得度的机会,他又特别宣说了净土法门。只要我们深信切愿、老实念佛,则此生一定能往生极乐、了办生死。
为了纪念佛陀成道的因缘,激励众生修行向道的信心,自古以来,寺庙会在腊八举行隆重的活动来缅怀佛陀,并仿效牧女献乳糜的典故,采用香谷和果实等熬制“腊八粥”供佛及施众。日久岁深,这一传统便广传民间,相沿成习为一种大众化的民俗节日。
(文:徐东篱、图:德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