笙歌坊吧 关注:17贴子:371
  • 13回复贴,共1

【传统习俗】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入暖送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当天空飘下第一片雪花,当行人围上第一条围巾,当墙上的日历还剩下最后一张,电话里父母迫不及待的声音提醒着你——要过年啦。
于是你开始收拾衣服,时不时想起要带回家的某个东西,开始注意关于年货和车票的信息。越来越重的行李箱告诉你——要回家啦。
你是否还能想起小时候过年最开心的时光:你收到的第一份红扑扑的压岁钱,一家人围在电视前开心的聊天,每个人的脸上都泛着一抹红光,讨论那些特殊又好玩的地方习俗?
你会在回家的路上记起这些,嘴角不经意的向上微笑……
2016年,回家的路上,时光小筑陪你一起回到时间深处,重新感受温暖的年意!


IP属地:山东1楼2016-01-25 11:01回复
    【贴春联】
    春联俗称“门对”、“春贴”、“对联”、“对子”,雅称“楹联”。古代的汉族民俗文化。喜庆的大红春联是对联的一种,在春节时张贴,故名春联。春联的来源其一是桃符。最初人们用以避邪,后来画门神像木刻人形应挂在门旁于桃木上,再简化为在桃木板上题写门神名字。春联的另一来源是春贴,古人在立春日多贴“宜春”二字,后渐渐发展为春联,表达了汉族劳动人民一种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


    IP属地:山东2楼2016-01-25 11:13
    回复
      【备年货】
      年货是在过年前买的 一些好的物品,而采购过程则称为办年货,例如贵价的鲍参翅肚用来煮一顿好的饭菜,来慰劳一下辛苦工作了一年的日子,庆祝新年的来临。有些地方的人会买糖果瓜子的年货放在全盒里,亲戚朋友来拜年时,就请他们吃糖果和瓜子等。另外办的年货就是拜年时送的礼物,城市地区流行送巧克力、曲奇饼等,这是因为到亲戚朋友家拜年时,传统习俗是要带一些礼物。


      IP属地:山东3楼2016-01-25 11:19
      回复
        【放爆竹】
        放爆竹是一个汉族传统民俗,已有两千多年历史,相传是为了驱赶一种叫年的怪兽。当午夜交正子时,新年钟声敲响,整个中华大地上空,爆竹声震响天宇。在这“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的“三元”时刻,有的地方还在庭院里垒“旺火”,以示旺气通天,兴隆繁盛。在熊熊燃烧的旺火周围,孩子们放鞭炮,欢乐地活蹦乱跳,这时,屋内是通明的灯火,庭前是灿烂的火花,屋外是震天的响声,把除夕的热闹气氛推向了最高潮。这声声爆竹寄托了汉族劳动人民一种祛邪、避灾、祈福的美好愿望。


        IP属地:山东4楼2016-01-25 11:21
        回复
          【看春晚】
          春晚是春节晚会的简称,泛指央视举办的春节联欢晚会。春节晚会:每年除夕之夜至第二年初的一场晚会,因举办时间为传统春节,所以叫春节晚会。


          IP属地:山东5楼2016-01-25 11:23
          回复
            【压岁钱】
            压岁钱,汉族年俗,寓意辟邪驱鬼,保佑平安。压岁钱最初的用意是镇恶驱邪。因为人们认为小孩容易受鬼祟的侵害,所以用压岁钱压祟驱邪,帮助小孩平安过年,祝愿小孩在新的一年健康吉利、平平安安。春节拜年时,长辈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放进红包分给晚辈,相传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压岁钱一般在新年倒计时时由长辈分给晚辈,表示压岁(压祟)。在历史上,压岁钱是分两种的,其中一种就是晚辈给老人的,这个压岁钱的“岁”指的是年岁,意在期盼老人长寿。


            IP属地:山东6楼2016-01-25 11:24
            回复
              【年夜饭】
              年夜饭又称团圆饭,是农历除夕(每年最后一天)的最后一餐。这一天人们准备除旧迎新,一家相聚,共进晚餐。一年一度的团圆饭表现出中华民族家庭成员的互敬互爱,这种互敬互爱使一家人之间的关系更为亲密。


              IP属地:山东7楼2016-01-25 11:25
              回复
                【挂年画】
                年画起源于门神。是一种古老的汉族民俗文化。作为汉族农耕社会的缩影,其田神、仓神、井神、神之格思等作品,揭示了古代汉族劳动人民对丰年的祈盼,对于研究汉族农耕社会的生产发展及民俗风情,意识形态等具有重要价值。随着木板印刷术的兴起,年画的内容已不仅限于门神之类,而渐渐把财神请到家里,进而在一些年画作坊中产生了《福禄寿三星图》、《天官赐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迎春接福》、《老鼠娶亲》等彩色年画、以满足人们喜庆祈年的美好愿望。


                IP属地:山东8楼2016-01-25 11:51
                回复
                  【剪窗花】
                  窗花是贴在窗纸或窗户玻璃上的剪纸,中国古老的汉族传统民间艺术之一。它历史悠久,风格独特,深受国内外人士所喜爱。窗花是农耕文化的特色艺术,农村的生活地理环境、农业生产特征以及社会的习俗方式,也使这种乡土艺术具有了鲜明的汉族民俗情趣和艺术特色。过去无论南方北方,春节期间都贴窗花。现在南方只结婚时才贴,春节一般不贴了。而北方贴窗花还盛行,在河北丰宁,春节期间若谁家未贴窗花,人们就会猜测这个家庭是否出了事。剪纸品种之一。为烘托节日气氛,广大农村春节前在窗子上张贴的剪纸。窗花的样式,一般比较自由,除了贴在四角的“角花”和折剪的“团花”之外,其外轮廓都没有什么限制。窗花的题材内容非常广泛,以戏曲故事数量较大。窗花北方较为普遍。


                  IP属地:山东9楼2016-01-25 11:52
                  回复
                    【贴福字】
                    贴福字,汉族传统年俗。每逢新春佳节,家家户户都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是汉族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福"字现在的解释是"幸福",而在过去则指"福气"、"福运"。春节贴"福"字,无论是现在还是过去,都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也是对美好未来的祝愿。汉族民间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


                    IP属地:山东11楼2016-01-25 11:56
                    回复








                      IP属地:山东12楼2016-01-25 11:57
                      回复
                        你是否还能想起小时候过年最开心的时光:你收到的第一份红扑扑的压岁钱,一家人围在电视前开心的聊天,每个人的脸上都泛着一抹红光,讨论那些特殊又好玩的地方习俗?
                        你会在回家的路上记起这些,嘴角不经意的向上微笑……
                        2016年,回家的路上,时光小筑陪你一起回到时间深处,重新感受温暖的年意!


                        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6-01-25 13:41
                        回复
                          当天空飘下第一片雪花,当行人围上第一条围巾,当墙上的日历还剩下最后一张,电话里父母迫不及待的声音提醒着你——要过年啦。
                          于是你开始收拾行装,时不时想起要带回家的某个东西,开始注意关于年货和车票的信息。越来越重的行李箱告诉你——要回家啦。
                          你是否还能想起小时候过年最开心的时光:你收到的第一份红扑扑的压岁钱,一家人围在电视前开心的聊天,每个人的脸上都泛着一抹红光,讨论那些特殊又好玩的新年习俗?
                          你会在回家的路上记起这些,嘴角不经意的向上微笑……
                          2016年,回家的路上,时光小筑陪你一起回到时间深处,重新感受温暖的年意!


                          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6-01-25 13:47
                          回复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入暖送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当天空飘下第一片雪花,当行人围上第一条围巾,当墙上的日历还剩下最后一张,电话里父母迫不及待的声音提醒着你——要过年啦。
                            爆竹声声辞旧岁,红包到手就是年。新年对于生活在大城市的人眼里不过是看一场春晚,吃一顿年夜饭,走几家亲戚而已,过年真的只是这样吗?从年末响到年初的鞭炮声,整夜守岁祈福的大年夜,大年初一拜年的欢声笑语,还记得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吗,原来还有这么多让人忍俊不禁,让人奇怪不已的新春习俗,接下来让我们了解一下各地的新春习俗吧~


                            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6-01-25 13:5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