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引力法则吧 关注:88,328贴子:600,243

回复:吸引力法则的真相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大赞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20楼2016-04-14 17:19
回复
    很有道理,楼主请继续。
    非常的感谢!


    来自Android客户端21楼2016-04-14 17:51
    回复


      来自iPhone客户端22楼2016-04-14 20:13
      回复
        这帖子不错,我给你15个字,顺便顶上去。


        来自Android客户端23楼2016-04-14 20:19
        回复
          虽然觉得很矛盾,还是赞!


          来自Android客户端24楼2016-04-14 22:10
          回复
            “欲”的意思就是达到某种目的或是取得某种东西的愿望。“吸引力”不正是如此吗?如果欲是吸引不来的,那吸引力法则的意义何在?恕我境界不高,所以发问让智者解惑


            来自Android客户端25楼2016-04-14 22:16
            收起回复
              很支持楼主的观点。所谓放下就是放下执着,回归平静的内心。


              来自Android客户端26楼2016-04-14 22:38
              回复
                好比有些学佛的师兄,事业家庭都很好了,因为他们放下了自己的贪心恶念,增长了慈悲心爱念,他们觉得自己是富足快乐幸福的,所以他们必定会快乐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28楼2016-04-17 20:41
                回复
                  那个感觉最重要,好比楼主说的心态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29楼2016-04-17 20:42
                  回复
                    支持楼主,我也认为所有的一切出在内心的状态。而状态最好包含:忏悔,感恩,祈祷,宽恕,祝福都是发自内心的那就很好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30楼2016-04-17 21:03
                    回复
                      谈谈改变潜意识
                      有人问我潜意识CD是否能起到作用?因为售卖潜意识CD的商家,都宣传潜意识CD能绕过意识的干扰进入潜意识,对于这个问题,首先我们要明白什么是潜意识?潜意识有两层意思:一是存在我们身心较牢固的信息,如:我们能流利讲国语、英语,小学生背乘法口诀朗朗上口,篮球运动员运球自如等;第二层意思是我们的惯性欲望和惯性情绪,如:上台演讲恐惧,特别喜爱某些美食,特别爱好赌博等等。而改变潜意识其实就是改变我们对万事万物存在的不良情绪与欲望。如要从公众演讲恐惧变为公众演讲淡定自信,常常抱怨变为常常感恩,烟瘾过大者戒除烟瘾。
                      我们身边吸引过来的事物都跟我们自身的磁场有关,而磁场跟我们的心力有关,心力就是我们每个当下产生的情绪、欲望和愿力而形成的推动力量,这股力量会让我们产生某些善或恶的行为。产生某些行为就会让我们就会让我们得到某个结果。大部分潜意识CD都是将某些正面的字句绕过你的意识而进入潜意识中,虽然现在最新的潜意识CD避免了负面字句和运用了正面词语,然而这些字句并不是适合任何人,甚至某些字句会潜移默化加重你某些欲望。也就是潜意识CD也可能会产生副作用。
                      改变潜意识最佳的方法莫过于修静,而修静的关键在于清理我们的负面情绪和欲望,当我们内在的恐惧、焦虑、愤怒、担忧、悲哀等负面情绪少了,我们就会发现我们平静的能力强了,人进入宁静状态的时间长了,就能散发出正向的磁场。而所谓的正向磁场就是对我们身心成长有帮助,对改善我们生活品质有帮助,对改善我们人际关系有帮助。世界上有影响力的人,知识可能不多,智商和学历可能不高,但是他们平静的能力却比很多人强。平静能力强的人,当他在顺的时候,他不会骄傲自大,不会被胜利冲昏头脑,他能做到居安思危,宁静思考未来合理的目标和计划。所以他能留住自己的福气;在他不顺的时候,他能够做到不抱怨,保持冷静,这样才能找到好的解决困难的办法,从而躲过难关。人能够做到常常保持宁静,就会产生足够的正能量,他能够吸引美好的事物来到自己身边。
                      清理我们心中的妄念,比输入自我肯定的信息,更重要。因为阻碍我们过上高品质生活的因素,就是我们内心的妄念,人有太多的妄念,就会做出很多错误的决定,这些错误的决定会让人走上错误的道路,人做出的每个决定都会感召到相应的事物来到自己身边。
                      最后谈谈修静的方法:静坐,扫描式放松(从头到脚放松),念零极限四句真言,多接触大自然,诵念《心经》《金刚经》,或者道家的《清静经》和儒家的《大学》《中庸》。


                      31楼2016-04-18 16:30
                      回复
                        付出与得到的平衡原理
                        接触了吸引力法则的人,都希望运用吸引力法则得到某些事物,得到财富,得到名誉,得到一份好工作,得到一份真挚爱情,得到一套房子、一部车子,甚至是得到一部手机。但是能量是流动的,你要有得到,必需要有付出,而不是停留在想象、视觉化中,所谓的付出就是为他人利益、为集体利益、为大众利益而做事。宇宙中的定律是:你送出去什么,你就能得到什么。当我们送出善的能量,我们就是在实行付出,也就是为他人创造价值,这样我们的福报就会增长,我们这辈子能得到的任何一切都来源于我们的福报,而福报来源于付出。也就是我们今天能得到的都来自于过去的一点一点的付出积累,也就是你的付出积累到一定程度,自然会感召到好人好事来到自己身边。
                        俗话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然而我们看到生活中,有些人一分耕耘,十分收获。于是大家都怀疑这句话,付出和得到永远是一对平衡。你今天付出一分能得到十分,是你有足够大的福气,然而天道是公平的,今天一分耕云,十分收获,以后就要还了,他日 十分耕耘,一分收获。如:社会上有些人年轻时工作轻松,经常性偷懒,干活偷工减料,但他却拿很高的工资,大家都觉得这不公平,但是过了几年后,你会看到这个人干着又苦又累的活,而且收入非常少。这就是天道让你还的,再比如:有些女人在没有结婚前,不孝顺父母,不帮父母做家务,不愿意为家庭付出,只顾吃喝玩乐。当她结婚后,她婆婆让她做很多家务活,而且婆媳关系非常不好,这就是上天让你补课。
                        如果我们想获得丰厚的财富,那么我们就要学会用我们现有的财富去帮助他人;如果我们想得到他人的认可,我们首先要学会赞美肯定他人;如果我们想获得健康,就要学会爱护一切生命,尊重一切生命。我们现在得到的是平衡我们去过的付出,真心为他人付出,就能为他人创造利益价值,同时也为自己积累善的能量,有了足够的善能量就会有善的回报。吸引力法则的精髓在于改造我们的内心状态,对待万事万物存在感恩和慈爱,这样我们就会变得更加有爱心,随着爱心的扩大,利益他人的心就会变强,利益他人的心变强,也就是付出的心变强,付出的心变强了,就会产生为他人、为大众创造价值的行为。如果认为吸引力法则就是活在想象中,那么你就是对吸引力法则存在很大的误区,一味的沉迷在重复想象自己想得到的事物,只会加重自己的私欲,随着私心欲望的扩大,为他人付出的心就会变弱。没有付出,谈何回报呢?


                        32楼2016-04-19 20:13
                        回复
                          那吸引力法则所说的观想让自己沉浸其中是不是没用了呢


                          来自Android客户端33楼2016-04-19 21:40
                          回复
                            观想是否能起到作用?
                            吸引力法则有提到一个心想事成方法:观想。那么观想是否能起到作用呢?很多人听到这个方法后,就每天观想自己得财、得名、得利、得到好的事物。然而大部分人都没有得到自己观想的事物,有人可能会说,让自己的观想处于喜悦当中,保持良好的感觉。其实这句话会误导很多的人。其实观想最重要的是你出于什么心?如果你出自于贪心、索求心,就会活在自己的世界里,然而大部分人做观想都出自于贪心,希望自己得到更多对自己有好处的事物。前面的一篇文章提到:得到来源于付出。得到和付出是一对平衡。也就是说,就算你观想的事物得到了,也是因为你的付出,如果没有付出足够的能量,就要补。就如你用信用卡消费,将来是要还的。另一方面,如果你观想是充满爱心,希望他人幸福,希望他人快乐,希望世界和平,希望自己的付出给大众带来益处。那么这种充满慈爱的观想,就能散发正能量。你要得到福,就要加强自己付出的心,因为得到与付出永远是一对平衡。
                            为了说明得到与付出的平衡原理,举几个例子来说明:
                            一、一个人从市长升为省长,这个得到,也代表他服务的人数增多了,要照顾到更多人的利益,心里要装着一个省的整体利益。如果没有足够的付出,省长这个头衔维持不长时间。
                            二、有人观想自己能找到一份好工作,那么当你找到心目中的理想工作后,你是否要熟悉和学习大量的新东西,你是否要为你服务的公司付出时间和精力,是否要承担相关的责任,是否要多为公司形象利益多考虑一下呢?否则你将跟这份工作说再见。
                            三、有人找工作总想找事情少,离家近,工资高,就算找到,也不是好事,因为这样会削弱一个人付出的心,日后离开这家单位后,再找工作,就会找到又苦又累,而且工资很低的工作。这是一种得到与付出的平衡。
                            四、有人喜欢观想自己拥有一笔财富,过上富裕的生活,然而财富的秘密在于利益他人,世界上所有富有的人,不是因为他们擅长观想,而是因为他们的产品或服务,能够利益很多的人。
                            五、有些女人结婚前,总是喜欢享受生活,不干家务活,结婚后,一大堆家务活等着她干,这就是一种平衡,婚前得到的享受,婚后要补充一定的付出。
                            古代的修行人也经常练习做观想,但是他们观想的是充满慈悲之心,他们观想的是自己的付出能让众生离苦得乐,而不是自己能得到什么。很多时候,当我们充满爱心去帮助他人,帮助大众,帮助社会,我们的正能量就会提升,这种正能量的提升到一定程度后,就会吸引到美好的事物来到自己身边,这就是不求而得。


                            34楼2016-04-20 19:56
                            回复